1. 首页 > 电商出海

马来西亚PayHalal平台不收利息分期购物服务

马来西亚年轻人买手机不用攒钱了?PayHalal的无息分期藏着什么玄机

马来西亚吉隆坡的24岁大学生阿明最近换了台新手机, 价格2500林吉特,他没刷信用卡也没找家人借钱,而是通过一个叫PayHalal的平台分成了3期付款。最让他心动的是全程没多花一分利息——这事儿在马来西亚的分期市场里简直像找到了“免费午餐”。

伊斯兰金融的“禁区”:为什么PayHalal敢不收利息

阿明不知道的是 PayHalal敢这么干,背后藏着伊斯兰金融的“秘密武器”。这个平台对外一直宣称自己是“符合伊斯兰教法”的支付机构, 而伊斯兰教义明令禁止一种叫“里巴”的行为,说白了就是不能放贷收利息。传统分期服务靠利息赚钱, PayHalal却另辟蹊径——它和新加坡的分期初创Atome合作,商家每做成一笔分期订单,就得给平台一笔手续费,消费者只需承担固定的服务费,比如2500林吉特分3期,每期可能只收10林吉特手续费,比起动辄5%的年化利率,确实便宜不少。

不收利息,马来西亚支付平台 PayHalal 推出分期购物服务
不收利息,马来西亚支付平台 PayHalal 推出分期购物服务

这种模式在马来西亚其实有土壤。马来西亚约60%的人口是穆斯林,伊斯兰金融在当地不是小众需求,反而是个成熟市场。2022年4月, PayHalal正式宣布和Atome合作搞分期时首批就接入了786家商户,从电子产品到日用品全覆盖。销售总监Azhani Azman当时放话说:“分期能让商家接触到更多年轻人,比如那些工资不高但消费欲强的95后。”这话不假, 马来西亚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18-35岁人群占了线上消费的62%,其中70%的人表示“更愿意选无息分期”。

对比京东、 Afterpay:PayHalal的“无息”到底有多香

说到无息分期,国内消费者可能先说说想到京东。京东确实宣传“只收手续费不收利息”,但细究起来手续费其实变相成了利息。比如买6000元的手机分12期, 每期手续费50元,一年下来就是600元,折算成年化利率约12%,比信用卡分期还高一点。比一比的话, PayHalal的“无息”更彻底——它明确把服务费上限控制在商品金额的3%,6000元的手机分12期,总手续费可能也就180元,年化利率不到4%。

国际上也有Afterpay这样的BNPL玩家, 它允许消费者分成56天付款,每两周还一次期间不收利息。但Afterpay的商业模式是向商家收取佣金, 通常在4%-8%之间,商家可能会把这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商品价格比直接购买贵5%-10%。而PayHalal的合作商家大多是中小商户, 为了吸引客流,反而愿意在PayHalal分期时给出额外折扣,比如某马来西亚本土服装品牌接入后分期订单的商品价格直接比原价降8%,相当于消费者既免了息,又拿了折扣。

更关键的是PayHalal的“无息”不是短期促销。2023年第二季度,PayHalal的分期订单复购率达到48%,远高于行业平均的30%。考拉海购曾做过类似测试, 使用分期的用户二次复购率平均提高34%,但PayHalal的数据更高,可能和它“无息+低价”的组合拳有关——年轻人第一次用觉得便宜,第二次自然还想用。

商家的“流量密码”:786家商户背后的生意经

PayHalal能快速吸引786家商户, 不是靠情怀,而是真给商家带来了好处。马来西亚本地家电连锁店“电子世界”2022年6月接入PayHalal分期后 线上订单量在3个月内增长了45%,其中35%的订单来自分期支付。店长拿督哈桑说:“以前年轻人买空调总嫌贵, 现在分12期,每月只需付300多林吉特,相当于少喝两杯咖啡的钱,他们愿意下单了。”

商家的收益还不止流量。PayHalal和Atome合作提供的消费额度最高达5000林吉特,远高于马来西亚普通BNPL平台的2000-3000林吉特限额。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买更贵的商品,比如笔记本电脑、家具,商家的客单价自然上去了。数据显示, 接入PayHalal的商户,平均客单价比非分期订单高28%,这对利润率本就不高的中小商家吸引力巨大。

不过商家也得付出代价。接入PayHalal的支付网关是免费的, 但每笔分期订单要支付2.5%-3%的手续费,比普通银行卡支付高不少。但电子世界的拿督哈桑算了一笔账:“虽然手续费高,但订单量上去了总利润反而多了。以前一天卖10台空调,现在能卖15台,多赚的钱比手续费多多了。”

无息分期的“坑”:消费者真的能省钱吗

尽管PayHalal的宣传很诱人,但“无息”背后也有风险。2023年第一季度, 马来西亚央行收到12起关于BNPL服务的投诉,其中8起是“消费者忘记还款导致逾期罚款”。PayHalal的分期虽然免利息, 但逾期后会收取每天0.1%的滞纳金,1000林吉特的逾期30天就要罚30林吉特,比手续费还高。

更隐蔽的问题是“过度消费”。22岁的吉隆坡职员莎莎在PayHalal上分期买了3部手机、 2个包,总金额超过8000林吉特,她算了一下:“每个月要还2000多林吉特,工资根本不够,只能靠信用卡倒腾。”这种“以贷养贷”的情况在年轻消费者中并不少见, 马来西亚国家储蓄银行2023年的调查显示,使用分期支付的年轻人中,35%的人承认“曾因分期过多导致财务紧张”。

PayHalal并非没意识到这个问题。它在2023年7月推出了“消费提醒”功能,当用户当月分期金额超过工资的30%时会自动发送短信提醒。但效果如何还不好说——毕竟人性的弱点总是高估自己的还款能力。

行业冲击:传统银行和信用卡公司急了

PayHalal的无息分期动了传统金融的蛋糕。马来西亚最大的银行——马来亚银行的消费信贷部门负责人透露, 2022年下半年,他们的信用卡分期业务量下降了12%,特别是25岁以下用户的流失率最高。“年轻人现在更愿意选BNPL,觉得灵活又便宜。”

银行们不是没想过反击。2023年3月, 马来亚银行推出了“无息分期信用卡”,针对5000林吉特以下的消费,分6期免息,但申请条件比PayHalal严格——需要提供收入证明,且信用评分要达到700分。而PayHalal只需要用户提供身份证和银行流水,门槛低得多,连没固定工作的自由职业者都能申请。

信用卡公司也在调整策略。Visa马来西亚分公司在2023年第二季度与PayHalal达成合作, 允许用户用Visa卡绑定PayHalal分期,这样既能享受无息,还能累积信用卡积分。Visa的亚太区总经理说:“我们不是要竞争,而是要共存。BNPL是趋势,不如顺势而为。”

未来展望:东南亚的无息分期战争才刚开始

PayHalal的成功让东南亚其他国家眼红。2023年9月, 印尼的伊斯兰金融平台Albaraka也宣布推出类似的分期服务,最高额度800万印尼盾,目标直指年轻穆斯林群体。新加坡的Grab金融则在2023年10月和马来西亚的连锁超市“巨人”合作, 推出“先买后付”服务,但利率比PayHalal高1.5个百分点。

对PayHalal挑战才刚刚开始。它预测2024财年的支付交易总额将达到86.1亿林吉特, 但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它能否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扩大商户覆盖,目前786家商户在马来西亚的10万家电商和线下门店中占比还不到1%;二是控制逾期率,2023年第二季度的逾期率为3.2%,虽然低于行业平均的4.5%,但若用户量激增,逾期率可能会上升。

阿明这样的消费者可能没想那么多, 他只知道“用PayHalal分期买手机,便宜又方便”。但对整个行业 PayHalal的出现,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块石头——无息分期的浪潮,正在改变东南亚人的消费方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