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菲律宾电商SaaS企业Great

3000万美元B轮融资落地 菲律宾电商SaaS企业Great Deals的破局与博弈

2021年5月的菲律宾创投圈,一笔3000万美元的交易让Great Deals的名字频繁出现在行业报告里。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电商服务商, 拿到了本土物流巨头Fast Group领投的B轮融资,CVC Capital Partners和Navegar紧随其后。资金用途很明确——在马尼拉郊区建个自动化物流中心,再搞个“一小时极速配送”服务。听起来像是个标准的电商升级故事, 但细究起来Great Deals的每一步都踩在菲律宾电商产业的痛点与机遇的交界线上。

从代运营到“电商基建补天者” Great Deals的十年进化史

Steve Sy创立Great Deals那年, 菲律宾电商还处在“卖货靠关系,物流靠吼”的原始阶段。作为在零售和电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炮, Sy很清楚本土品牌缺什么——不是产品,而是把产品卖出去的全套能力。早期的Great Deals更像是个“电商外包队”:帮雅培搭建线上店铺, 给欧莱雅策划社交媒体活动,给联合利华管理库存。这种代运营模式让公司在2019年前活得很稳, 但真正让它脱胎换骨的,是2020年疫情带来的“被迫进化”。

菲律宾电商SaaS企业Great Deals完成3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菲律宾电商SaaS企业Great Deals完成3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2020年1月, Great Deals完成12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是Navegar。没人想到,这轮融资只是前奏。疫情封锁让线下零售瘫痪, 菲律宾消费者第一次大规模涌向电商平台,Great Deals的业务量跟着水涨船高——公司对外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业务同比增长四倍。这种爆发式增长暴露了老模式的短板:代运营能帮品牌卖货, 但解决不了物流慢、用户体验差、数据分散这些根本问题。Sy意识到,必须从“卖货帮手”变成“基建服务商”。

7600万社交媒体用户与“慢半拍”的电商生态 菲律宾市场的甜蜜烦恼

菲律宾电商有个奇怪的现象:社交媒体活跃用户高达7600万, 其中Facebook用户7500万,几乎覆盖了全国人口,但电商渗透率却长期在东南亚盟垫底。说真的,这个国家的人刷手机比吃饭还勤,买东西却还是习惯去楼下便利店——问题出在哪儿?

国际贸易署的报告点破了症结:疫情推高了电商需求,但数字化和物流基础设施跟不上。大马尼拉以外的地区, 快递时效普遍要3天以上,偏远岛屿甚至要一周;网络带宽不足,视频加载慢得让人抓狂;消费者对线上支付的信任度低,货到付款占比超过60%。这些“慢变量”像一道道枷锁,锁住了菲律宾电商的潜力。

“一小时配送”是噱头还是破局点?Fast Group的物流网络加持

拿到Fast Group的3000万美元后Great Deals最引人注目的计划就是“一小时极速配送”。这个口号在交通拥堵的马尼拉听起来有点狂,但Fast Group的物流网络让Sy有了底气。这家拥有2500辆车的物流企业,分销网络覆盖了全国9万家商店,连偏远乡镇都能送到。双方的战略合作,本质上是把Fast的“地面毛细血管”和Great Deals的“电商中枢神经”接在了一起。

2021年6月,Great Deals在宿务测试了这套配送体系。当地某本土快消品牌用新系统后消费者下单后平均58分钟就能收到货,复购率比传统配送提升了30%。测试数据证明,在基础设施完善的区域,“一小时配送”不是噱头,而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利器。但Sy也承认,这种模式短期内难以覆盖全国,“我们得先让大马尼拉地区的物流跑通,再往下沉市场走。”

端到端SaaS赋能 中小卖家的“电商生存手册”

对菲律宾中小卖家 开网店是个“技术活”:不会做页面、不懂数字营销、没精力管理客服。Great Deals的端到端SaaS服务,本质上就是把这些问题打包解决。网页设计工具让小白也能搭出专业店铺, 商业分析系统能帮卖家找出爆款,客户服务团队7小时在线处理售后——2021年3月,马尼拉某本土服装品牌用这套系统后月订单量从500单冲到1500单,转化率提升了2.3倍。

更关键的是Great Deals把物流也整合进了SaaS系统。卖家不用再对接多个快递公司,在后台填个地址就能自动选择最优配送方案。这种“一站式体验”让中小卖家省了不少心。一位宿务的电子产品卖家说:“以前发个货要跟快递员磨半天嘴皮子, 现在系统直接搞定,我能专心琢磨怎么选品了。”

争议与隐忧:资本涌入下的菲律宾电商泡沫?

Great Deals的融资并非个例。2021年,菲律宾初创企业融资总额达到20亿美元,超过过去5年总和。有人开始担心:这个基础设施还没跟上的市场,能撑起这么多资本吗?有行业分析师私下表示:“现在菲律宾电商有点像2015年的中国, 资本疯狂涌入,但物流和支付体系还跟不上,再说说可能一地鸡毛。”

但Sy的看法不同。他认为疫情带来的消费习惯改变是长期的,“菲律宾人尝过线上购物的甜头,就不会轻易回去。”Great Deals的投入方向也印证了这一点——资金没有烧在营销上,而是全部砸在物流和系统研发上。CVC Capital Partners的合伙人也在采访中表示:“我们投的不是短期增长,而是菲律宾电商的基础设施建设。”

下沉市场战役:Great Deals如何攻破“大马尼拉以外”

大马尼拉地区只占菲律宾人口的30%,剩下70%在下沉市场。这些地方的消费者更习惯“看得见摸得着”的购物体验,对价格也更敏感。Great Deals的策略是“本地化+轻量化”:在宿务、 达沃等二线城市建立区域分仓,用Fast Group的本地配送团队解决“再说说一公里”;针对下沉市场推出“小额混批”服务,让小卖家能以更低的价格进货。

2021年9月, Great Deals在达沃推出试点,当地某农产品合作社用这套系统把芒果卖到了马尼拉,物流成本降低了40%,损耗率从25%降到12%。合作社负责人说:“以前我们的芒果还没运到首都就烂了现在冷链+本地分仓,新鲜度完全不一样。”这种“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的模式,让Great Deals在下沉市场打开了局面。

社交媒体电商新玩法:Great Deals的“内容即流量”逻辑

菲律宾人刷社交媒体的时间日均4.2小时全球领先。Great Deals早就盯上了这块流量富矿, 他们为品牌提供的内容创建服务,不是简单的拍产品图,而是做“本地化社交内容”。比如给某美妆品牌策划TikTok挑战赛, 找本土网红用试色;给某食品品牌拍“家庭聚餐场景”短视频,突出产品的分享属性。

2021年4月, Great Deals为菲律宾本土零食品牌Oishi策划了一场TikTok直播,主播用宿务介绍新品,配合“买一送一”的限时优惠,单场销售额突破10万比索。这种“内容+电商”的模式,让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的转化率提升了5倍。Sy说:“菲律宾消费者不相信广告,但相信网红推荐,更相信朋友分享的内容。”

未来战场:SaaS竞争还是生态整合?

因为菲律宾电商SaaS赛道的玩家增多, Great Deals面临一个选择:是继续深耕SaaS工具,还是做生态整合?2022年, 公司开始开放API接口,接入本地支付、金融、营销等服务商,试图构建一个“电商生态操作系统”。比如卖家用Great Deals的店铺系统,可以直接申请贷款、投放本地广告,甚至获取物流保险。

这种模式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协调不同服务商之间的数据打通?如何保证生态内服务的质量?Sy的回答很务实:“我们不做全包,只做连接器。把最靠谱的服务商筛选出来让卖家能一站式解决所有需求。”截至2023年初, Great Deals的生态平台已接入23家服务商,覆盖了从开店到售后的全链路需求。

当自动化物流中心的灯光在马尼拉郊区亮起, 当宿务的芒果通过冷链系统新鲜抵达首都,当中小卖家用SaaS工具轻松管理店铺,菲律宾电商的“基建补天”之路,正在Great Deals的脚下一点点延伸。这条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每一步踩在痛点上的尝试,或许就是这个市场最需要的破局之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