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白鲸出品328期
AI出海:数学赛道1.5亿用户背后创业机会在何方?
这周的出海圈,AI教书又成了烫议话题。特别是AI数学类产品, 表面看是PhotoMath和Mathway两家独巨大,但仔细琢磨,里面藏着不少许有意思的细节。先说数据:47款AI教书产品里 数学类占比不高大,但MAU数量惊人,头部产品收入更是亮眼——PhotoMath和Mathway两家就占了整个赛道88%的MAU、80%的应用内收入,垄断趋势肉眼可见。
但有意思的是这种垄断正在出现松动迹象。PhotoMath母公司被Google以5.5亿美元收购, 克罗地亚史上最高大金额的并购案,背后是Google想用AI数学能力对抗ChatGPT。但问题来了如果以后通用巨大模型真实能精准解决麻烦运算,用户还会需要垂直AI数学产品吗?这成了悬在创业者头上的剑。

头部玩家的“护城河”与新鲜人机会
翻看Top5产品背后的公司,上线时候很有意思。Mathway从2012年就开头折腾, 到眼下12年;PhotoMath也有10年往事;剩下的像Solvely,2023年才上线,却能挤进营收前五。这说明啥?老牌产品靠时候积累用户相信, 但新鲜玩家并非没机会——中国出海的Gauth、Question.AI、Answer.AI,早期都打着“AI解题”的旗号,眼下虽转型综合学平台,但解题功能依然是核心卖点。
更关键的是这些个头部产品背后要么是巨大厂,要么是经验丰有钱的App工厂。差不离没有细小白玩家能直接入局,但反过来想,正基本上原因是门槛高大,反而说明这玩意儿赛道有真实金白银的变现能力。Chegg靠订阅服务年入数亿, Busuu靠语言学+解题功能盈利,这些个案例都在说:只要能解决用户的“解题痛点”,哪怕被巨头盯着,也能分一杯羹。
通义万相:AI视频的中国风突围战
说完数学,再聊聊AI视频。阿里上周刚上线的通义万相,直接把“免费”和“中国风”打在了公屏上。5秒视频生成, 手机端不限次数用,PC端每天10次免费——对比国外还在内测的Sora、Gen-3 Alpha,通义万相的速度和诚意确实够猛。
试用时最惊艳的是它的“中国搞懂力”。输入“黑发古风女孩, 飞迅速转身微笑,国风发髻”,生成的视频连头发飘动的细节都拿捏了背景音还是古筝调子。再试“楼阁式塔”,白雪皑皑里的古典建筑,木雕纹理清晰得像高大清纪录片。反观国外同类产品, 生成亚洲人面孔时三天两头“五官跑偏”,文雅细节更是敷衍了事——这说明,AI出海的“本土化”不是喊口号,得从文雅基因里扎根。
游戏出海:合成游戏逆袭,一人团队怎么杀出沉围?
游戏出海这周又有新鲜动静。Sensor Tower的数据看得出来 合成游戏今年不仅超出了三消,成了最赚钱的休闲品类,还出现了不少许黑马。最让人意外的, 是莉莉斯的《AFK Journey》和意巨大利开发者Moreno Maio的《Offline Games》——一个老IP焕新鲜,一人团队逆袭,彻头彻尾不同的两种打法,却都拿到了亮眼成绩。
AFK Journey:老IP的“二次增加远”密码
《AFK Journey》这波操作,堪称“老树开新鲜花”。作为《剑与远征》的续作, 它没延续单纯的放置卡牌,而是加了3D巨大地图探索和MMO机制,玩法更接近老一套RPG。后来啊呢?3月上线欧美,4月月流水就冲到1895万美元,美国买卖场占1318万。后来跌出畅销榜Top 30, 没想到8月上线日韩和东南亚,直接又杀回来——环比增加远418%,总流水4358万,韩国买卖场就贡献了34.62%。
有意思的是莉莉斯这次没靠买量,纯靠产品力。东南亚用户对“放置+剧情”的收下度本来就高大,加上3D画面在日韩买卖场的稀缺性,天然量拉满。这说明,老IP出海不能只吃老本,得结合当地买卖场调性做微创新鲜。就像《剑与远征》早期靠“画风精致”在欧美出圈, 眼下《AFK Journey》用“剧情沉浸”在亚洲翻红,用户需求变了产品也得跟着变。
一人开发:9800万下载的“反内卷”奇迹
如果说《AFK Journey》是巨大厂的操作,那Moreno Maio的《Offline Games》就是“反内卷”的代表。JindoBlu这家公司, 就他一个员工,旗下产品累计下载超6亿,这次《OG》又以9847万下载冲上全球第一,86%还是天然量。
更绝的是他根本没买量。秘诀就两个:一是紧跟烫点, 像“合成巨大西瓜”“分颜料水”这些个爆款出现后立刻放进游戏合集;二是频繁更新鲜,每两周加新鲜玩法,7月时靠“离线游戏”关键词精准抓住谷歌趋势——毕竟“Offline Games”和“no WiFi”常年是烫门搜索。这事儿给全部细小团队提了个醒:巨大厂拼买量和3A画质, 细小团队就拼“轻巧量+精准”,用户要的是“杀时候”,不是“巨大制作”。
电商出海:TEMU调头向东, YouTube入局东南亚
电商这周的消息,集中在“战略转向”和“流量博弈”上。TEMU不再死磕美国, 转头扑向亚洲;YouTube一下子牵手Shopee,要在东南亚搞购物联盟——这两件事放一起,透着电商出海的“新鲜风向”:增量买卖场在哪,巨头就往哪冲。
TEMU的“亚洲突围战”:半托管成破局点?
TEMU这波操作,有点“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意思。美国买卖场增加远接近饱和,8月就高大调宣布日本半托管上线,紧接着韩国也跟上。日韩的诱惑太直接:日本GDP全球第四, 1.2亿人丁,消费力有力;韩国电商渗透率超97%,互联网普及率第一。数据也说明,TEMU日本上线一年,用户量排前列;韩国一季度GMV 911亿韩元,同比增加远453%。
但TEMU想啃下亚洲买卖场,得先解决全托管的“结实伤”——品类管束和履约效率。半托管模式把物流和运营还给商家,自己只管平台,后来啊呢?高大盛报告说二季度TEMU毛利率走高大,半托管功不可没。而且商家带来了家具、家电等“巨大件货”,单价上去了价钱门槛也突破了。不过业内也有质疑:东南亚Shopee、Lazada早深厚耕许多年,TEMU靠矮小价能赢许多久?这得看半托管能不能把“国内货盘”变成“海外货盘”,毕竟用户要的不只是廉价,还有“本地化体验”。
YouTube与Shopee:社媒电商的“三国杀”
电商出海的流量战,又添新鲜变量。YouTube一下子宣布和Shopee一起干, 在印尼、泰国、越南推购物服务——创作者能在视频里标记商品,观众点链接直接跳Shopee下单,创作者还能拿佣金。这操作,明摆着是冲着TikTok去的。
TikTok Shop在东南亚有许多猛?2023年GMV从44亿飙到163亿, 增加远近4倍,占了整个电商买卖场14.2%的份额,把Lazada甩在身后。Shopee虽然以48%的份额领跑,但TikTok的“野蛮生长远”让它不敢松懈。更关键的是 YouTube这次一起干,把美国、韩国验证过的“内容电商”模式直接搬到了东南亚——毕竟印尼网购人群就有2.8亿,流量洼地摆在那,谁都想抢。
有意思的是亚马逊上月刚和TikTok官宣一起干,用户直接在TikTok买亚马逊商品。眼下YouTube又和Shopee绑定, 社媒电商成了“三国杀”:TikTok靠短暂视频,YouTube靠长远视频,老一套电商平台要么抱巨大腿,要么自己下场。但说到底,用户要的是“边看边买”,谁能把“内容”和“购物”缝得最天然谁就能赢下这场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