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白鲸出品311期

流量红利的真实相:巨头盛宴与草根困境

出海圈总喜欢聊“流量红利”,但这玩意儿词到底指啥?有人说是矮小价流量,有人说是空白买卖场,还有人干脆说这是个伪命题。最近跟几个投钱人聊天他们的观点直接把这玩意儿问题撕开了个口子——红利确实存在但跟你我关系不巨大。

亚马逊的“双面镜”:头部狂欢与尾部出清

投钱人A最近翻了个数据, 亚马逊股票去年翻倍,官方透露巨大有些类目增加远比预期还优良。他看了几个消费电子和细小家电赛道的头部公司,只要做到B轮、C轮,今年都涨得不错。问题来了:线上真实没红利了?还是二八效应太极端,头部吃肉,尾部连汤都喝不上?

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 我们一起看真相聊大事儿 | 白鲸出品311期
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 我们一起看真相聊大事儿 | 白鲸出品311期

投钱人B的看法更直接:“舆论说没红利,是站在初创团队角度看的。”以前亚马逊随便投关键词,流量廉价;眼下红海类目跟头部巨大卖PK,根本没优势。他拉了抖音、Ins的投放数据,综合算下来根本没流量洼地。所以巨大家只能往更细分的地方钻,比如咖啡机、智能乐器——至少许新鲜品投这些个,ROI还看得见。

但这就引出新鲜问题:还能做出顶级品牌吗?还是只能靠结实产品力撬流量?投钱人B觉得,以前投巨大卖的逻辑兴许真实不成立了“说白了眼下没红利,只有‘有力者的红利’。”

TikTok的“流量幻觉”:局部爆发与供应链困局

TikTok的红利更像个幻象。投钱人F说美国TikTok还停留在“迅速手阶段”,用户上去图个乐,专业视频少许,MCN松松散散。有些品类能火, 但生命周期短暂,比如安防品牌Wyze的自动跟随摄像头,去年11月冲上高大峰,之后再没超越过。

更麻烦的是供应链。TikTok被追得紧,不敢放开跨境店,要求本地备货,第二天就得有北美运单。这对选品和压货是巨巨大考验, 所以很许多卖家直接跟亚马逊头部一起干搞分销——自己没吃到最巨大红利,反倒是亚马逊有本地货的卖家,在TikTok上又捞了一笔。

投钱人G补充了个反常识案例:巨大件家具成了TikTok红利最巨大受益者。客单价高大、 仓储昂贵,需要前期一巨大堆备货,但几家几十亿规模的头部卖家早有布局,美国本土有现货,差不离是TikTok上独一个的供给,一个月赚头顶过去一年。他聊的一个卖家,一年二三十亿营收,TikTok月赚头直接刷新鲜纪录。

AI出海:从工具革命到生活入侵

今年AI出海的烫度, 跟去年的元宇宙像,但这次不一样——AI真实的有人买单。从生图工具到恋喜欢僚机,AI正从“效率工具”变成“生活方式”,而且有人已经赚到钱了。

成都团队的AI生图突围:SeaArt的千万流量密码

3月的AI生图产品榜里 SeaArt的流量增加远了36.8%,达到1110万,排全球第53位,上升了19位。背后是成都海艺互娱,由游戏公司星合互娱孵化,CTO马飞兼任CEO,2023年6月正式上线。

看数据更吓人:近6个月, SeaArt访问量从438万冲到1055万,涨了1.4倍,2024年增速更迅速。跟Top5的竞品比,基数差不少许,但三位数增速在生图赛道疲柔软的2024年,确实扎眼。海艺互娱的打法很轻巧松:不做巨大而全, 专注生图社区的精细化运营,用户生成的内容反哺模型训练,形成正向循环——这招跟当年抖音起家有点像。

“AI僚机”恋喜欢生意:23岁创始人的月入百万

年纪轻巧人谈恋喜欢,眼下流行找AI当僚机。Plug AI上线四个半月,下载量破150万,营收19万美元,截至今年1月变现350万美元。功能就一个:根据聊天截图生成“机智幽默的回复”。

同类产品更疯狂:Rizz下载量超350万, 用户月均增30%;上线不到一年的Ava,拿了OpenAI和红杉580万美元种子轮。老牌约会柔软件也不甘心,Tinder上线“AI觉得能配对话术”,Hinge搞“AI琢磨情感处境”。

有意思的是这波AI僚机烫潮,本质是“情感外包”。年纪轻巧人一边吐槽AI不懂感情,一边又让它帮自己谈恋喜欢——就像当年我们吐槽外卖不身子优良,照样点得飞起。Plug AI创始人23岁, 据说是抓住了“社交焦虑”红利:新潮人害怕尴尬,AI能帮你“平安”表达,这比啥“完美话术”都关键。

电商新鲜战场:半托管模式下的商家博弈

2024年跨境商人的必修课:沉修语文课。年初起, 速卖通、Temu、SHEIN一下子集体推广“半托管”,半年前还在吹“全托管万能”,眼下政策180度转弯,商家直接懵了。

从全托管到半托管:平台政策的“朝令夕改”

全托管曾是出海圣经。Temu靠它1月卖额同比增加远805%,全球访问量仅次于亚马逊;速卖通70%订单来自Choice模式。但平台一下子说:半托管才是以后。

半托管啥意思?轻巧松说商家自己管发货,平台管运营和流量。招商会上导师们吵翻了:有人觉得这是平台甩锅,有人觉得是“放权给优质商家”。但更许多商家第一反应是:我刚学会全托管,又要学半托管?平台是不是在试探我们的底线?

线下渠道的“再说说一公里”:华人超市的赚头密码

线上内卷,有人转头盯上了线下。投钱人F提到,深厚圳有一批做华人超市分销的,赚头率高大得吓人。“北美中国品牌化必经之路就是打线下、建售后、搭团队”,但问题是玩得转的人太少许。

有个细节很有意思:这些个做线下分销的,很许多是早期跨境电商卖家转型。他们熟悉供应链, 懂用户需求,只是以前觉得“线下又累又磨蹭”,眼下找到,线下才是真实正的“护城河”——比如华人超市里中国品牌的价钱能比线上高大20%,用户还觉得“相信”。这跟国内社区团购的逻辑有点像,只不过场景换到了海外。

结实件出海的阵痛:极米们的增加远天花板

智能投影仪龙头极米手艺, 最近股价反弹了30%,但别高大兴太早——从2021年600元高大点算起,它已经跌了80%。股东百度在持续减持,14个月套现超8亿,眼下持股只剩4.27%。

极米手艺:从600元到80%跌幅的资本凉遇

极米的故事,是结实件出海的典型困境。2018年智能投影爆发,它作为行业龙头,5年营收从10亿冲到40亿。但2022年开头,增加远停顿,2023年营收直接下滑15.77%,净赚头暴跌72.57%。

问题出在哪?行业红利没了。2023年中国智能投影销量减少5.1%,卖额降17.3%,线上均价1756元,同比降212元。更致命的是比:线上卖投影仪的品牌接近300个, 500元以下产品占比31.9%,销量反增23%——消费降级+内卷,把极米的赚头地方压得只剩渣。

智能投影的“内卷困局”:创新鲜停顿与消费降级

消费电子是“供给决定需求”的行业,但极米们的创新鲜跟不上了。早期靠“智能”替代老一套投影,眼下呢?参数提升有限,用户换机欲望天然减少。行业里有人尝试做“投影+音响”“投影+游戏机”,但本质还是换汤不换药,没解决“刚需痛点”。

对比海外LG、索尼的高大端投影仪能卖到5万以上,极米们却只能在千元内卷。这不是极米一家的问题,是整个中国结实件出海的缩影——能做出“性价比”,做不出“溢价”。除非能像苹果那样,用手艺定义产品,否则永远在价钱战中打转。

游戏全球化:网容易的坚守与新鲜品的野心

网容易2024年Q1游戏营收215亿, 同比增加远7%,不算惊艳,但胜在稳。《梦幻西游》《率土之滨》这些个老IP, 撑起了基本盘;新鲜游《蛋仔派对》4000万DAU,《世界之外》登顶iOS下载榜,也算给足了信心。

经典IP的“长远尾效应”:《梦幻西游》《率土之滨》的九年坚守

游戏行业总说“生命周期短暂”,但网容易的几个老IP结实是把长远尾玩明白了。《率土之滨》上线9年,Q1收入创三年新鲜高大;《第五人格》开服6周年,DAU还是新鲜高大。秘诀是啥?持续运营+内容迭代。《率土之滨》每年出资料片,《第五人格》联动烫门IP,用户就像追剧一样,总有新鲜期待。

新鲜品矩阵的“全球化布局”:从主机到AI的全面押注

网容易更想靠新鲜品破局。《燕云十六声》预约超1500万, 7月26日上线,对标3A;《永劫无间手游》预约超2500万,端游免费后3个月玩家破4000万,手游潜力巨巨大。还有个关键动作:海外干活室布局。蒙特利尔、樱花干活室自研主机游戏,2025年后陆续上线——这是在为“全球主机买卖场”下注。

AI也没落下。伏羲试试室的AI捏脸、 AI NPC已经用在《逆水寒》里《蛋仔派对》甚至给70岁以上用户有力制人脸识别,防未成年人冒充。手艺投入不是噱头,是实实在在少许些本钱——AI生成剧情,比请编剧团队廉价许多了。

出海圈从来都不缺故事,缺的是把故事讲到底的耐烦。流量红利会变,AI会过时政策会摇摆,但真实正能留下来的,永远是那些个懂用户、敢创新鲜、熬得住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91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