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中东地区国家在更新货物提单时有哪些特殊要求需要注意呢

中东提单“暗雷”手册:这些细节没搞对, 货到港口只能干瞪眼

最近群里炸锅了有个做家居跨境的兄弟吐槽,往沙特发了批货,提单上随手写了“转运至迪拜”,后来啊货到吉达港直接被海关扣了理由是“沙特不接受本国转运货物”。滞港费一天烧掉2000美元,客户急得跳脚,再说说只能原路退回,损失惨重。这事儿不是个例——中东地区的提单要求,就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通关”,没摸透规则,货再好也白搭。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讲讲,中东各国提单更新后那些“不按套路出牌”的特殊要求,别等货卡港口了才后悔。

收货人信息:填错一个字, 清关多跑半个月

中东海关对提单上的“收货人信息”抠到了极致,不是简单写个公司名就完事。卡塔尔直接规定, POD必须写成“Hamad port, Qatar”,FND得是“Hamad port, Al Wakra, Qatar”——少一个字母、多一个空格,都可能被系统判定为“信息不符”。2023年4月, 某深圳电子卖家就栽在这POD写成“Doha Port”,后来啊货到港后卡塔尔海关要求改单,等了7天才放行,客户差点取消订单。

卖家注意:中东地区国家更新货物提单方面的特殊要求!
卖家注意:中东地区国家更新货物提单方面的特殊要求!

巴林更绝,提单上必须显示收货人的完整公司名、地址、城市、国家和

埃及这边还玩了个“双保险”:提单上的收货人或通知人,至少得有一个是埃及本地公司。要是收货人写“To Order”,通知人信息就得填得滴水不漏,公司名、地址、VAT号码一个不能少。2023年1月, 某厦门机械出口商主要原因是收货人写“To Order”时没提供通知人的VAT号,埃及海关直接把货扣了再说说补资料加支付关税,整整延误了20天客户索赔3万美元。

HS编码:中东海关的“密码本”, 位数错寸步难行

HS编码就像货物的“身份证”,中东各国对位数的要求堪称“精密操作”。以色列最严格, 所有到港和转口货物必须提供6位HS编码,要是混装了不同编码的货物,得按编码分开发送“cargo信息”。2022年8月, 广州有个做化工品的卖家,把两种不同编码的溶剂混装在一个提单里没拆分,以色列海关直接要求分单,等分单发过去,客户生产线已经停工3天损失了12万美元的订单。

沙特、土耳其、约旦虽然要求低点,但也得是4位编码。沙特2023年新规还强调, 货描里不能出现“转运至其他国家”的条款——之前有个做建材的商家,货描写了“转运至伊拉克”,沙特海关直接拒收,理由是“违反沙特转运禁令”,再说说只能重新发货,多花了8万运费。约旦更绝,混装货物必须按HS编码分开发送信息,不分就等着滞港吧。2023年3月, 某浙江小家电出口商主要原因是混装货物没分编码,约旦海关扣了货,滞港费加改单费花了1.5万美元。

土耳其这边虽然要求4位编码,但对“凶险品”的编码审查更严。阿曼直接禁止在提单上显示“Fish”“Vegetables”“Flowers & Branches”等字样, 哪怕货不是这些品类,只要提单写了海关就按“禁运品”扣。2022年12月, 某食品出口商的提单货描写了“Mixed Vegetables Oil”,阿曼海关直接拒收,再说说只能换包装、改提单,损失了2万美元的货款。

汽车进口:5年车龄“红线”, 谁碰谁倒霉

中东国家对进口汽车的限制,堪称“严苛到变态”。沙特、阿联酋、埃及、摩洛哥……几乎所有国家都规定,提单上的汽车车龄不能超过5年,超了直接拒收。2023年2月, 某二手车出口商往阿联酋发了一辆6年车龄的丰田,提单没注意,货到迪拜后海关直接退运,运费加货款损失了8万美元。更坑的是埃及, 不仅车龄不能超5年,同一个收货人两年内只能进口一辆车——2022年11月,某埃及客户买了两辆二手车,提单写了同一个收货人,后来啊海关只放行一辆,另一辆扣了3个月,客户差点跟卖家撕破脸。

巴林稍微松点,但个人每年只能进口一辆汽车,不管是新车还是二手车。2023年5月, 有个在巴林的华人想买两辆中国产电动车,提单写了同一个收货人,海关直接扣了一辆,再说说只能分两次发货,多花了1万美元运费。摩洛哥更狠, 提单上必须显示“个人进口”还是“商业进口”,商业进口还得提供额外的进口许可证,2022年9月,某汽车出口商主要原因是没区分“个人”和“商业”,摩洛哥海关扣了货,许可证办了两个月,客户生产线停工损失了5万美元。

禁运货物清单:这些“敏感品”, 运过去就是“钱打水漂”

中东国家的禁运清单,比“高考重点考点”还让人头疼。阿曼的“禁运黑名单”里 除了常见的凶险品,连“Toys, Games and Sports requisites”都赫然在列——2023年4月,某义乌玩具出口商的货到阿曼后被扣,理由是“玩具属于禁运品”,再说说只能原路退回,损失了3万美元货款。更离谱的是“Sponge mattresses”, 阿姆丹直接禁止进口,2022年7月,某家具出口商发了一批海绵床垫,提单没注意,货到阿姆丹后海关烧了一批,另一批退运,损失了4万美元。

苏丹的禁运清单更长, “Live Animals”、“Meat Products”、“Cocoa preparations”全在列。2023年1月, 某食品出口商往苏丹发了一批含可可成分的饼干,提单写了“Cocoa preparations”,苏丹海关直接扣货,再说说只能销毁,损失了2万美元货款。以色列这边虽然没明确禁运清单, 但对“Pet Birds”和“Artificial flowers”审查很严,2022年10月,某宠物用品出口商发了一批人造鸟笼,提单写了“Artificial flowers”,以色列海关扣了货,要求提供“非植物证明”,折腾了10天才放行。

埃及对“Milk productions except dry milk powder & infant milk”也禁止进口, 2023年3月,某乳制品出口商发了一批酸奶,提单写了“Milk productions”,埃及海关直接拒收,损失了1.5万美元货款。更坑的是“Vegetables Oil, except Edible Oil which is not refined”, 埃及海关禁止进口,2022年12月,某粮油出口商发了一批精炼葵花籽油,提单写了“Vegetables Oil”,海关扣了货,再说说只能找当地代理疏通,花了5000美元才提出来。

支付与转运:海运费结算和中转规则, 藏着“隐形杀手”

中东国家的海运费结算方式,简直是“五花八门,坑你没商量”。沙特明确规定, 海运费必须在起运港支付,不接受目的港结算——2022年9月,某建材出口商跟沙特客户约定“目的港付运费”,后来啊货到吉达港后沙特海关要求“起运港运费未付”不放货,再说说只能紧急转账,多花了3000美元手续费。苏丹更绝, 不仅海运费要在起运港付,连目的港的附加费都得在苏丹当地结算,2023年2月,某家电出口商的货到苏丹港后海关要求支付“码头操作费”,客户不付,货物滞港了15天滞港费加起来花了8000美元。

沙特对“转运”的限制堪称“铁律”,提单货描里不能出现任何“转运至其他国家”的条款。2023年5月, 某物流公司帮客户转运一批货物到伊拉克,提单写了“转运至伊拉克”,沙特海关直接拒收,货物只能原路退回,物流公司赔了客户2万美元。阿联酋虽然允许转运, 但卸货港必须显示“到头来卸货港”,比如货到迪拜再转运到非洲,提单得写“Jebel Ali Port, Dubai”,不能写“Transit Port”,2022年11月,某非洲专线物流商主要原因是提单写了“Transit Port”,阿联酋海关扣了货,延误了7天客户索赔1万美元。

埃及这边还要求, 提单上的收货人或通知人必须有一个是埃及本地公司,否则目的港附加费没法结算。2023年4月, 某服装出口商的提单收货人写的是“To Order”,通知人是国外公司,埃及海关要求支付“清关费”,客户不付,货物滞港了10天再说说只能找埃及代理支付,花了4000美元。更坑的是“一票提单不接受整箱和partial箱一边存在”, 2022年8月,某货代公司帮客户发了整箱加部分拼箱,提单没分开,埃及海关直接扣了货,要求分单,分单费加滞港费花了1万美元。

VAT/税务合规:提单上少个号码, 可能“白忙活一场”

中东国家的VAT合规要求,让不少卖家“栽在细节上”。阿尔及利亚规定, 提单上必须显示收货人的VAT号码或ID号码,要是收货人是“To Order”,通知人的VAT号也得写上。2023年3月, 某机械出口商往阿尔及利亚发货,收货人写“To Order”,通知人没提供VAT号,阿尔及利亚海关直接拒收,再说说只能补发VAT号,延误了12天客户取消了订单。科威特更严, 收货人的VAT号必须显示在提单上,2022年10月,某电子出口商的提单没写VAT号,科威特海关扣了货,客户补了VAT号后货物滞港了8天损失了1万美元。

摩洛哥要求提单上显示“NIF Code”, 2023年1月,某纺织出口商往摩洛哥发货,提单没写NIF Code,摩洛哥海关要求补交,客户不配合,货物滞港了15天再说说只能找当地代理支付关税,花了6000美元。埃及这边虽然允许“To Order”, 但通知人的VAT号必须显示在提单上,2022年12月,某化工出口商的提单通知人没写VAT号,埃及海关要求补交,客户拖延了10天货物滞港费花了3000美元。

沙特虽然没强制要求VAT号, 但提单上的收货人信息必须完整,包括公司名、地址、城市、国家,2023年2月,某建材出口商的提单收货人地址没写城市,沙特海关扣了货,要求补地址,延误了7天客户索赔5000美元。更坑的是“Free Zone”货物, 提单上必须注明“Free Zone”,2022年9月,某家具出口商往沙特自贸区发货,提单没写“Free Zone”,沙特海关按“普通货物”征税,多交了1万美元关税,客户要求卖家承担,再说说卖家赔了8000美元。

避坑指南:提前3个月准备, 中东提单“零失误”攻略

中东提单的坑这么多,难道只能“听天由命”?当然不是。2023年6月, 某深圳跨境大卖分享经验,他们专门成立“中东提单审核小组”,发货前3个月就开始核对各国要求:比如发以色列提前确认6位HS编码,发沙特检查货描有没有“转运”条款,发埃及确认收货人或通知人有本地公司。后来啊2023年上半年,他们的中东货物清关时效提升了30%,滞港费从每月5万美元降到1万美元以下。

还有一个“笨办法”但有效:找靠谱的“中东本地代理”。2022年11月, 某杭州服装出口商通过迪拜本地代理发货,代理提前帮他们核对提单信息,比如阿联酋的卸货港必须写“Jebel Ali Port, Dubai”,埃及的收货人必须有本地公司,后来啊货物到港后直接清关,没任何延误。代理虽然收了2000美元手续费,但省下的滞港费和客户索赔,远比这2000美元多。

再说说别偷懒,发货前一定要“双重复核”。2023年4月, 某宁波家电出口商建立了“提单自查清单”,包括:收货人信息是否完整、HS编码位数是否正确、车龄是否超5年、禁运品是否在清单里、VAT号是否显示。有一次发货时 他们发现提单货描写了“Mixed Vegetables Oil”,赶紧改成“Edible Vegetable Oil”,避免了阿曼海关的扣货。这个清单虽然麻烦,但2023年上半年帮他们避免了3万美元的损失。

中东市场的利润确实诱人,但提单的“暗雷”也不少。记住:别等货到港口了才想起核对信息, 提前3个月准备,找本地代理帮忙,建立自查清单——这些“笨办法”虽然耗时但能帮你把损失降到最低。毕竟跨境电商的“钱”,都是抠出来的细节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