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中东地区ShopifySalla推出阿拉伯语版本

中东电商的“语言困局”:谁在为阿拉伯语商家开药方?

中东电商市场这几年像坐了火箭, 沙特、阿联酋这些国家的网购人数蹭往上涨,可问题也跟着来了——语言。阿拉伯语从右到左的排版,本地化的支付习惯,还有那些“看不懂”的营销话术,让不少商家栽了跟头。直到2020年11月, 沙特那个叫Salla的平台突然火了号称“中东版Shopify”的它,硬是把阿拉伯语版本做成了救命稻草。谁懂啊?在迪拜做服装生意的Sarah告诉我, 之前用国际平台,阿拉伯语产品描述全是机器翻译,顾客下单前要问七八遍“这个颜色有没有现货”,换Salla之后客服咨询量直接砍了一半。

从“猜需求”到“懂需求”:语言背后是文化密码

中东消费者不是不爱买东西,他们只是讨厌“被当成外国人”。沙特利雅得的年轻人喜欢用“Instagram购物”, 但阿拉伯语界面里的“马上购买”按钮要是放左边,他们反而觉得别扭。Salla的团队2016年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联合创始人Nawaf Hariri在采访里说:“我们给第一家本地服装店做测试时设计师坚持要把‘加入购物车’改成‘把它带回家’,这个词在阿拉伯语里有种亲切感,转化率直接提高了18%。”这不是简单的翻译,是把文化揉进产品里。2023年斋月期间, Salla的商家用他们提供的“斋月促销模板”,订单量比平时翻了2.5倍,这波操作,国际平台还真学不来。

中东出现了“阿语版Shopify”Salla完成850万美元A轮融资
中东出现了“阿语版Shopify”Salla完成850万美元A轮融资

Salla的逆袭:三年融三千万,中东资本为何“上头”?

2016年, Nawaf Hariri和Salman Butt在麦加的一个小办公室里捣鼓出Salla时没人能想到这个平台能在2020年11月拿到STV领投的850万美元A轮融资。更狠的是 这笔钱烧得值——截至2023年,Salla已经服务了1万家阿拉伯语商店,处理了800万笔订单,商品总价值超过20亿里亚尔。

中东的资本圈最近两年特别爱投本地化电商, STV的合伙人Ahmad Alshammari直接说:“我们不投那些‘把美国模式复制到中东’的团队,Salla不一样,他们懂沙特商家的‘小算盘’。”比如沙特商家最头疼的“货到付款”, Salla直接对接了当地的物流公司,从利雅得到吉达的配送时间从7天压缩到3天这效率,资本能不心动?

2020年那笔850万:不是“融资”, 是“选边站”

2020年11月的那轮融资,Salla不光拿了钱,还拿到了中东电商市场的“入场券”。STV领投, Vision Ventures和Raed Ventures跟投,这几家可是中东本土的老牌基金,他们投的不是技术,是“信任”。Vision Ventures的合伙人Raed Khaldi说:“我们见过太多团队说要做‘中东亚马逊’,后来啊连阿拉伯语的客服

阿拉伯语版本不是“翻译”, 是“重构”

很多人以为Salla的阿拉伯语版本就是把Shopify的界面翻译一下大错特错。他们的技术团队花了整整两年时间重构底层代码,连标点符号都重新设计过——阿拉伯语的问号“؟”和感叹号“!”是反着放的,要是放错了用户会觉得“这家公司不专业”。更绝的是他们的“本地化引擎”,能自动识别不同国家的阿拉伯语。比如摩洛哥的消费者说“我想买这个”,沙特人说“我要拿下它”,系统会自动匹配对应的营销话术。2023年开斋节期间, 埃及一家卖椰枣的商家用Salla的适配功能,在开罗地区的订单量突增了120%,这细节,不是随便哪个平台都能玩明白的。

从界面到支付:这些“小细节”让商家少踩坑

中东商家的痛点,从来不止“语言”这么简单。沙特商家最怕“支付环节出问题”, 本地消费者70%用Mada卡,但国际平台对接的支付网关手续费高达5%,Salla直接和STC Pay、Mada合作,把手续费压到1.5%。还有物流, 阿联酋的消费者要求“24小时达”,沙特的偏远地区可能要7天Salla的物流系统能根据地区自动调整配送时间,2023年他们的物流纠纷率只有0.8%,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了3倍。这些“小细节”积累起来就成了商家的“护城河”。沙特家居品牌“Zain Home”的创始人说:“用Salla之前, 我们每个月要花20%的时间处理售后现在降到5%,省下来的钱够多招两个运营了。”

不止建站:Salla的“生态战” vs ExpandCart的“单点突破”

中东电商赛道从来不缺竞争, 2023年11月,埃及的ExpandCart也宣布完成250万美元A轮融资,主打“轻量级建站工具”。但Salla的野心不止于此,他们要做“电商生态”。2023年, Salla上线了“阿拉伯语应用商店”,商家可以直接下载“Instagram直播插件”“斋月倒计时工具”,甚至还有“AI客服”支持阿拉伯语语音识别。沙特利雅得的数字营销公司“Digital Oasis”算过一笔账:用Salla的生态工具, 商家平均能节省30%的营销成本,而ExpandCart只提供基础建站功能,商家还要自己找第三方工具,成本反而更高。生态战的差距,正在慢慢拉开。

2023年的新战场:北非市场能不能啃下来?

虽然Salla在沙特和阿联酋做得风生水起,但北非市场还是块硬骨头。这些国家的阿拉伯语差异很大, 比如埃及人说“面包”是“aish”,摩洛哥人说“khubz”,系统识别起来特别麻烦。2023年, Salla尝试在埃及开罗试点“适配功能”,后来啊第一批商家的转化率只提升了8%,远低于沙特市场的35%。不过他们没放弃,反而和开罗大学的语言实验室合作,收集了10万条本地口语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埃及商家的转化率提升到了22%,这波“曲线救国”,还挺聪明。北非市场的物流成本也比海湾国家高30%,Salla正在和埃及邮政谈合作,希望能把配送成本压下来。这片市场,现在说“谁赢还为时过早”。

挑战还在:本地化不是“一劳永逸”

做中东本地化, 就像在沙漠里种树,浇水施肥都不能停。Salla现在最头疼的是“用户教育”。沙特很多小商家根本不懂“独立站运营”,以为开了店铺就能自动卖货。2023年, Salla在利雅得和吉达办了20场线下培训,教商家怎么用“库存管理工具”,怎么设置“折扣码”,后来啊还是有30%的商家开了店就没再登录过。更麻烦的是人才问题, 阿拉伯语好的技术人才太少,Salla的工程师团队里只有20%是本地人,剩下的都是从印度和欧洲挖来的。联合创始人Salman Butt说:“我们正在和沙特国王大学合作开电商课程, 想培养一批‘本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比融钱还难。”

2024年的新战场:直播电商和AI客服能成新增长点?

中东的直播电商这两年火得一塌糊涂, 沙特2023年的直播带货GMV超过了10亿美元,但阿拉伯语的直播工具几乎没有。Salla在2024年1月推出了“阿拉伯语直播插件”, 支持“实时字幕翻译”和“本地化促销话术”,后来啊第一个月就有5000家商家开通了直播功能。利雅得的美妆品牌“Nour Beauty”用这个工具做了一场斋月直播, 3小时内卖了3万支口红,相当于平时一周的销量。

还有AI客服, Salla的“阿拉伯语AI助手”能处理80%的常见问题,2023年帮商家节省了40%的客服成本。不过AI的“识别”还是有点问题,摩洛哥用户的口音经常被误判为标准阿拉伯语,技术团队正在优化。2024年, Salla计划把直播和AI客服的功能免费开放给付费商家,这波“组合拳”,能不能打出新增长?

给想入局中东的商家:用Salla前必须知道的3件事

如果你也想在中东开独立站, 别急着上Salla,先搞懂这三件事。,营销要“跟节点”。斋月、 开斋节、国庆节,这些节日的促销效果比平时好3倍,Salla的“节日模板”能帮你自动设置倒计时和折扣。2023年, 迪拜的电子产品商家“Tech Hub”用这三招,在斋月期间的销售额翻了4倍,这经验,比任何工具都管用。

别迷信“大平台”, 小而美才是王道

中东的商家现在越来越明白,不是所有平台都适合自己。大平台的规则多、佣金高,小商家根本玩不起。Salla的“免费订阅”模式就特别友好,小商家可以0成本开店,等有订单了再升级付费。沙特利雅得的手工饰品商家“Lana’s Crafts”用免费版开了店, 第一个月就卖了50件订单,赚的钱足够付下个季度的付费费用。这种“小步快跑”的模式,比大平台的“一刀切”灵活多了。2023年,Salla的免费商家留存率达到了65%,远高于行业平均的40%。中东的电商市场,从来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越懂越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