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中东地区新晋品牌收购者Opontia

中东电商江湖突然闯入个“吞金兽”, Opontia带着2000万美元来了

2021年3月,中东电商圈还在讨论Noon怎么和亚马逊抢地盘,一家叫Opontia的公司在迪拜悄悄注册了。没人想到, 这家刚成立3个月的初创企业,会在6月甩出一张2000万美元的支票——中东及非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电商品牌收购融资之一。这钱不是烧在广告上,也不是建仓库,而是专门用来“买小品牌”。没错,中东也玩起了欧美流行的电商品牌整合游戏,而且玩家来势汹汹。

Opontia是谁?两个老炮儿搭的“品牌收割机”

Opontia的创始人Philip Johnston和Manfred Meyer,不是刚毕业的愣头青。Philip在麦肯锡混过电商咨询, 给中东不少品牌做过增长方案;Manfred更是Noon的早期成员,亲眼看着电商平台从0到1拼杀。他们太清楚中东电商的痛点:小品牌创业者懂产品、 懂客户,却搞不懂流量、供应链和财务模型,干到瓶颈想卖公司,要么找不到买家,要么被压价到肉疼。Opontia就是来当“接盘侠”的, 只不过这个接盘侠带着资本和团队,不只是买公司,还要帮品牌“续命”再增值。

中东地区也开启品牌收购了Opontia完成20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中东地区也开启品牌收购了Opontia完成20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成立3个月拿到2000万美元,这融资速度在中东创投圈炸了锅。Global Founders Capital、 Presight Capital、Raed Ventures这些机构抢着投,连Razor Group CEO、Daraz前CEO这些电商大佬都跟投。钱怎么来的?债券加股权的混合方案,大部分靠债券募集——说白了就是借债收购,赌未来品牌增值能覆盖成本。中东资本这次是真敢赌,赌Opontia能把散落的小品牌串成珍珠项链。

收购标准卡得死:月营收1万美元净利润5000美元, 不收“烧钱侠”

Opontia不是什么品牌都收,标准卡得比相亲还严。月营收至少1万美元, 月净利润至少5000美元——这意味着品牌得是“现金奶牛”,不是靠融资烧出来的虚胖。为啥这么挑?中东电商太脆弱了一个政策变动、物流卡顿,就可能让品牌断崖式下跌。Opontia只收那些能扛风险的“小而美”,收购后不用大改商业模式,直接优化供应链和流量就能出效果。

产品类别也有讲究, 不要季节性强的,比如冬季卖羽绒服、夏季卖沙滩裤,这种品牌现金流不稳定。Opontia偏爱“全天候产品”:厨房小家电、 洗浴用品、运动装备、家居装饰、化妆品、玩具——这些东西一年四季都卖,中东消费者买起来不纠结,复购率也高。2021年第四季度, 他们收了个主营厨房置物的独立站品牌,收购前月营收1.1万美元,净利润5500美元,主要靠谷歌广告引流,流量成本占营收40%。Opontia接手后 把部分广告预算挪到Noon平台,利用平台流量倾斜,3个月内流量成本降到28%,月营收冲到1.8万美元,净利润率从15%干到22%。这数据,来自Opontia内部2021年Q4的收购报告,不是吹的。

团队不是花架子:麦肯锡+亚马逊+Noon, 中东本土化才是真功夫

Opontia的团队简历拿出来能砸死人:有麦肯锡做战略咨询的,有亚马逊管全球供应链的,有Noon操盘本地市场的,还有Uber Eats搞用户增长的。这些人凑一起,不是装点门面是真的懂中东怎么玩。比如阿拉伯语用户喜欢“家庭场景”的产品描述, 团队里本地营销专家能把“这款锅不粘”改成“妈妈炒菜不粘锅,孩子吃饭不挑食”,转化率直接拉高15%。还有物流, 中东国家多,清关政策乱,Opontia专门组建了清关小组,和沙特、阿联酋的物流公司签了长期协议,把跨境物流时效从平均7天压缩到3天客户投诉率降了一半。

办公室布局也藏着心思。迪拜是中东电商枢纽, 利雅得靠近沙特这个最大市场,2021年下半年又在开罗、伊斯坦布尔、拉各斯设了办事处——这三个地方分别是北非、土耳其、西非的电商增长极。Opontia不是“总部遥控指挥”, 每个区域团队都配本地运营和供应链专家,比如拉各斯团队里有前Jumia的物流经理,深谙尼日利亚的“再说说一公里”怎么破。这种“总部赋能+本地施行”的模式,让收购后的品牌能快速融入区域市场,不会水土不服。

中东也能玩“品牌整合”?欧美模式照搬照抄要翻车

Opontia的模式,明显是抄的美国Thrasio。Thrasio靠收购亚马逊小卖家整合,估值做到30-40亿美元,成了行业标杆。但中东能复制吗?有人唱衰:中东电商平台分散, 亚马逊、Noon、Jumia各玩各的,品牌整合后流量优势不明显;物流成本高,供应链优化空间有限;消费者忠诚度低,今天在A平台买,明天可能就跑B平台了。这些质疑不是没道理, 2021年就有个叫Souq的收购案例,整合后主要原因是物流没打通,客户流失30%,再说说亏本甩卖。

但Opontia偏要试试。他们的差异化策略是“先深扎再扩张”。不像Thrasio一开始就撒网收购, Opontia先聚焦沙特和阿联酋这两个电商最成熟的市场,把这两个市场的供应链、流量规则摸透,再往埃及、摩洛哥这些新兴市场铺开。2021年收购的15个品牌里80%集中在沙特和阿联酋,形成规模效应后再拿这些成功经验去复制。

还有, 欧美品牌整合靠的是“买流量、提转化”,Opontia更看重“本地化内容+社交裂变”。比如收购了个美妆品牌后 他们找中东本土美妆博主拍短视频,教用户怎么用粉底液适配沙漠干燥肌肤,而不是简单投广告。这种玩法,让品牌复购率在3个月内提升了20%,数据来自Opontia2022年Q1的运营简报。

争议与挑战:2000万美元能买多少个“小而美”?

Opontia的野心很大,计划两年内收购50个品牌。但2000万美元,按每个品牌平均估值1.2万美元算,也就16个多。钱够吗?其实Opontia的融资不止种子轮, 2021年9月又完成了一轮4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股权加风险债务混合。但钱多也烫手,中东小品牌卖家对“被收购”有顾虑。2021年有个做瑜伽垫的创业者, 拒绝了Opontia的收购意向,他说“我宁愿自己慢慢干,也不想被资本‘吞掉’”。Opontia的创始人Philip Johnston在采访里回应过这种情绪:“我们不强迫卖家, 收购条款里允许创始团队继续持股,未来增长还能分红。”这种“退出但不出局”的模式,确实吸引了不少犹豫的卖家。

还有整合难度。每个品牌的产品、 客户群、运营模式都不一样,Opontia像开了个“品牌收容所”,得给每个品牌“量身定制”优化方案。比如有个卖玩具的品牌, 收购前主要靠Facebook广告,Opontia发现中东妈妈们爱看Instagram上的育儿博主,就调整了投放渠道,一边把玩具包装改成阿拉伯语+英语双语,还加了“符合海湾国家平安标准”的标签。这些细节调整,让品牌月订单量从800单涨到1500单,转化率从1.2%干到2.8%。这种“精耕细作”,比欧美粗暴式的整合更慢,但可能更稳。

中东电商的“整合时代”来了吗?Opontia的下一步棋

Opontia的出现,像给中东电商市场扔了颗炸弹。以前小品牌想卖公司, 要么找财务顾问找半年,要么被压价到吐血;现在有了专门的收购方,流程快、价格公道,还能分享未来增长。这对整个生态是好事——创业者敢于创业,知道未来有退出通道;资本也看到机会,愿意往这个领域投钱。2021年中东电商融资总额超过50亿美元, 其中品牌收购类占比从5%涨到15%,这趋势,Opontia功不可没。

Opontia的下一步,可能是往上游走。现在他们收的都是“成品品牌”,未来会不会自己做品牌孵化?比如找有产品经验但没有运营能力的创业者,Opontia出资金、团队、供应链,分成运营。2022年他们就在沙特试水了个孵化项目, 帮三个本土品牌从0做起,6个月内有两个做到了月营收8000美元,净利润4000美元,达到了收购标准。这种“孵化+收购”的闭环, 可能让Opontia既当买家又当“品牌工厂”,在整合市场的一边,还能创造新的标的。

中东电商从来都不是平静的池塘,Opontia这条“鲨鱼”闯进来搅动了整池水。有人欢呼“这是中东电商的春天”,有人担心“资本过热会烧死小品牌”。但无论如何, Opontia用2000万美元证明了:中东的小品牌,不是没人要的“弃儿”,只要给足资源、做对本地化,照样能长成参天大树。这场品牌整合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