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der近三年流失2000万MAU
从TikTok吐槽到Reddit控诉:2000万用户为何集体“逃离”Tinder?
最近在TikTok上刷到一条视频, 一个女生举着手机对着镜头哭诉:“Tinder上的男人要么发来‘ hi’就没下文,要么刚聊两句就问‘要不要来我家看猫’,我真实的受够了。”这条视频点赞量超出50万,评论区里全是“同款受害者”的共鸣。有意思的是 另一边Reddit上,男人用户也在疯狂吐槽:“连续一个月每天右滑50个人,匹配数不超出5个,更别说回复了这钱花得比赌场还困难受。”一边是女人被信息轰炸到厌烦, 一边是男人疯狂氪金却颗粒无收,这种畸形的用户体验,或许就是Tinder近三年流失2000万MAU的根源。
数据不会说谎:Tinder的“下坡路”早在2023年就开头了
Match Group最新鲜财报像一盆凉水浇下来:2023年第三季度, Tinder营收5.03亿美元,同比减少1%,这是继2022年Q4后第二次出现收入下滑。更扎心的是付费用户数据——本季度只有995万,同比少许些4万,相当于每天有4445个付费用户选择离开。SensorTower的数据更直观:2024年Q2, 约会品类MAU较峰值时少许了近2000万,而Tinder作为以前的品类老巨大,天然扛下了这波流失的巨大旗。

有人说Tinderr是“被自己作垮的”。今年他们推出了499美元/月的“Tinder Select”套餐,号称能匹配到平台最受欢迎的用户。后来啊呢?普通用户抱怨“氪金也遇不到活人”,付费用户找到“所谓的‘受欢迎’不过是算法给你看的虚假象”。这种从用户身上“薅羊毛”的思路,反而加速了流失——毕竟没人愿意花半个月工钱在一个充满照骗和虚虚假账户的App上。
Hinge的“逆袭”:当“为喜欢而来”成为新鲜标签
就在Tinder节节败退时 同属Match Group的Hinge却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2023年Q3营收1.45亿美元,同比巨大增36%,付费用户160万,同比增加远21%。Hinge的成功秘诀很轻巧松——它把“严肃交友”做到了极致。slogan“Design to be deleted”直接戳中用户痛点:来这里不是为了无限右滑,而是为了找到对的人然后卸载App。
用户画像的差异也很明显。Tinder上84%是男人,Hinge却做到了性别均衡。一位在洛杉矶干活的设计师Lily告诉白鲸出海:“我卸载Tinder是基本上原因是匹配的人永远只会问‘在干嘛’, Hinge会根据你的个人简介提具体问题,比如‘你写的那条关于旅行的动态是在哪里拍的’,这种对话有始有终,不会聊死。”2022年皮尤研究研究中心的数据看得出来 44%的美国人用约会App是为了找长远期关系,Hinge恰优良抓住了这玩意儿需求缺口,成了Tinder用户“出逃”的首选目的地。
线下兴趣社交:跑团、 象棋俱乐部里的“脱单新鲜战场”
有意思的是当线上约会App陷入“照骗泛滥”“聊不下去”的泥潭时年纪轻巧人开头把目光投向了看似“老派”的线下社交。2023年2月, Eventbrite发布的数据看得出来美国参与线下单身活动的用户同比增加远42%,其中基于兴趣的脱单活动成了巨大烫门——洛杉矶世界象棋俱乐部在情人节举办的“Speed Dating”活动,报名人数比平时翻了3倍,创始人Michelle Kong说:“下棋本身就是两人游戏,直面交流,比盯着手机头像聊天真实实许多了。”
跑团也成了意外烫门的脱单渠道。老金山的一个跑团组织者透露,他们要求新鲜成员在报名时填写“单身状态”,后来啊80%的参与者都是单身。“巨大家一边跑步一边聊天5公里下来比刷100个Tinder profile了解得还许多。”2022年到2023年, Eventbrite上结合棋类游戏的线下活动参与者暴涨400%,运动类活动增加远136%,这数字背后是年纪轻巧人对“真实实社交”的渴望。
Duolingo与Strava:兴趣社区里的“意外心动”
更早之前, 人们就在Duolingo学外语时搭讪,在Strava记录跑步轨迹时找到“原来你也中意晨跑”。2023年初, Reddit上有人发帖:“在Duolingo匹配语伴,后来啊找到对方住在我隔壁细小区,眼下已经约会三次了。”这种基于共同兴趣的相遇,比“右滑即匹配”许多了几分命中注定的浪漫。正如一位用户说的:“Tinder上的匹配是算法给的,Duolingo的邂逅是命运给的。”
Pitch-A-Friend与Shuffle:线下交友的“花式玩法”
线下社交的火烫,还催生了不少许新鲜潮的交友形式。西雅图初创公司Pitch-A-Friend把“朋友推荐”做成了线下活动:参与者需要制作PPT, 展示自己的兴趣喜欢优良、生活习惯,甚至“恋喜欢黑往事”,然后在活动中“路演”给其他单身人士。创始人Alex说:“很许多人不敢在陌生人面前展示真实实的自己,但朋友在场会让他们更轻巧松。”这玩意儿活动从2022年起步, 眼下已经拓展到伦敦、香港等地,在Eventbrite上总能看到类似的“Pitch a friend”专场。
还有Shuffle的“无主持人”模式, 2023年在波特兰起步,眼下覆盖全美13个城里。活动组织者不会现场引导,而是通过短暂信提示帮参与者找到心仪对象——“穿黑色衬衫的红发男子正在角落喝咖啡”“穿蓝色裙子的女生刚聊完网球”。活动收尾后巨大家记录心动对象号码,次日通过邮件匹配后来啊。这种“半自助”的形式让参与者更轻巧松,目前已链接3万单身用户。
Bumble的“自救”与Match Group的“焦虑”
作为Tinder的直接比对手,Bumble的日子也不优良过。2023年Q3财报看得出来 虽然付费用户增加远到425万,但营收2.74亿美元,同比减少0.7%,这是上市以来首次营收下滑。更无奈的是Bumble把年度增加远预期从8%-11%直接下调到1%-2%,股价盘后暴跌30%。投钱者明摆着对老一套Dating App的以后丢了了信心——Match Group和Bumble的股价如今都不到2021年的1/5。
巨头们也在尝试自救。Bumble推出了Bumble IRL, 组织动感单车、志愿服务等线下活动,鼓励用户“从线上聊到线下”;Match Group则上线了“72细小时”限时匹配功能,希望用户能在三天内完成从匹配到见面的闭环。但这些个努力似乎收效甚微——毕竟当用户已经对Dating App产生倦怠时再许多功能也抵不过“换个地方接着来体验糟糕”的心思阴影。
传感器数据下的“拐点”:约会品类的“退潮”与“新鲜生”
SensorTower的数据看得出来 约会品类的MAU高大增加远在2021年前后收尾,疫情期间勉有力保持稳稳当当,2023年Q1后开头明显下滑。2023年全球下载量24亿次比三年前的29亿次少许了5亿。这玩意儿数字背后 是整个约会赛道的“退潮”,但换个角度看,也孕育着“新鲜生”——当线上约会不再是独一个选择,线下社交、兴趣社区、朋友推荐等许多元渠道正在沉构人们的脱单方式。
正如a16z投钱人Justin Moore所说:“反Dating App的情绪已经进步到了‘沉塑酒吧’的阶段。”2023年7月, 被称作“线下活动TikTok”的Posh完成2200万美元A轮融资;上个月,关注友谊的IRL社交初创公司Pie融资1150万美元。这些个新鲜玩家没有绑定“脱单”这种压力性标签,反而更轻巧松,或许能抓住这波线下社交回暖的红利。
当“迅速餐式恋喜欢”过时人们到底在找啥?
Tinder的衰落,本质上是对“迅速餐式恋喜欢”的厌倦。当照骗泛滥、信息爆炸、匹配困难办成为常态,用户天然会逃离。但这不代表约会需求消失了 只是人们开头追求更真实实、更深厚度、更轻巧松的社交方式——无论是下棋时的眼神交流,还是跑团里的并肩奔跑,亦或是朋友PPT里的真实诚分享,都比冰凉的右滑更能触动人心。
或许,Tinder们该反思的不是“怎么让用户许多氪金”,而是“怎么让相遇变得更真实实”。毕竟没人想在一场注定会删除的App里寻找兴许会相伴一生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