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掘金东南亚,AI赋能短剧
短剧的掘金热,如今正在席卷全球各个市场,其势头犹如狂飙的骏马,一路奔向新的高峰。
短剧出海的关键词不断拓展,从欧美到日本、东南亚市场,从坚持本土化到大量输出译制剧,从IAP为主转向IAAP混合变现模式。这得益于美国消费者有较好的付费习惯,短剧自习室《2024年短剧出海行业报告》显示,2022年8月—2024年6月,美国短剧市场收入规模约1.42亿美元,累计下载量超过3011万次,RPD约4.7美元。

然而,在如火如荼的全球短剧市场,美国依旧是最先被验证的,也是目前最卷的地方。从2022年枫叶互动旗下的Reelshorts进入美国市场开始,短短一年多时间,短剧市场就在这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短剧出海,译制剧占主导。目前,在出海的短剧内容中,译制剧占到80%~90%,本土剧只有10%~20%的份额。其中,AI工具的介入降低了翻译成本,小影科技业务 VP 张航告诉小娱,他们的AI模型可以做到每部剧1个语种的翻译成本在2~300元区间,10个语种其实成本也就是2~3000元。
然而,AI翻译虽然降低了成本,但无法准确表达情绪,反而会降低短剧质感。因此,平台还是会选择真人配音的方式。不同语种的配音有着不同价格,一家做译制短剧配音的公司负责人告诉小娱,东南亚人力成本低,只要100~200元/min。其他地区语种越小单价越高,欧洲国家通常在200~300元/min。
在东南亚市场,本土化配音远远没有字幕翻译性价比高。杨柳认为,东南亚的文化和华语文化有很多同源之处,他们习惯接受华语原声配上当地语言字幕,如果配音,还需要增加平台质检周期,会拖延上线时间。
海外短剧获客渠道主要是 Meta 的社交平台、TikTok 和 Google 的产品,这部分市场份额能占到98%。据不完全统计,Meta 渠道投放占比超过65%。不同渠道优势不同,“TikTok 起量速度很快,Facebook 的持续性很好,Google 的下载转化率高,新增的量级大。”嘉书冰甜创始人王小书曾向小娱分享过。
现在,“降本增效”是短剧玩家们的新逻辑。免费获客方式在变多,越来越多的短剧平台开始建立 YouTube、TikTok、X、Facebook 官方账号,上传10~20分钟的短剧内容,在详情信息上导流到 app。
DramaBox 在 YouTube 的官方账号就有846万订阅者,是所有海外短剧平台中订阅量 top1。
获客降本外,出海短剧玩家逐渐摸索出一套因地制宜的变现模式,在全球市场尝试 IAP+IAA混合变现,不同市场两者所占比重有所不同。
杨柳认为,在国外影视行业,短剧这个赛道还有很高的增长空间。国外企业会寻求更长期的增长,会等一个模式跑三年,被验证成功之后才进入,现在短剧经过三年验证期,国内也有更多正规的影视、娱乐公司入局,海外企业现在进入还不晚。
短剧出海进入了新的阶段,“卷”上了成本控制、高效变现与最大的盈利空间。这个100亿美元的市场里从不缺乏聪明且有胆量的玩家,未来能“卷”到什么新高度,玩出什么新模式,由这些玩家决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