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海关严查标签造假,中国产品涌入市场
韩国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近期,韩国海关开始严查标签造假,而中国产品的大量涌入更是加剧了这一困境。
据悉,因为2025年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升级,韩国卖家和小型制造业正面临低价中国商品大量涌入的风险,可能对本地市场造成严重冲击。为了防止贸易规避行为并保护本地产业,韩国海关正在筹备强化对中国产品的原产地检验措施。只是,韩国还面临原产地标签造假的风险。

面对这一新政,Temu和Shein已开始通知美国消费者将面临价格上涨和广告减少的情况,但分析人士认为,销售额大幅下滑几乎不可避免。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极有可能通过‘Al-Te-Shi’平台发起一轮清仓折扣攻势。”这一迹象已有所显现。2025年第一季度,韩国对中直接购买额同比增长11.5%,达7.86亿美元,而同期整体跨境电商交易额则下降4.4%。中国商品在韩国直接购买市场中占比已达57.9%,创下历史最高季度占比。
据WiseApp-Retail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AliExpress在韩国的月活跃用户达913万,仅次于本地龙头Coupang,Temu则以831万名用户排名第四。
只是,这一繁荣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问题。一些中国出口商或通过换标签方式将产品伪造成韩国制造以规避美国关税。甩手网早报指出,这一违法行为正引发当局关注。为了防止贸易规避行为并保护本地产业,韩国海关正在筹备强化对中国产品的原产地检验措施。
此外,韩国业内人士对中国产品可能转向韩国市场表示担忧。韩国市场价格敏感、消费者数字化程度高,地理位置接近中国,因此可能成为中国制造商清理库存的理想销售渠道。业界担心,Temu、Shein与AliExpress三家中国平台或将成为这一倾销浪潮的主要通道。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以及去取消了长期适用的“800美元海关进口免税门槛”,自5月2日起,所有运往美国的低价包裹将面临关税。这一政策变动预计将对Temu和Shein造成沉重打击。这两家平台过去通过极低的价格策略在美国市场取得主导地位,仅去年一年,它们就占据美国海关处理的14亿件中国免税包裹的60%。
原来,因为近年来韩流在中国的流行,吸引了大批中国游客赴韩旅游、采购,人肉代购这种形式也开始风靡起来。但由于产量有限,很多化妆品在韩国本土难以满足需求。为此,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在国内生产,联系一些黑作坊,开始了造假行为。韩国雪花秀化妆品实际是在马桶边制造,成本仅有几十块。在诸多造假产业链被曝光之后,这些黑作坊仍然继续铤而走险,这背后离不开海淘隐藏的高利润,以及市场对低价商品的渴望。
行业专家警告称,若低价中国产品持续大量涌入,将削弱韩国本土企业竞争力,并可能将长期成本转嫁至消费者。
面对这一挑战,韩国海关的严查行动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只是,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跨境电商平台、制造商、消费者以及政府,都应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共同维护市场秩序,确保消费者权益。
跨境电商卖家如何应对美国最新关税及税务合规挑战,如何应对低价中国产品的涌入,成为了当务之急。
1. 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品牌形象。只有优质的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避免侵权行为。跨境电商平台应加强对卖家知识产权的审核,确保产品合法合规。
3. 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跨境电商卖家应密切关注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合理规避风险。
4. 拓展多元化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卖家可以尝试拓展其他国家的市场,以分散风险。
5. 加强与韩国政府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打击标签造假行为。跨境电商平台、制造商和消费者也应积极参与其中,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面对韩国市场的挑战,跨境电商卖家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应对,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