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令支持率持续降低,TikTok在美国能否绝处逢生
禁令支持率跌破三成, 美国民众态度悄然转向
最近美国那边又传来了个有意思的消息:支持封禁TikTok的成年人比例,居然掉到了31%。你没看错,就在去年年底,这数字还有38%,短短几个月就降了7个百分点。更扎心的是反对封禁的人反而占了35%,还有31%的人选择中立。说白了就是想把这个短视频平台彻底赶出美国的人,越来越少了。要知道, 过去两年TikTok可是没少被针对,一会儿说数据平安问题,一会儿又说青少年沉迷,现在风向怎么突然变了?
其实仔细琢磨琢磨,这变化也不是没道理。皮尤研究中心去年年底的调查就显示, 60%的美国成年人确实担心青少年在TikTok上花太多时间,怕他们接触到错误信息。但有意思的是真正赞成封禁的青少年只有18%,剩下的82%都反对。这说明什么?年轻人根本买账这套“为你好”的说辞。他们天天刷TikTok看内容、学技能、甚至买东西,你说关就关?谁乐意啊。

从“国家平安”到“言论自由”,禁令根基为何动摇?
早先特朗普政府搞禁令, 理由那叫一个冠冕堂皇——国家平安,说TikTok可能会把美国用户数据交给中国政府。后来啊呢?衙门压根不买账,老拿第一修正案说事,言论自由这事儿在美国可是块硬骨头。到了2023年12月, 美上告衙门的听证会上,法官帕特里夏·米利特直接怼回去:你们这禁令依据的“间接监管定义”也太狭隘了吧?这话听着就像在说你们政府压根就没拿出实锤,就想找个借口把平台干掉。
更关键的是 美国司法部后来也承认,特朗普政府对TikTok实施禁令的理由,跟国会有关律法根本就是两码事。这下好了禁令生效的可能性直接降到冰点。你说要是真有平安问题,政府早该拿出凭据了后来啊两年了除了念叨几句“可能”“也许”,啥干货都没有。老百姓又不傻,时间长了自然就觉得,这禁令是不是有点“欲加之罪”?
TikTok的“自救牌”:电商狂飙与内容治理双管齐下
既然外部压力松了点,TikTok也没闲着。人家心里门儿清:光靠打官司可不行,得拿出真本事让美国人离不开你。于是乎,电商这块大蛋糕成了主攻方向。2023年9月, TikTok Shop在美国正式上线,搞起了全闭环电商,意思就是从看到买都在APP里搞定,不用跳转到别的平台。这一招够狠,毕竟美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商市场,1.13亿TikTok用户摆在那儿,转化潜力谁看了不眼红?
2023年年底的“黑五网一”, TikTok Shop直接杀疯了单日GMV冲破1400万美元。要知道,这可是刚起步几个月的成绩,说明美国用户对在短视频平台买东西接受度不低。更夸张的是 2024年开年就传消息,TikTok要把美国小店业务规模扩到175亿美元,相当于去年整整十倍。这目标听着像吹牛?但人家真有底气——2023年黑五那波,物流、招商、促销都玩明白了2024年自然敢加码。
175亿美元目标背后 TikTok Shop的“美国野心”
175亿美元,这数字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TikTok早就摸清了美国电商市场的脾气:用户爱看内容,更爱“边看边买”。所以他们的策略很简单:用内容带流量,用流量促转化。2023年黑五期间, TikTok Shop上不少服饰类卖家单日销售额翻了十几倍,有个卖女装的跨境大卖,靠着直播带货,三天卖了20万美金,转化率比平时高了3倍。这些真实案例摆在这儿,商家能不心动?
而且TikTok Shop的佣金也够实在 普通卖家17.5%,商城卖家才12%,比亚马逊、Temu都低。再加上平台大力扶持, 2023年年底搞了多场服饰招商会,专门对接中国跨境服饰大卖和源头工厂,帮他们把货卖到美国。有个深圳的跨境公司, 本来主要做亚马逊,2023年转战TikTok Shop后销售额直接涨了60%,你说香不香?
防沉迷与事实核查,TikTok如何化解“青少年危机”?
当然光靠电商还不够,美国民众最担心的青少年问题,TikTok也得解决。2023年年底, TikTok正式上线了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限制每天的观看时间,16岁以下用户每天最多2小时17岁到18岁的也得控制在3小时以内。这可不是摆样子,系统会自动识别年龄,超时直接锁屏,想多刷一分钟都难。而且家长还能通过设置管理孩子的账号,想看什么内容、能看多久,都能自己定。
至于虚假信息这块,TikTok更没含糊。他们跟全球多家事实核查组织合作, 像美国的PolitiFact、英国的Full Fact,只要发现平台上不实信息,立马打标签、限流,严重的直接删。2023年大选期间,TikTok处理了超过12万条涉及选举的虚假内容,速度比很多传统媒体都快。这么一搞,那些担心孩子被骗的家长,心里是不是踏实多了?
律法博弈:衙门质疑与周受资的“外事牌”
外部压力松了 内部业务也稳住了但TikTok可没打算高枕无忧。毕竟美国政坛这池水太深,今天风向左,明天可能就右。所以律法层面他们也没放松。2023年12月那场上告衙门听证会, TikTok讼师直接把特朗普政府的“老底”掀了出来:你们说TikTok威胁国家平安,可凭据呢?用户数据存在美国服务器上,第三方公司也在监管,这还不够?衙门的质疑,其实等于给TikTok递了个话:只要你们能证明自己没问题,禁令就别想轻易落地。
除了打官司,TikTokCEO周受资也没闲着。2024年年初,他特意跑去跟马斯克聊了半天还在X上晒了合照。你猜怎么着?这可不是简单的社交。马斯克在年轻群体里号召力多强啊, TikTok用户和年轻选民高度重合,周受资这招“曲线救国”,说白了就是在试探新政府对TikTok的态度。要是马斯克公开挺TikTok,那影响力可不小。
线下直播工作室:TikTok的“本土化”新招
除了律法和舆论,TikTok在“本土化”上也是下足了功夫。最近媒体爆料, TikTok计划在美国开好几个线下直播工作室,第一个就选在洛杉矶,接下来纽约、芝加哥这些大城市也安排上了。这可不是随便租个房子那么简单, 每个工作室都能一边容纳几十名主播,灯光、音响、背景全是专业配置,连样品库都给配齐了——品牌方直接把货送过来主播不用自己找货源,拎包就能开播。
更绝的是TikTok还找了当地广告公司合作,帮主播做推广、引流。有个在洛杉矶试运营的工作室, 2023年11月试运营期间,主播平均观看量比在家里直播高了5倍,转化率直接翻倍。有个卖美妆的博主,以前在家直播最多卖几千美元,进了工作室后一场直播卖了3万多美元。你说这要是全面铺开,美国本土的直播电商不得跟着一起火?
绝处逢生的“拦路虎”:亚马逊的阴影与Temu的紧逼
虽然禁令支持率降了 TikTok也做了不少努力,但想在美国市场真正站稳脚跟,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最大的拦路虎,还得说亚马逊和沃尔玛这些老牌零售巨头。人家在美国深耕了多少年?物流体系、用户信任度、商家资源,哪一样不是TikTok短期比不了的?2023年黑五, 亚马逊单日销售额就突破了120亿美元,TikTok Shop的1400万美元,在人家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更麻烦的是后起之秀Temu也在虎视眈眈。这平台靠着“低价+全托管”模式,2023年在美国杀疯了下载量一度超过亚马逊。Temu的打法简单粗暴:中国工厂直供,价格低到离谱,商家不用自己运营,平台全包。2023年年底,Temu还搞了个“0元购”活动,直接把用户薅习惯了。TikTok Shop想跟他们拼价格?难,毕竟平台运营成本摆在那儿;拼体验?亚马逊的Prime会员服务、次日达,TikTok短期内也追不上。
用户信任是关键,TikTok还能“赢”多少人心?
说到底,TikTok在美国的生死局,拼的还是用户信任。你可以说电商数据亮眼, 可以说防沉迷系统到位,但要是美国老百姓总觉得你“不平安”“不靠谱”,那一切都是白搭。2023年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就显示, 虽然只有18%的青少年赞成封禁TikTok,但超过一半的成年人还是担心数据问题。这说明什么?信任危机没解除,TikTok就得时刻准备着应对新的质疑。
而且美国政坛这事儿谁也说不准。拜登政府现在对TikTok的态度还算缓和,但要是2024年大选换了总统,保不齐又来一轮“禁令风波”。所以TikTok现在才这么拼命搞本土化——建数据中心、 找美国公司合作、让高管入籍,说白了就是想告诉美国人:我们不是“外来者”,我们是你们自己人。这条路好不好走?不好走,但总比坐等禁令强。
说实话, TikTok现在就像站在十字路口:禁令支持率降了是好事,但美国市场的坑实在太多。电商狂飙有成绩, 但亚马逊、Temu的阴影还在;内容治理有动作,但用户信任还没完全建立;律法层面松了口气,但政坛风向谁也猜不透。能不能绝处逢生?不光看TikTok自己怎么走,还得看美国这池水,到底允不允许它深潜下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