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新潮流,独立站卖家如何激活10万用户
跨境电商新格局:独立站的崛起
除却社交媒体、直播带货等渠道之外,据 Jungle Scout 2021年数据显示,每 3 个亚马逊卖家中就有 1 个卖家在寻求其他业务增长渠道,其中沃尔玛、Instagram、独立站稳占亚马逊卖家最感兴趣渠道的前三名。

针对当前跨境电商卖家多渠道布局的趋势和玩法,店匠出海研究院发布了《「亚马逊 + 独立站」双轨模式出海策略报告》。报告中提到,「亚马逊 + 独立站」双轨模式可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将独立站作为辅助渠道,用于站外流量的承接和筛选;另一种是以亚马逊为基石,独立拓展品牌独立站,即 DTC。
双轨模式:独立站与亚马逊的融合之道
模式一将独立站作为站外流量的落地页,对不确定效果的站外流量进行筛选,可避免低转化流量到达 Listing,提升转化率和复购;模式二则是以消费者为直接导向,反推供应链的发展,有利于塑造和沉淀品牌。
2、重新规划渠道,重点推进红人营销以及重新盘活海帝思众筹的种子用户,平均季度为提升卖家 124% 的订单量。
独立站是指卖家通过自主搭建并运营的电商网站,与依赖第三方平台的店铺不同,独立站的所有数据、流量和用户行为...
挑战与机遇:独立站卖家的双重考验
有人摒弃眼前的单一布局,跨平台、市场重新开始,亦或是转型独立站搭建品牌;有人在现有平台业务的基础之上,增加 B 端、DTC 品牌独立站的铺设。此时,有人可能可能会问“如果想要在亚马逊的基础上,再增加独立站应该怎么玩?两者可以同步进行吗?”
只不过对于现阶段,不管是亚马逊平台卖家、亚马逊与独立站双轨并行卖家还是亚马逊转型独立站的卖家在拓展独立站的过程中,都面临着流量、人才和认知三大难点。其中,据店匠出海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有 67% 的卖家认为,流量,尤其是站外引流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
案例分析:海帝思的转型之路
正如 ZBANX 创始人何谷近期接受雨果跨境采访提到的一句话,“品牌运营背后的逻辑应该是全域营销和全渠道销售。”当跨境电商行业进入品牌化阶段,卖家想要打造品牌,应是全域营销和全渠道销售,而非仅在单一渠道“固步自封”。因此,只要是一个品牌没有涉及的媒介和销售渠道都有可能是促进该品牌发展的第二曲线。
在这期间,海帝思也在尝试搭建布局独立站。在搭建独立站过程中,由于网站整体的品牌感较弱,流量过度依赖 Direct & Organic,没能很好地利用自身10万+ 的众筹种子用户,导致网站整体的客单价和复购率较低。
解决方案:如何激活十万用户
店匠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为卖家提供解决方案:1、由店匠专业的 UI & UX 设计团队,帮助卖家重新撰写品牌故事,梳理网站结构提升视觉感受,平均季度为卖家带来 24% 的客户增长。
3、进一步精细化海帝思的用户,打造 VIP + EDM 内容营销,将 EDM 的销售额占比从 2.5% 提高到 12%,增长幅度达 382%。
未来展望:多渠道布局成为常态
诚然,当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关于这个行业的秩序和规则也会愈加明显。粗放式经营、黑科技玩法、单押某一渠道都不是后期品牌化的内核。而跨境电商卖家在亚马逊封号事件的刺激之下,也开始更多地考虑自身发展模式,进行多渠道布局。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