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Z世代消费者会选择哪些与自己价值观相符的品牌呢

从帆布包到盲盒:Z世代的品牌选择藏着怎样的价值密码

深夜11点, 00后小林躺在床上刷淘宝,手指划过一个卖环保帆布包的店铺,页面写着“每卖出一个包,我们就在沙漠种一棵梭梭树”,她停下来点进详情页看种树证书,然后下单了。这场景放在十年前可能难以想象——那时大家买包还看真皮、看五金,现在年轻人却开始为“一棵树”买单。Z世代这批95后00后正用钱包给品牌投票,投的不是价格,不是功能,而是藏在消费背后的价值观。

不是“爱国绑架”, 是文化自信在买单

CBNData联合Yiyouth在2021年发布的“GEN-Z年度喜爱产品榜”里藏着个秘密:294款上榜产品里国货占了近六成,食品饮料赛道更是高达8成。这哪是“支持国货”的口号?是年轻人真把国货当成了日常首选。元气森林2021年营收85亿, 靠的不是模仿,而是把0糖0卡做成年轻人的“解渴刚需”;花西子雕花口红,把东方美学刻进产品细节,笔记量破200万,Z世代女生说“用它化妆像在脸上写诗”。

数据报告 | 51%的Z世代消费者会选择与自己价值观相符的品牌
数据报告 | 51%的Z世代消费者会选择与自己价值观相符的品牌

但要说Z世代只认“中国制造”就错了。他们要的是“懂我”的品牌, 李宁的国潮系列能火,不是主要原因是“中国李宁”四个字,而是把苗族银饰、敦煌飞天织进运动服,让年轻人觉得“穿这个出门,比穿潮牌更有态度”。2021年李宁国潮系列营收增长60%,Z世代贡献了七成销量——这哪是爱国绑架?是文化自信找到了商业出口。

环保不是噱头, 是Z世代的“行动指南”

Forrester2021年的研究戳破个真相:51%的Z世代买东西前,会先查品牌有没有“黑历史”。42%的年轻人直言“不信企业宣传的社会形象”,比千禧一代高出12个百分点。他们不是天生多疑, 是见多了“漂绿”套路——有的品牌用“可降解包装”宣传,转头却在用微塑料;有的标榜“碳中和”,物流却满大街跑燃油车。

但真有行动的品牌,Z世代会用钱投票。Patagonia2022年推“Worn Wear”旧衣回收计划, 把旧夹克翻新再卖,销量反增30%;国内品牌内外2021年推出“环保胶囊系列”,用回收渔网做面料,首发款3小时售罄,Z世代用户占比达68%。小林买帆布包时 特意选了能种树的品牌,“我不是为了环保人设,是真的觉得,买东西还能让沙漠变绿,这事值。”

社交货币:品牌如何成为年轻人的“社交通行证”

《2019年Z世代营销实战手册》里说 Z世代的消费本质是“社交”——买盲盒不是为了玩,是为了和朋友交换隐藏款;喝喜茶不是为了解渴,是为了发朋友圈配文“今天的第一杯奶茶”。他们把品牌当成了社交货币,用消费定义“我是谁”“我和谁一伙”。

泡泡玛特2021年Z世代用户占比65%, 靠的不是盲盒本身,是“拆盒的惊喜感”和“交换的社交欲”。00后小宇有200多个盲盒,“别人看到我的隐藏款 Molly,就知道我喜欢潮玩,能聊到一起去”。完美日记的小样策略更绝, 买正装送小样,鼓励用户在分享“开箱”,2021年笔记量超800万,Z世代通过社交分享带来的复购率高达45%——品牌成了他们的社交道具,不火都难。

对抗性观点:价值观和性价比, Z世代要的是“既要又要”

但要说Z世代只认价值观不看价格,那就天真了。他们嘴上喊着“支持环保”,真到付钱时还是会打开比价软件;说“国货yyds”,遇到大牌降价照样冲。小米2021年Z世代市场份额提升12%, 靠的不是“科技向善”的口号,是把Redme Note系列做到1500元档,配置比同级国货高,价格比进口低——年轻人要的价值观,是“不花冤枉钱”的务实主义。

更矛盾的是Z世代的价值观是流动的。Forrester2020年的数据显示, 只有46%的年轻人认为“社交言论要和品牌一致”,比2019年下降6个百分点。他们不再为了“人设”硬撑, 今天喜欢国潮,明天可能就爱上小众设计师;今年支持环保,明年可能觉得“碳中和”是营销套路。品牌想抓住他们,得跟上价值观的变化速度,像交朋友一样,懂他们的“变”,也接纳他们的“不变”。

品牌突围指南:把价值观做成“可感知的行动”

那品牌到底怎么做,才能走进Z世代心里?答案其实藏在他们的消费行为里:他们不信广告,信“眼见为实”;不要口号,要“参与感”。元气森林早期没投一分钱广告, 靠的是在找素人博主试喝,“0糖0卡”不是宣传语,是用户亲口说的“喝完不胖”。2021年元气森林用户调研显示,78%的Z世代是“朋友推荐后购买”——口碑比广告管用100倍。

还要学会“让年轻人做主”。李宁的国潮系列, 是设计师去贵州苗寨采风,把银饰纹样绣在卫衣上;花西子的雕花口红,是让粉丝投票选主题,再请非遗传承人手绘模具。2021年李宁用户共创系列上线, Z世代购买转化率比普通款高35%——年轻人要的不是“被定义”,是“我来定义”。

再说说别把价值观当“快消品”。Z世代能看穿品牌的“临时抱佛脚”, 有的品牌只在地球日发环保海报,平时却用塑料过度包装;有的只在春节推国潮款,其他时间全是“国际范”。Patagonia坚持40年环保, 2022年把1%销售额捐给环保组织,Z世代说“他们不是在营销,是真的在做事”——价值观不是营销工具,是品牌的“灵魂”,有灵魂的品牌,才能让年轻人长期买单。

所以Z世代的品牌选择密码, 说到底很简单:别把他们当“消费者”,当“朋友”;别用“套路”,用“真心”;别喊“口号”,做“行动”。帆布包能种树,盲盒能社交,国潮能表达自我——这些才是Z世代用真金白银换来的“价值答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