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业执照可以申请开设TikTok美国小店进行跨境自运营吗
中国营业执照杀入TikTok美国小店,是真的还是套路?
最近跨境电商圈炸了锅, TikTok美国小店突然宣布中国营业执照可以直接申请跨境自运营,这消息一出,不少卖家摩拳擦掌,想着终于不用绕弯子注册美国公司了。但也有人嘀咕:这会不会是新套路?门槛看着低了实际操作会不会更坑?毕竟之前印尼站关停的教训还历历在目,现在冲进去,是踩中红利还是当韭菜?
官方政策落地,中国营业执照被“松绑”?
10月9号, TikTok Shop官方突然甩出大招:跨境商家自运营模式对美国市场开放定向邀约,中国内地营业执照、中国香港营业执照,甚至美国营业执照都能申请。这操作确实够狠, 之前必须得先注册美国公司,搞个EIN税号,现在直接用中国执照就能杀进去,门槛直接砍掉一大截。

不过官方也说了 不是谁都能进,主要针对三类商家:美国本土发货的、品牌出海的,还有搞珠宝水晶的。每类都有硬性要求, 比如本土发货的得有美国海外仓或FBA,品牌出海的得有线下门店或年营收1000万美金,珠宝的得有适合美国市场的货盘。说白了TikTok不是随便放人进来挑的都是有“肌肉”的玩家。
三类商家定向邀约,你属于哪一类?
先说美国本土发货商家,这类是TikTok的“心头好”。要求很简单:货在美国,得用海外仓自发货或者FBA,还得支持美国本地配送。好处是物流快,用户体验好,容易出单。但挑战也不小,你得先解决备货问题,美国仓的成本可不低,特别是轻小件,运费一算可能利润薄得像纸。据TT123了解, 10月就有个做家居用品的商家,用美国海外仓发货,3个月GMV直接干到30万美金,转化率从2.5%飙到4.2%,但物流成本占了15%,比跨境直发高了不少。
然后是品牌出海商家,这类是“老炮儿”的天下。要求要么是已出海品牌, 满足年营收1000万美金、独立站PV 20万、社交媒体粉丝10万中的一个;要么是未出海品牌,但得有线下门店或亚马逊/独立站流水200万。TikTok明显想拉拢有实力的品牌,毕竟品牌自带流量,能撑起平台调性。比如有个美妆品牌, 国内年GMV 500万,TikTok账号10万粉丝,10月入驻后用短视频加直播带货,转化率直接提升25%,粉丝量翻了一倍。但问题也来了 品牌出海得懂本地化,美国消费者不吃“中国风”那一套,得找本地达人合作,内容得本土化,不然流量来了也转化不了。
再说说是珠宝水晶商家,算是“冷门赛道”但潜力巨大。要求有适合美国市场的珠宝货盘,还得有流水记录。美国人对珠宝的接受度高,客单价也能做上去,15-50美金区间最受欢迎。有个做水晶的商家, 过去一年流水200万,10月入驻后用直播展示产品细节,客单价做到35美金,转化率高达5%,比国内电商还高。但珠宝类目竞争也激烈,得保证供应链稳定,不能断货,不然好不容易攒起来的流量就浪费了。
政策放宽的背后:TikTok的美国野心,还是商家的“赌局”?
TikTok突然放开中国执照入驻,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美国市场的“蛋糕”太诱人。数据显示, TikTok美国月活用户1.5亿,8%的成年人用过TikTok Shop,一半表示满意,还有7%的人打算用。关键是35%的美国人压根没听说过TikTok Shop,这说明增长空间还很大。TikTok想趁着假日季抢市场, 得靠中国商家补足供应链和运营能力,毕竟中国卖家在跨境电商这块,经验可是杠杠的。
但反过来想,这会不会是TikTok的“收割局”?印尼站关停前,也是各种放宽政策,吸引商家入驻,后来啊说关就关,不少卖家血本无归。现在美国市场刚起步,政策说变就变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而且门槛看着低了实际要求一点没少,GMV、流水、粉丝量,哪一样不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没有实力的商家,冲进去可能就是给平台“送人头”。
流量红利还是“流量陷阱”?美国TikTok Shop的真实数据
说红利,确实有红利。TikTok的算法推荐机制太猛, 一条爆款视频能带来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流量,比亚马逊的搜索流量来得快多了。有个做3C配件的商家, 11月发了个手机壳开箱视频,播放量破百万,直接带来2000单,转化率3.8%,比亚马逊的2.1%高不少。而且TikTok Shop的营销活动给力, 10月就宣布要推黑色星期五折扣,平台补贴力度大,商家能蹭一波流量。
但说陷阱,也有陷阱。流量来得快,走得也快。TikTok用户刷视频是“秒杀”模式,停留时间短,转化窗口短,你得在几秒钟内抓住用户眼球。不然流量来了用户划走了啥都白搭。而且美国消费者对内容要求高, 不能像国内那样硬广,得用“种草”的方式,拍短视频、做直播,得懂本地文化,不然内容没人看。有个做时尚配饰的商家, 拍的视频太“中国风”,播放量一直上不去,后来找了个本地达人合作,用英语讲穿搭,播放量直接翻了10倍。
实操指南:中国营业执照入驻TikTok美国小店, 避坑+增效技巧
如果你决定冲进去,得先做好准备,不是光有执照就能躺赚的。资质、类目、物流、运营,每一步都得踩准,不然容易翻车。
资质准备:中国执照的“必选项”和“加分项”
必选项很简单:中国内地营业执照或香港营业执照, 如果是美国执照,得是中国人占股超25%,还得有EIN税号。这些是硬性门槛,没有门都没有。加分项就多了 比如你在亚马逊美国站年流水200万,或者独立站PV 20万,社交媒体粉丝10万,甚至你是上市公司出海项目、Brand Z上榜品牌,这些都能让你在邀约中优先被选上。TT123了解到, 10月就有个家居商家,主要原因是亚马逊流水超500万,3天就通过了审核,比普通商家快了一倍。
类目选择:哪些类目在美国市场更容易“爆”?
不是所有类目都适合美国市场,得选“轻小件、高需求、低客单”的。比如家居生活类, 汽车配件、母婴用品、宠物用品,客单价15-50美金,适合短视频带货;美妆快消,美妆个护,复购率高;3C硬件,手机配件、电脑设备,需求大。反观大件商品,比如家具、家电,物流成本高,美国消费者更习惯去亚马逊买,不容易出单。有个做玩具的商家, 选了轻小件玩具,客单价20美金,用短视频展示玩具玩法,11月单月卖了1.2万单,GMV 24万美金,利润率还不错。
物流与运营:美国本土发货是“刚需”还是“噱头”?
本土发货是硬性要求,别想绕过去。你得先解决备货问题, 美国海外仓或者FBA,提前把货运过去,不然用户下单了你从国内发,15-30天才到,早把用户等跑了。但本土发货成本高,海外仓仓储费、FBA配送费,加起来可能占销售额的10%-15%,你得算好利润空间。有个做宠物用品的商家, 用了美国海外仓,自发货尾程,物流成本12%,但转化率从1.8%提升到3.5%,算下来利润反而高了。
运营方面得懂“内容+达人”双驱动。短视频要短平快,15秒内抓住眼球,用本地语言,讲本地用户关心的事,比如节日礼物、生活场景。直播得有互动,用英语跟用户聊天展示产品细节,限时优惠。达人合作很重要,找本地粉丝量10万以上的中小达人,性价比高,带货效果好。有个做珠宝的商家, 找了5个本地小达人,每个粉丝5万,合作直播带货,单场GMV 1.5万美金,比自己播效果好多了。
中国商家的TikTok美国之路,是“破局”还是“入局”?
中国营业执照能申请TikTok美国小店跨境自运营, 这政策确实是机会,但不是所有商家都能抓住。你得有供应链优势, 能本土发货;得有运营能力,能做内容、找达人;得有资金实力,能扛住物流成本和前期投入。TikTok的美国市场, 就像一块刚开垦的荒地,有红利,也有风险,冲进去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别盲目跟风,不然再说说可能就成了平台的“炮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