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美国区店铺数量不足百

冷启动遇冷:百人卖家撑不起美国野心

TikTok憋了两年的大招, 想在电商领域硬刚亚马逊,后来啊美国区店铺数量不足百。这个数字说出来谁信?2022年11月刚上线那会儿, 还顶着数百名卖家的光环,短短四个月就缩水成不到百家,这落差比过山车还刺激。要知道美国可是全球最成熟的电商市场,TikTok在国内东南亚玩得风生水起,到了美国怎么就水土不服了?问题出在哪儿?真像外界说的那样,是美国卖家不买账,还是TikTok自己没摸透门道?

数据背后的“虚火”与“真冷”

eMarketer的统计报告摆在那儿:TikTok在美国的渗透率45.3%, 用户数2370万,一年增长了72.3%。这数据看着亮眼,但细想就知道,流量不等于销量。就像小区门口人流量再大,没人进店消费也是白搭。TikTok美国小店开张时 靠着“邀请制”和“名额限制”搞了个饥饿营销,几百个卖家听起来挺热闹,实则不少是抱着试试水的心态,压根没认真运营。到了2023年3月,真正能持续出单的卖家不足百,这哪是“冷启动”,简直是“启动失败”的节奏。

TikTok美国小店不足百家!闭环电商难以实现?
TikTok美国小店不足百家!闭环电商难以实现?

英国教训:高门槛是把双刃剑

TikTok这次在美国栽跟头,早有预兆。英国小车的教训够深刻吧?当初英国站门槛低到离谱,只要国内营业执照加法人身份证就能入驻,后来啊呢?平台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假货、次货满天飞,客诉量直接翻了几番。更坑的是低价策略,卖家为了冲销量,互相压价,再说说谁都没赚到钱,市场被搅得乱七八糟。TikTok学乖了 美国站直接把门槛拉满:美国住宅IP、美国身份SSN、美国真实地址,一套材料下来小卖家直接劝退。门槛是高了但代价是卖家数量上不去,平台冷冷清清,热闹不起来。

巨头围剿:亚马逊、 Temu的“流量霸权”

美国电商市场早就被亚马逊、沃尔玛这些“老炮儿”把持着,新玩家想挤进来难如登天。更麻烦的是半路又杀出个Temu,靠着“低价+补贴”的策略,一年就抢下了不少市场份额。卖家算账很现实:在亚马逊卖货, 虽然佣金高,但流量稳定,回头客多;在Temu上卖,可能单量大,但利润薄得像纸;TikTok美国小店呢?流量是有的,但转化率谁也不敢打包票。库存过剩、消费低迷的大环境下卖家当然优先选“稳”的,谁愿意拿真金白银去赌一个前途未卜的新平台?

政治阴影:卖家在“赌”与“不赌”间摇摆

美国政府对TikTok的态度, 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禁令、调查、出售传闻轮番上阵,搞得人心惶惶。美国卖家又不是傻子,这时候砸钱进去,万一平台被禁了投入全打水漂,谁敢冒这个险?观望,成了最理性的选择。有卖家私下说:“TikTok再火,也比不上政策风险大。等风头过了再说吧。”这种心态直接导致TikTok美国小店的供应端“缺血”,想热闹都热闹不起来。

Z世代的“搜索革命”:TikTok的“隐藏王牌”?

但话说回来TikTok也不是全没机会。JungleScout的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 43%的美国Z世代消费者已经不习惯用谷歌搜产品了改刷TikTok了。这帮年轻人刷短视频顺便下单,简直是天生的“冲动消费”群体。TikTok手握2370万用户,其中一大半是Z世代,这流量池要是挖透了转化率低不了。问题是卖家没货,流量再大也白搭。TikTok得想办法解决“有流量没货”的尴尬, 不然这波“搜索革命”红利,怕是要被亚马逊、Temu捡了去。

卖家策略:观望还是“小步快跑”?

那跨境卖家到底该不该入局TikTok美国小店?其实没必要一刀切。有条件的卖家可以“小步快跑”:先注册个店铺,上几款测试产品,看看Z世代的反馈。毕竟TikTok的算法推荐机制和传统电商不一样,说不定能意外爆单。当然别all in,保持观望,等平台政策稳定了供应链跟上了再加大投入也不迟。关键是别被“百人卖家”的数据吓退,市场这东西,永远有机会,就看谁能先抓住。

未来出路:拉美市场还是“曲线救国”?

如果美国市场实在啃不动,TikTok或许该想想“曲线救国”。拉美市场不香吗?eMarketer的数据显示, 拉美是全球社交媒体使用量领先的市场,TikTok用户增长速度是唯一两位数的社交平台。物流越来越完善,数字支付普及率高,这市场潜力巨大。TikTok要是把精力先放一部分到拉美,说不定能积累经验,再回头反攻美国,也不失为一个好策略。毕竟鸡蛋别放一个篮子里东方不亮西方亮。

平台反思:从“流量思维”到“用户思维”

对TikTok 现在最该做的不是追求数量,而是提升质量。英国小车的低价策略毁了市场,美国站不能再走老路。得想办法让卖家赚到钱,才能吸引更多人入驻。比如优化物流体验,降低佣金,给优质流量扶持。一边,别光盯着Z世代,中年群体也是潜力股。毕竟电商不是短视频,得让用户觉得“在TikTok买东西靠谱”,才能真正留住他们。

说到底, TikTok美国小店的“百人困境”,是流量、门槛、竞争、政治多重因素叠加的后来啊。短期看是冷启动失败, 长期看,只要能把Z世代的消费习惯转化为购买力,把供应链和平台生态做扎实未必没有翻盘的可能。只是这条路,比想象中更难走。卖家们是赌一把,还是等风来得看自己的胆量和眼光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