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美国小店已上线,巴西、西班牙、爱尔兰的本土版还会远吗
美国小店落地:两年铺垫的谨慎一步
11月10日 TikTok美国小店的入驻申请通道在卖家中心悄然上线,这个被传了许久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从2020年10月首次测试“购物车”功能, 到2022年11月正式开放企业注册,TikTok在美国市场走了整整两年。比起东南亚市场的“闪电战”,美国这步棋下得像老中医把脉——慢,但稳。
注册条件的细节里藏着TikTok的算计。美区小店目前只开放本对本招商,美国企业需要用美区手机号+邮箱注册,还得有邀请码。个人卖家要护照或驾照,企业要执照加负责人证件。更关键的是传跨境商家暂时不能入驻,这和英国小店放开时的“大水漫灌”形成鲜明对比。有业内人士分析, 这是吸取了英国教训——2022年英国小店上线后大量中国卖家涌入,物流履约跟不上,差评率一度冲高,逼得TikTok紧急调整政策。

数据更能看出TikTok的谨慎。特看科技抓取的10月和11月数据显示, 美区带货视频占比仅0.24%-0.25%,而同期印尼高达12.62%,英国也有4.03%。但美国市场的诱惑太大了:1.4亿用户,几乎是巴西市场的2倍,人均消费能力甩开其他新兴市场好几条街。TikTok就像个精明的赌徒,用两年时间让用户习惯“刷视频顺便买东西”,现在终于敢下重注。
广告遇冷:电商成TikTok的救命稻草?
2022年,科技圈的日子不好过。Meta广告业务连续三个季度增长放缓, 谷歌YouTube的广告收入首次下滑,连字节跳动自己的财报也显示,国内广告业务承压。经济疲软下 企业都在砍营销预算,Statista预测,美国社媒广告支出增长率将从2017-2022年的24.6%暴跌到2023-2026年的8.8%。
广告这碗饭吃不饱了TikTok得找新的增长引擎。电商成了不二之选。和Meta不同,TikTok天生带着“种草”基因——用户刷视频时被打动,顺手下单的转化路径短得惊人。东南亚市场的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印尼小店上线后 某跨境美妆品牌通过短视频带货,转化率比传统电商提升35%,复购率也有明显改善。
但电商不是万能药。经济下行会让消费者捂紧钱包,特别是非必需品。TikTok得在“刺激消费”和“用户反感”之间找平衡。美国用户早就习惯了亚马逊的“一键下单”, TikTok要让他们相信,“刷视频购物”不是割韭菜,而是新体验。这比在东南亚教育市场难多了。
巴西:SHEIN抢跑下的被迫提速
巴西成了TikTok电商扩张的“第一站”,不是偶然。作为TikTok全球第三大市场,巴西的用户量仅次于美国和印尼。更关键的是 巴西的电商土壤越来越肥沃:PIX支付系统推出后数字支付渗透率两年内从58%飙到76%,物流时效也从平均15天缩短到7天。
但TikTok也遇到了个狠角色——SHEIN。2022年11月,SHEIN宣布在巴西圣保罗开设17万平米的分销中心,预计新增200个岗位。晚点LatePost的消息称,SHEIN在巴西的动作直接推动了TikTok提升电商优先级。毕竟两个平台卖的东西高度重合:服装、美妆、低价3C。SHEIN在巴西已经积累了供应链优势,TikTok再慢一步,可能就被抢占了用户心智。
有意思的是TikTok在巴西的招聘信息里藏着线索。物流采购主管这个岗位, 工作地在圣保罗,却要求应聘者精通美国跨境贸易律法,还要跟进美国海关、税务的政策变化。这不像单纯做巴西本地生意,更像是想和美国市场协同。难道TikTok在琢磨,用巴西的低价供应链反哺美国?这个脑洞有点大,但也不是没可能。
西班牙:欧洲枢纽的野心与挑战
西班牙的入选, 有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从用户量看,西班牙的TikTok用户数在欧洲排第五,不如德国、法国。但地理位置太有优势了——它是连接欧洲、北非和拉丁美的桥梁。TikTok在西班牙热招的岗位里 有不少涉及“欧洲市场拓展”和“多语言运营”,这摆明了想把它做成欧洲电商的据点。
不过西班牙的水比东南亚深得多。本地电商平台如Amazon.es、 MediaMarkt根基深厚,消费者对价格敏感,但对物流时效要求极高——马德里周边地区要求次日达,TikTok的物流系统能跟上吗?还有语言问题,西班牙除了西班牙语,还有加泰罗尼亚语、巴斯克语,本地化运营难度不小。
更麻烦的是合规。欧罗巴联盟的《数字服务法》对电商平台的商品审核、数据隐私要求严格,2024年就要全面实施。TikTok在英国吃过亏, 2022年因商品平安问题被罚款12.7万英镑,这次在西班牙肯定不敢掉以轻心。有跨境卖家吐槽:“TikTok在东南亚放得开,到了欧洲就像戴了镣铐跳舞。”
爱尔兰:小市场的“全球化”试验田
爱尔兰, 这个只有450万人口的小国,突然成了TikTok电商的“香饽饽”。LinkedIn上的招聘信息显示, TikTok在都柏林狂招电商人才,岗位要求里赫然写着“精通法语、土耳其语、德语等小语种”。这哪是做爱尔兰本地生意,分明是要把它打造成EMEA的指挥中心。
爱尔兰的优势很明显:英语普及率高,企业所得税低,还是欧罗巴联盟成员国,方便辐射整个欧洲。更重要的是它是移民国家——来自欧洲大陆、美洲、亚洲的移民带来了多元文化和消费习惯。TikTok可以在爱尔兰测试不同市场的商品策略, 比如中东用户喜欢什么北欧消费者偏好什么再推广到其他地区,风险小很多。
但小市场也有小烦恼。爱尔兰的电商市场规模有限,2022年线上零售额仅占零售总额的8%,比英国的18%差远了。TikTok要是真把重心放在这里投入产出比能打平吗?有行业分析师质疑:“爱尔兰更像TikTok的‘练兵场’,而非‘主战场’。”
玩家环伺:快手、 Temu们的推手效应
TikTok的电商扩张,不光是自己的事,更是被竞争对手“逼”的。2022年,跨境电商圈突然杀出一匹黑马——拼多多出海平台Temu。据晚点LatePost消息, Temu正在筹备进入加拿大和西班牙市场,打法和TikTok Shop高度相似:短视频引流+低价商品。
更让TikTok头疼的是快手。快手的海外版Kwai在巴西、 西班牙早已布局直播带货,2022年巴西某本土服装品牌通过Kwai直播,单场GMV突破500万雷亚尔,比TikTok同类型带货高20%。TikTok再不行动,市场份额可能被蚕食。
SHEIN的威胁也不容小觑。这个“快时尚巨头”在巴西的动作越来越猛, 2023年初,许仰天亲自带队整合巴西供应链,计划把本地仓数量从3个增加到10个。TikTok要是想在巴西复制“低价爆款”策略,得先问问SHEIN答不答应。
扩张背后:不是所有市场都能复制东南亚奇迹
东南亚的电商神话,让TikTok看到了电商的潜力。但东南亚的成功, 离不开几个关键因素:移动支付普及率高、物流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消费者对低价商品接受度高。这些条件,美国、巴西、西班牙、爱尔兰未必能满足。
就拿美国 消费者习惯了亚马逊Prime的“次日达”,TikTok小店要是做不到48小时内发货,很难留住用户。巴西虽然物流进步快,但内陆地区的配送时效还是比沿海慢一截。西班牙的欧罗巴联盟合规门槛高,商品审核周期可能长达2周,错失黄金销售期。
更根本的是用户习惯。美国用户刷TikTok是为了娱乐,东南亚用户却已经习惯了“边刷边买”。特看科技的数据显示, 印尼用户平均每天花2.5小时刷TikTok,其中30%的时间在看带货视频;而美国用户平均刷1.8小时带货视频占比不到0.3%。这种习惯差异,决定了TikTok不能把东南亚的打法生搬硬套到其他市场。
美国小店上线只是开始,巴西、西班牙、爱尔兰的本土版会不会远?或许不远,但也不会一帆风顺。TikTok得在“快”和“稳”之间找平衡,在“本土化”和“标准化”之间做取舍。毕竟电商不是靠砸钱就能赢的游戏,得让用户真正“刷得开心,买得放心”。这条路,TikTok还得慢慢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