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美国小店入驻卖家数超25万

25万卖家涌入, TikTok美国小店杀疯了

最近跨境圈炸锅了TikTok美国小店的卖家数量直接冲破25万大关,这速度简直像坐了火箭。要知道,正式上线也就一个多月,单日GMV就干到了1000万美元,换算过来一天就是7000多万人民币。这数据放谁身上不迷糊?亚马逊用了五年才摸到的门槛, TikTok一个月就踩过去了难怪不少卖家半夜爬起来刷后台,就怕错过这波流量红利。

25万卖家怎么来的?TikTok的“挖人”手段有点野

很多人好奇, TikTok美国市场刚开,怎么突然冒出这么多卖家?真相是人家压根没藏着掖着,直接拿着喇叭在跨境圈喊话:“来啊,快活啊!”先是把美国本土的小商家全拉进来接着又盯着亚马逊上那些运营老手,专门搞“亚马逊卖家专场招募会”。更狠的是 直接开放全托管模式,帮卖家搞定物流、售后连上架产品都有一键模板,说白了就是“你只管卖货,其他的我来”。深圳做家居的刘哥就是被这套打法吸引的, 他在亚马逊做了三年,每月销售额5万美元,听说TikTok全托管后直接转了500个SKU过去,后来啊首月就卖出了20万美金,这换谁不心动?

TikTok美国小店捷报!超25万卖家入驻,单日GMV破1000万
TikTok美国小店捷报!超25万卖家入驻,单日GMV破1000万

物流短板暴露, 卖家们踩坑踩到麻

但说实话,这波增长背后藏着不少坑。最扎眼的就是物流,TikTok美国小店的配送网络现在跟蜘蛛网似的,到处是窟窿。有卖家吐槽, 后台批量上传单号直接卡成PPT,100个单号能传半小时眼瞅着订单堆着不敢发,后来啊被买家投诉“延迟发货”,账号直接扣分。更绝的是 有个做服装的卖家,上周发了300件T恤,物流信息显示“已送达”,买家死不认账,平台介入后居然判卖家输,理由是“缺乏有效签收凭证”。这谁顶得住?关键是售后也麻烦,退件寄回去半个月没动静,卖家跟平台扯皮,再说说只能自己认亏。

物流问题怎么破?卖家们自建“地下通道”

被逼急的卖家们开始想歪招。有的大批量找美国本地的货代公司, 虽然贵点但至少能追踪物流;有的干脆把仓库租在洛杉矶、纽约,自己打包发货,虽然成本高,但响应速度快;还有的玩“虚拟海外仓”,先把货发到加拿大,再通过跨境专线转到美国,绕开TikTok的物流系统。但这些操作都是权宜之计,成本哗哗涨,利润薄得像纸。杭州做3C配件的陈姐算了笔账, 用TikTok官方物流,每单运费3.8美元,自己找货代要5.2美元,一个月多花2万美元,但没办法,总不能让订单烂在手里。

黑五网一要放大招, 卖家门槛高得离谱

眼看着黑五网一快到了TikTok美国小店又开始整活。平台放出消息, 11月中下旬要搞一波“超级直播节”,要求卖家必须满足两个硬性条件:单次直播销售额至少2100美元,直播时长不能少于1.5小时。这门槛直接把一批中小卖家拒之门外。做美妆的95后卖家小林试过三次直播, 最高一次卖了800美元,离2100差一大截,这次活动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吃肉。不过TikTok也没把路堵死, 联合了20多个头部网红,搞“主播扶持计划”,只要能跟着网红连麦,哪怕销售额不够也能蹭流量。小林咬咬牙,花5000美元请了个5万粉的美妆博主,后来啊直播当晚卖了3200美元,总算挤进了活动名单。

黑五网一怎么冲?卖家们开始“抱团取暖”

为了冲黑五GMV,卖家们发明了不少骚操作。有的成立“TikTok卖家联盟”, 几个人凑钱请个大主播,利润按销售额分;有的搞“直播接力”,你播1小时我播1小时保持直播间24小时不断档;还有的提前一个月开始预热,每天发短视频种草,把粉丝导到直播间。做户外用品的老王就是“直播接力”的受益者, 他和三个卖家轮流直播,每天从早10点播到晚10点,黑五当天GMV直接冲到8万美元,比平时翻了5倍。不过也有翻车的, 有个卖玩具的卖家为了凑时长,硬播了3小时后来啊观众跑光,再说说只卖了300美元,白忙活一场。

25万卖家厮杀, 转化率从15%干到8%

卖家多了竞争自然就卷起来了。去年TikTok美国小店的平均转化率还有15%,现在直接腰斩到8%。家居类目最惨, 从去年3000家卖家涨到5万家,产品同质化严重,一款网红沙发卖爆后半个月内冒出200个同款,价格从299美元杀到199美元,利润空间被压缩到极限。做电子烟的卖家小李更惨, 他主打的“一次性电子烟”本来是爆款,后来啊被同行抄袭,连视频文案都照搬,平台还判定“原创度不足”,流量直接腰斩。小李一气之下花2万美元找了5个美国本地网红拍测评视频,这才慢慢把口碑拉回来。

怎么在红海里杀出一条血路?卖家的“差异化打法”

聪明的卖家开始玩“差异化”。有的专注细分赛道, 别人卖大众款T恤,他就卖“宠物亲子装”,虽然客单价高,但复购率也高;有的搞“定制化服务”,比如卖手机壳的,支持刻字、换图案,溢价空间直接拉到30%;还有的玩“内容+产品”,不硬推货,而是做“开箱测评”“使用教程”,把粉丝变成忠实用户。做宠物用品的卖家小周就是靠“定制化”杀出重围的, 他卖“智能喂食器”,支持刻宠物名字,价格比同行贵20美元,但主要原因是能精准抓住“铲屎官”的心理,月销反而做到8000单。小周说:“现在TikTok上不缺卖货的,缺的是懂用户的货。”

50亿美元GMV目标,TikTok能实现吗?

按照现在这势头,TikTok美国小店今年50亿美元的GMV目标似乎不是梦。25万卖家, 单日GMV 1000万美元,一个月就是3亿美元,全年36亿美元,再算上黑五网一、圣诞季的爆发,50亿确实有戏。但前提是物流问题必须解决。有消息称, TikTok正在和美区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谈判,计划年底前覆盖90%的邮政编码,还要建10个海外仓。要是真能搞定物流,那卖家们就能放开手脚干了到时候GMV冲到60亿也不是没可能。

未来会怎样?卖家的“上车”窗口期还剩多久

现在入场TikTok美国小店,到底是早了还是晚了?早了的话,物流坑多,竞争小;晚了的话,红利期快过了但平台规则更完善。做服装的张姐选了“中间路线”,先拿100个SKU试水,熟悉平台规则,等物流改善后再大规模扩张。她说:“现在就像2008年的淘宝,虽然有点乱,但机会多。等大家都进来的时候,赚钱就没这么容易了。”确实 TikTok美国小店的这波流量红利,就像一块刚烤好的蛋糕,现在抢着吃的人不多,等香味飘出来估计连渣都不剩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