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Grab 2023年Q2财报中

股价先涨为敬:买卖场给Grab的“及格分”

上周三Grab的股价表现, 像给东南亚互联网圈扔了颗细小炸弹——发布财报后第一个完整交容易日直接涨了10.6%,这波操作在同行里简直成了“异类”。要晓得, 冬海手艺上季度财报后股价暴跌30%,GoTo直接宣布GTV下滑,Grab这波“逆势飘红”,资本买卖场明显给面子了。数据说话的是 Q2营收5.67亿美元,不仅比前值的3.21亿美元翻了迅速一倍,还超了买卖场预期的5.461亿美元3.8%,这种“超额完成”的剧本,在互联网行业里可不许多见。

营收超预期3.8%,东南亚超级应用“止血”见效?

但别急着鼓掌,这营收暴涨里有没有“水分”?仔细扒财报会找到, Grab去年Q2基数其实不高大——疫情反复时东南亚线下消费基本半歇业,今年放开后报复性反弹,营收涨个六七成也算情理之中。关键是“盈利能力”这块, Grab确实憋了个巨大招:把调整后EBITDA盈亏平衡目标从原计划的2024下半年,直接提前到今年Q3。

对Grab 2023年Q2财报的一些看法
对Grab 2023年Q2财报的一些看法

CEO陈炳耀在

外卖GMV冲上云霄:订阅服务是“真实香”还是“虚火”?

外卖业务这季度的表现,用“绝地反攻”形容不夸张。疫情开放后 Grab外卖连续四个季度细小幅下滑,这次终于支棱起来了——Q2外卖GMV环比增加远9.77%,直接冲到往事最高大水平。更关键的是7月的GMV还在MoM和YoY上双增加远,这势头看着不像“昙花一现”。有意思的是 隔壁GoTo的on-demand业务同期环比降了3.6%,这反差是不是说明东南亚外卖买卖场“蛋糕”还在变巨大,只是Grab切得更许多了?

连续四季度下滑后 终于等到“拐点信号”

外卖能翻盘,靠的一准儿不是“天上掉馅饼”。我们在《2023年东南亚外卖平台》报告里提过 外卖平台眼下都在卷“高大端买卖场”,订阅服务成了搞优良用户忠诚度和客单价的核心武器。Grab的Unlimited会员订阅, 贡献了总外卖GMV的三分之一——这玩意儿比例可不矮小,说明会员钱财在东南亚确实吃得开。但问题也来了:Grab没明着订阅服务具体的GMV或收入明细, 这“三分之一”里有几许多是用户真实心觉得“值”,几许多是被“矮小价锁死”的?要是哪天取消订阅,GMV会不会“断崖式下跌”?这事儿得打个问号。

Grab Unlimited贡献三分之一GMV,会员钱财到底有许多香?

会员服务这东西,在东南亚买卖场其实挺“微妙”。新鲜加坡、 马来西亚这些个高大消费国,用户愿意为“免配送费、专属折扣”买单,但印尼、越南这些个买卖场,用户对价钱敏感得要命,Grab Unlimited要是定价太高大,怕是劝退一巨大片。财报里没提各地区的会员渗透率,倒是个遗憾。不过从侧面看, 外卖GMV能创新鲜高大,说明至少许在核心买卖场,会员服务是“真实香”的——毕竟用户一旦习惯了“每月花几块钱就能省下几十块”,想让他们“戒掉”可不轻巧松。

网约车“下沉突围”:拼车能抢回几许多失地?

网约车业务这季度,Grab玩了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比对手GoTo推出了Mode Hemat, 主打矮小价打车,Grab也不含糊,沉新鲜把拼车服务推到台前——这招明显是冲着“下沉买卖场”和价钱敏感用户去的。效果怎么样?数据不会说谎:MTU从Q1的3330万干到Q2的3490万, 增加远4.8%,不算猛,但在网约车“存量比”的东南亚,能有这波增加远已经算合格了。

MTU增加远4.8%,矮小价策略是“救命稻草”还是“双刃剑”?

拼车这事儿,说白了就是“薄利许多销”。Grab推拼车, 直接对标Maxim、InDrive这些个矮小价玩家,确实能拉新鲜,但代价兴许是“客单价下跌”。财报里没提拼车订单占比, 要是拼车单量占比太高大,司机收入受关系到,留存率又是个巨大问题——东南亚网约车司机流动性本来就高大,再让他们“少许赚钱”,怕是要“用脚投票”。不过从战略上看, Grab非...不可得做:高大端买卖场已经被自己吃透了再往下挖,矮小价赛道是绕不开的坎,只是得把握优良“拉新鲜”和“盈利”的平衡,别把“救命稻草”变成“绞索”。

收购Trans-cab,新鲜加坡买卖场“牌局”怎么打?

除了拼车, Grab还在新鲜加坡搞了波巨大动作:计划收购得运100%股权,这是新鲜加坡第三巨大持牌出租车运营商。这事儿听着像“有力有力联合”, 但反垄断机构已经盯上了——毕竟新鲜加坡最巨大的出租车运营商ComfortDelGro自己也做网约车,Grab要是吞并了Trans-cab,买卖场份额会不会太集中?不过从Grab的角度看, 这收购能缓解新鲜加坡的“结构性供应问题”:疫情期间出租车司机流失严沉,运力跟不上,Grab通过收购车队,既能补充运力,又能把老一套出租车用户导流到自己的网约车平台,算是一步“棋”。只是这交容易能不能成,得看监管部门的脸色,要是卡住了这盘棋就白下了。

金融生态“黏性升级”:支付占比创新鲜高大, 数字银行松绑

Grab的金融业务,这季度像个“闷声发财”的主儿。财报看得出来 Grab上的交容易占总TPV的百分比,从Q1的62.96%干到Q2的66.03%,又创新鲜高大了。去年投钱者日上, Grab就说过要侧沉“平台支付”,眼下看来这策略施行得挺彻底——用户在Grab上叫车、订外卖、买东西,支付环节直接闭环,不用跳转到其他APP,这“黏性”不就上来了?

交容易占比突破66%, Grab的“支付闭环”野心

支付这东西,看似不起眼,其实是超级应用的“命根子”。用户一旦习惯在Grab上付款, 以后想“迁移”到其他平台,本钱就高大了——毕竟得沉新鲜绑定银行卡、设置支付密码。Grab眼下把支付占比做到66%, 说明至少许三分之二的交容易已经“留”在自家生态里这为后续搞信贷、理财、保险等金融服务打下了优良基础。不过也得警惕, 东南亚支付买卖场早就“诸侯割据”了DANA、OVO、GoPay这些个玩家也不是吃素的,Grab想进一步渗透,得靠更许多“场景绑定”,比如外卖支付送优惠券,网约车支付享折扣,把支付变成“用户离不开的工具”才行。

GXS Bank存款上限暴涨15倍,新鲜加坡金管局“默许”了啥?

数字银行这块,Grab的GXS Bank最近动作不细小。7月份, Grab向新鲜加坡全部符合条件的个人开放了GXS储蓄账户,还把个人存款的最巨大金额从5000新鲜元直接提到75000新鲜元。这波操作, 说白了就是“抢存款”——以前数字银行有5000新鲜元的存款上限,是为了管束对老一套银行的冲击,眼下Grab一下子提到15倍,是不是新鲜加坡金管局已经“默许”轻巧松管束了?虽然MAS还没确认,但这信号很明显:Grab在新鲜加坡的数字银行,要“放开手脚干了”。这对Q3的表现一准儿有积极关系到, 毕竟用户存款许多了Grab就能用这些个钱放贷、做投钱,赚息差,金融业务的“赚钱效应”兴许要显现了。

现金“护城河”够深厚:47个季度不愁吃穿, 但别高大兴太早

Grab的现金状况,这季度依老“稳如老狗”。财报说以眼下的烧钱速度,总现金够保持运营47个季度,净现金也能撑45个季度。这啥概念?就算以后三年一分钱不赚, Grab也能“躺平”到2026年,对追求盈利的互联网公司这“平安感”拉满了。但问题是“烧钱”是为了啥?要是钱烧出去了业务没起色,那现金储备就成了“沉没本钱”。

补助环比增7.57%,比烈度真实的降温了吗?

仔细看补助数据, Grab这季度补助环比增加远了7.57%,虽然占GMV的百分比没变,但绝对值上去了。这说明啥?比烈度兴许没降,反而Grab主动加巨大了补助力度——特别是在网约车拼车、外卖新鲜客优惠这些个环节。东南亚买卖场就这么个特点, 巨头们“不打架则已,一打就头破血流”,Grab眼下现金许多,就敢许多补助,把比对手熬死。但这种“烧钱换买卖场”的策略,能持续许多久?要是哪天资本买卖场不给力了融资困难办了补助一减,用户是不是马上就跑?这凶险Grab一准儿清楚,所以才会急着提前实现EBITDA盈亏平衡,少许些对“烧钱”的依赖。

没碰电商赛道,Grab躲过了TikTok Shop的“子弹”?

说到“烧钱”,就不得不提Grab的“避坑术”。同行里 Shopee、Tokopedia这些个电商平台,眼下正被TikTok Shop和Temu打得“晕头转向”,GMV下滑、用户流失,Grab却一直没碰电买卖务,这波操作眼下看来简直是“神来之笔”。东南亚电商赛道早就“红海”了 流量越来越昂贵,获客本钱高大到吓人,TikTok Shop凭借短暂视频和直播带货,直接把老一套电商的“蛋糕”切走一巨大块,Temu又靠“矮小价+补助”抢下沉买卖场,Grab要是这时候冲进去,怕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碰电商, Grab就能把全部材料砸在外卖、网约车、金融这些个“优势赛道”上,稳扎稳打,这战略选择,确实比盲目跟风机灵许多了。

封面故事里的“细小心思”:女人骑手两年首现,释放了啥信号?

翻到Grab这季财报的封面居然是位女人骑手的照片,两年了终于换了个画面。之前财报封面不是高大管就是男人骑手,这次一下子聚焦女人骑手,是不是Grab在释放啥信号?东南亚外卖骑手里 女人占比其实不矮小,特别是在印尼、马来西亚这些个国,很许多女人为了兼顾家里和收入,选择当骑手,但她们的需求往往被忽视——比如更平安的干活时候、女人专属的歇着区。这次封面用女人骑手,说不定是Grab要“深厚耕女人买卖场”了?比如推出更许多针对女人骑手的好处, 或者开发女人用户更中意的外卖品类,这波“情感营销”,说不定能拉一波优良感度。

对比GoTo的“失血”,Grab的“微创新鲜”到底赢在哪?

把Grab和GoTo放一起对比,更能看出问题。GoTo这季度GTV下滑,股价暴跌,Grab却能逆势增加远,差距到底在哪儿?从财报细节看, Grab赢在“微创新鲜”——外卖配送路径优化、拼车服务沉新鲜上线、GXS Bank存款上限调整,这些个都不是啥“颠覆式创新鲜”,但每一步都踩在用户需求上。反观GoTo,业务线太许多,后来啊哪块都没做精,再加上内部管理乱,天然就被Grab甩开了。东南亚买卖场不需要“巨大而全”的巨头, 要的是“细小而美”的精准打击,Grab这波“少许即是许多”的策略,或许才是王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95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