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价暴跌!跌破合约价
阳明海运在9月7日的发布会上揭示了全球市场景气反转的速度,运价的跌势令人难以预测。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何运价会出现如此剧烈的波动?合约价是否真的已经岌岌可危?
据悉,今年5月无论是欧洲线还是美国线,托运人和阳明海运在谈判合同运价时都抱有乐观态度,但现在看来,当时的合同运价的确偏高。货代业内人士指出,第二季度传统上会有季节性改善和需求回温的预期。马士基最近宣布了4月欧洲航线的涨价计划,将每20尺柜的运价提升至2600美元,每40尺柜提升至4000美元。只是,美西航线的运价已经跌破2000美元防线,每40尺柜的运价在1800-1950美元之间,这已接近许多公司的成本价。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对现货交易的需求略有下降,导致价格跌破合约价,出现倒挂现象。综合各大航运指数显示,美国经济持续面临高通胀环境,集装箱运费在经历了数月的暴跌后,已经跌破成本。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美国频繁的关税措施以及对中国造船业征收高额费用,短期内可能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经济与消费活动放缓,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只是,长期来看,如果这些措施扰乱供应链并引发断链危机,海运需求可能会增加。
此外,按轴收费政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回程车无论拉不拉货,都要交付相同的路费,让很多司机纷纷以低价拉货,减免空车的亏损,使得物流行业的整体运价下滑。物流市场恶意竞价,其根本原因竟是如此。
今年行情不好,这是2020年最常听的一句话,很多小企业无法承受疫情停工带来的损失,陆续倒闭,物流行业亦是如此。因为疫情缓解,国内解封,市场逐步回暖,但海运运价的暴跌依然给许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具体来看,上海到地中海运价2517美元/TEU,下跌77美元,周跌2.97%;美西航线的运价已经跌破2000美元大关,目前维持在1800-1900美元之间,这已是不少公司的成本价,且预计月内还将继续下跌。
集装箱船现货运价持续下挫,近期已经低于长约运价,有大量客户开始考虑重新谈判合同甚至不惜违约。各大航运指数均显示,由于运输需求不及预期,美线、欧线和地中海等主要航线总体运价继续下挫。
很多卡友也一直不明白,到底什么原因导致这两年运价下跌得这么明显。今天,小编就跟大家捋一捋其中可能造成运价下跌的原因。
长约价基本保持稳定,而即期价从3月的峰值缓慢回落,并从6月4日至今,就一直处在较低水平。由于对现货交易的需求略有下降,从而导致价格跌破合约价,出现倒挂现象。二者差距迅速缩小,导致许多货主开始关注合同细则,或将重新谈判,或将运量转移到现货市场。
跨太平洋航线至美西的即期和合同运价之间的差距迅速缩小,美西线部分集装箱运价每FEU价格已经不到7000美元,现货价跌破长约价,出现倒挂现象。
面对运价暴跌的严峻形势,货代公司、船公司以及货主们都在积极寻求应对策略。一些货代公司开始调整航线,寻找运价相对稳定的区域;船公司则在努力提高船舶装载率,降低成本;货主们则开始关注合同条款,以确保自身利益。
海运运价暴跌已成为当前物流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面对这一困境,各方参与者需共同努力,寻求解决方案,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