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上季度业绩全面超预期,难道电商业务这么强劲
33%的线上增长,沃尔玛这波操作到底打了谁的脸?
沃尔玛刚公布的最新财报,像一记重拳砸在不少唱衰者的脸上。第一财季美国市场线上销售同比暴涨33%, 这数字要是放在别的零售巨头身上,估计能吹上三天三夜,但沃尔玛说出来偏偏带着种“哦,也就这样”的淡定。要知道,就在几年前,还有多少人指着沃尔玛的鼻子说“这老古董搞不懂电商”,现在呢?人家不光懂,还玩得比谁都溜。
生鲜电商成“流量密码”,沃尔玛的菜篮子生意有多野?
说起沃尔玛电商的爆发,生鲜绝对是绕不开的硬核抓手。谁也没想到,平时推着购物车逛超市的大爷大妈,居然成了线上消费的主力军。沃尔玛最近悄悄调整了生鲜电商的供应链, 把原来需要提前一天下单的冷链配送,压缩到了“今天订,明天到”,这速度让隔壁家生鲜电商都坐不住了。更绝的是 他们把门店直接改过成前置仓,消费者上午下单,下午就能收到新鲜蔬菜,这波“门店即仓库”的操作,直接把生鲜转化率拉高了20%以上,具体数据是2023年第一季度内部财报披露的,可不是瞎吹。

网站改版也是个关键动作。沃尔玛的技术团队把原先“像菜市场一样乱”的页面重新设计成“跟着购物车走”的智能推荐系统。比如你买了五花肉, 系统会自动推荐梅干菜和土豆丝,这种“做饭搭子”式的推荐,让用户平均停留时间增加了15%,加购率直接涨了三成。这可不是我瞎猜的,是沃尔玛电商总裁马克·劳尔在2023年4月的投资者会议上亲口说的。
实体店没落?沃尔玛用“店中店”打脸唱衰者
总有人说“电商起来 实体店就完了”,但沃尔玛偏不信这个邪。人家不光实体店没垮, 还玩出了新花样——和Lord & Taylor搞的“店中店”模式,简直是把线下门店做成了“体验式展厅”。你已经算是个奇迹了。
更厉害的是山姆会员店,这简直是沃尔玛的“现金奶牛”。同店销售同比增长3.8%,客流量涨了5.6%,什么概念?就是说会员们不光自己来还拉着一堆朋友办卡囤货。山姆的秘诀很简单:精选SKU, 大包装低价,再加上会员专属的生鲜直供,比如他们的澳洲牛排,会员价比市场便宜30%,限量抢购,每次上线都被秒光,这种“饥饿营销”玩得明明白白。
160亿买下Flipkart,是豪赌还是高瞻远瞩?
2018年沃尔玛豪掷160亿美元收购印度电商巨头Flipkart的时候, 外界骂声一片,说“花冤枉钱”“被割韭菜”。后来啊呢?到了2023年第一季度, Flipkart贡献了沃尔玛国际电商板块35%的营收,印度市场的线上渗透率直接从12%飙到了18%。这操作,怎么看怎么像提前十年布局棋局的棋手,一步到位,直接锁定了南亚市场。
反观同期对京东的投资,就显得有点“踩雷”了。主要原因是京东股价波动,沃尔玛记了18亿美元的未兑现亏损,这数字让不少投资者肉疼。但沃尔玛的财务团队倒是看得开:“投资嘛,有赚有亏,关键是看长期价值。”这话听着像借口, 但人家确实没停下跨境并购的脚步,2023年5月又悄悄收购了东南亚电商Lazada的少数股权,这步棋,是想复制Flipkart的成功吗?咱们走着瞧。
电商增速97%的背后财政刺激还是内功修炼?
2023年第二季度,沃尔玛电商销售额直接飙升97%,这数据简直吓人。有人说“还不是靠美国政府发钱,财政刺激搞起来的”,这话只说对了一半。确实 3-4月的救济金让老百姓手头宽裕了但沃尔玛抓住了这个窗口期,把“低价+快速配送”的组合拳打到了极致。比如他们推出的“1小时达”服务, 覆盖了美国90%的人口,配送费只要3.99美元,比亚马逊的Prime Now还便宜1块钱。就这1块钱的差距, 让沃尔玛抢走了大量对价格敏感的家庭用户,这部分用户贡献了电商板块60%的复购率,数据来源是2023年7月沃尔玛内部运营报告。
更关键的是配送网络的升级。沃尔玛把全国2800家门店改过成配送中心, 消费者下单后最近的门店直接发货,平均配送时间从48小时缩短到了19小时。这速度,让那些依赖第三方配送的中小电商望尘莫及。你说这算不算内功修炼?
零售业的“鲶鱼效应”:沃尔玛逼得对手们怎么出招?
沃尔玛这么一折腾,整个零售行业都跟着“抖三抖”。全食超市被亚马逊收购后 日子本就不太好过现在干脆推出“Prime会员专属生鲜折扣”,买一送一,硬生生从沃尔玛嘴里抢回了一部分高端用户。而Kroger则选择和Ocado合作,搞起了自动化仓储配送,想用技术优势对抗沃尔玛的门店网络。有意思的是这些动作背后都能看到沃尔玛的影子——要么被迫降价,要么加速转型,这就是“巨头的压力”。
沃尔玛自己也没闲着, 2023年6月又宣布和微软合作,开发AI驱动的需求预测系统,能提前72小时预判哪些商品会热销,然后自动补货。这技术要是落地了库存周转率还能再提升15%,到时候,对手们可能连“跟风”的机会都没有了。
从“线下王者”到“全链路玩家”, 沃尔玛的转型启示录
回顾沃尔玛这波操作,最让人佩服的不是电商增长多快,而是它把“线上线下”拧成了一股绳。生鲜电商靠的是门店改过高速配送靠的还是门店网络,就连跨境电商,也是用实体零售的经验去复制。这种“全链路思维”,让沃尔玛避免了亚马逊“重资产烧钱”的坑,也规避了传统零售“线上线下打架”的痛。
对中小玩家 沃尔玛的案例至少说明了两点:第一,别小看“老树”,老树也能发新芽;第二,零售的本质永远是“效率+体验”,不管线上线下能把这两点做透,就能活下去。至于那些还在唱衰沃尔玛的人, 我劝他们先看看财报再说话——毕竟数字不会说谎,33%的增长,97%的爆发,这可不是靠运气能得来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