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迪拜电商物流初创公司AHOY完成22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了吗

220万美元到账,AHOY凭什么在中东物流赛道杀出重围?

最近中东创投圈有个消息挺热闹,迪拜那边的电商物流初创公司AHOY宣布完成了22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这笔钱看起来不算特别多,但放在中东物流赛道里足够让不少玩家侧目了。你可能会问,中东物流市场有什么特别?为啥一家成立五年的公司能拿到融资?别急,咱们慢慢聊。

从沙漠港口到数字枢纽, 迪拜物流的野心有多大

提到迪拜,大多数人想到的是哈利法塔或者帆船酒店,但很少有人知道,迪拜其实是全球顶级的物流枢纽。没错,就是那个被沙漠包围的城市,靠着杰贝阿里港和自贸区硬生生把自己打造成了“世界十字路口”。中东物流协会的数据显示, 2023年迪拜物流市场规模已经突破250亿美元,年增长率稳在12%左右,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一大截。

迪拜电商物流初创公司AHOY完成22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迪拜电商物流初创公司AHOY完成22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为啥这么火?很简单,中东地区的电商正在爆发式增长。沙特、 阿联酋这些国家,年轻人口占比超过70%,智能手机普及率接近90%,线上购物习惯这两年被疫情彻底培养起来了。2022年沙特电商市场规模就达到了130亿美元,预计2025年能冲到200亿。这么大的蛋糕,物流自然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但问题也来了:传统物流企业跟不上节奏。中东地广人稀,配送成本高得吓人,有些偏远地区配送一次成本比商品本身还贵。而且传统物流系统老旧,订单处理慢、追踪困难,电商客户怨声载道。这时候,AHOY这样的新玩家就有了机会。

AHOY的“小算盘”:用物联网技术啃下硬骨头

AHOY成立于2018年, 三个创始人里有个叫Jamil Shinawi的,之前在迪拜做跨境电商,被物流问题坑惨了。他发现中东电商卖家最头疼两件事:要么是物流成本高到卖不赚钱,要么是配送慢到客户天天退款。于是干脆拉了团队自己干,目标就是“用技术把物流成本打下来把速度提上去”。

他们的核心武器是自研的物联网物流平台。听起来挺玄乎,其实很简单:在每个包裹上装个低成本传感器,实时追踪位置、温度、湿度这些数据。客户在后台就能看到包裹“从仓库到客户手里”的全流程,甚至能预测“什么时候能到”。更绝的是他们的系统能自动规划最优配送路线,避开拥堵路段,把时效压缩30%以上。

冷链物流是另一张王牌。中东夏天能把鸡蛋晒熟,生鲜电商的配送难度可想而知。AHOY的冷链仓用的是相变材料制冷,比传统冷库节能40%,还能精准控制温度波动在±0.5℃以内。2023年他们给沙特一家生鲜电商提供服务后客户投诉率从12%降到3%,退货成本直接少了一半。

220万美元够花吗?融资背后的“小九九”

这笔22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由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多家风投和私人财团投的。你可能觉得,在现在这个融资寒冬,能拿到钱已经不错了220万能干啥?其实AHOY的算盘打得精着呢。

他们的资金计划很明确:60%用来在沙特利亚得和迪拜再开两个智能仓, 覆盖更多城市;30%投入技术研发,把AI预测功能做起来——比如能根据历史数据预测某区域下周的订单量,提前备货;剩下10%招兵买马,重点是招懂中东市场的本地运营人才。

但有人唱反调。中东物流领域的老牌玩家iMile就公开表示,物流是重资产行业,光靠技术不够,还得有线下网络。AHOY现在仓库数量只有3个,覆盖城市有限,想跟他们拼全渠道优势,有点“蚍蜉撼大树”。这话虽然难听,但也不是没道理。毕竟物流行业,再说说一公里的配送能力,往往是决定生死的关键。

中小电商的“救命稻草”?AHOY的“轻量级”玩法

AHOY最吸引客户的一点,是他们针对中小电商推出的“轻量级入驻方案”。传统物流公司合作门槛高,动不动就要求月订单量过万,还要签长期合同。很多小卖家根本达不到,只能自己找快递,后来啊成本高、服务差。

AHOY的方案是:不用自己建仓库, 把货存到AHOY的共享仓就行,按件收费;系统免费开放,中小卖家也能用上高级的追踪和数据分析功能;甚至还有短信通知、聊天机器人这些增值服务,打包价每月才几百美元。沙特一家卖家居用品的小电商老板跟我说 用了AHOY之后物流成本从销售额的25%降到了15%,客户满意度反而提升了。

当然这种模式也有风险。共享仓一旦订单量暴增,会不会爆仓?2023年黑五期间,AHOY就主要原因是订单量超出预期,导致部分包裹延迟了1-2天。不过他们反应挺快,临时找了本地快递公司合作分担,虽然赔了些钱,但客户没流失多少。这说明,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比死守一套流程更重要。

中东物流“三国杀”:AHOY、传统巨头和新玩家的博弈

中东物流市场现在有点“三国杀”的意思。一边是像iMile、 Aramex这样的传统物流巨头,他们有现成的网络和客户资源,但技术老化,服务跟不上;另一边是像Fetchr、Q Express这些新锐,主打快速配送,但成本控制不行;AHOY则想走“技术+轻资产”的中间路线,用数字化优势吃掉中小客户这块市场。

有意思的是传统巨头最近也开始学AHOY搞技术。iMile去年上线了AI调度系统, 试图优化配送路线;Aramex也推出了“电商物流云平台”,想吸引中小卖家。但问题是这些老公司的组织架构太臃肿,决策慢,技术迭代速度根本比不上初创公司。AHOY的CTO Gerard Sansoni就跟我说:“他们的系统还在用十年前的架构, 我们每周都能上线新功能,这仗怎么打?”

不过反过来看,传统巨头的线下网络是AHOY短期内难以复制的。比如iMile在沙特有200多个自提点,AHOY现在只有不到50个。对于需要“再说说一公里”配送保障的客户,传统巨头还是更有吸引力。所以未来几年, 市场可能会分化:大客户继续找传统物流,中小客户涌向AHOY这样的技术派,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220万美元之后AHOY的“下一步棋”怎么走?

拿到融资后AHOY的野心明显变大了。他们的目标是2024年进入沙特TOP3电商物流服务商名单,现在排第五。这个目标听起来有点激进,但也不是没可能。沙特政府正在推“2030愿景”,鼓励本土企业发展,对物流行业有很多政策扶持。

更大的棋可能是区域扩张。除了沙特和迪拜,他们还在看埃及和摩洛哥市场。这两个地方电商增长快,物流基础设施差,正好是AHOY的机会。但挑战也不小:埃及的清关政策复杂,摩洛哥的配送网络不完善,都需要本地团队去搞定。创始人Jamil Shinawi说:“中东市场太大了我们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得一步一步来。”

还有个潜在风险是资本市场的变化。现在中东创投虽然活跃,但投资人越来越谨慎,2023年下半年有不少物流初创公司融资失败。如果AHOY接下来的扩张速度跟不上,下一轮融资可能会遇到困难。不过他们现金流还不错,种子轮融资的钱足够撑到明年Q3,到时候市场情况或许会好转。

物流行业的老问题:技术真能解决一切吗?

话说回来 AHOY的模式虽然听起来很美好,但物流行业的核心问题,从来不是单一技术能搞定的。比如中东的“再说说一公里”配送,司机短缺、交通拥堵、客户不在家,这些都不是靠物联网传感器能解决的。2023年夏天AHOY在迪拜的配送时效就主要原因是高温天气,比平时慢了20%,主要原因是司机要频繁休息避暑。

还有成本问题。AHOY的传感器每个成本1美元, 如果年订单量只有100万,光这一项成本就占去100万美元,利润空间被压缩不少。他们现在靠的是“薄利多销”,但如果订单量上不去,这个模式可能难以为继。

更麻烦的是客户教育。很多中东中小卖家还是习惯用传统物流,觉得“便宜就行”,对技术不敏感。AHOY的销售团队花了大量时间做培训,有些客户用了半年还不会用高级功能。这比想象中要耗时间得多。

写在再说说:物流创业,是技术还是“关系”?

AHOY的故事, 其实折射出中东物流创业的一个缩影:有市场,有需求,有技术,但挑战也不少。220万美元的融资,对他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考验。能不能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能不能在传统巨头的夹缝中活下去,还得看接下来的施行。

不过话说回来物流行业从来就不是“快鱼吃慢鱼”的游戏,而是“活鱼吃死鱼”。谁能真正解决客户的问题,谁能帮客户赚到钱,谁就能赢。AHOY的路还很长,但至少,他们找到了一个不错的起点。至于能不能走到再说说咱们拭目以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