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东及北非市场黑五销售总额能达到60亿美元吗
2021年中东北非黑五销售总额冲60亿美元?别急着点头
RedSeer那份报告扔出来的时候,整个跨境电商圈都炸了锅——2021年中东北非黑五销售总额要干到60亿美元?同比增长30%?数字亮眼得让人直揉眼睛,可冷静下来琢磨,这60亿到底是板上钉钉,还是画了个大饼?中东那片沙漠里的电商市场,真有这么多金子可挖?
电商基建不是空中楼阁, 但“再说说一公里”还在爬坡
说中东电商能冲60亿,得先看看地基牢不牢。RedSeer的数据摆在那儿:中东北非每年的在线零售额,有20%就指着黑五这波大促撑场面。2020年疫情一来居家隔离把多少人逼成了网购党,电商渗透率直接拉高了好几个档。沙特和阿联酋这些国家,智能手机普及率早就奔着90%去了4G网络覆盖也不差,按道理讲想不网购都难。

可基建这东西,光有网络和手机不够。物流才是硬骨头。中东那地形,沙漠连着戈壁,城市之间动辄几百公里空旷地,快递小哥开车送包裹,路上没个加油站都难。2020年黑五期间, 沙特利雅得有个买家吐槽,在网上下单的家电,愣是等了12天送到,快递小哥
消费者从“试试看”到“剁手党”,但钱包大小决定一切
中东消费者这几年确实被“惯坏了”。以前网购是新鲜事儿,现在成了日常。RedSeer的报告里说 超过80%的网购消费者会在黑五期间买东西,这个数字看着吓人,但拆开看就懂了——海湾国家那帮人,人均GDP好几万美元,手里有闲钱,又有购物节氛围,不买白不买。
但别把中东消费者想成“人傻钱多”。疫情后大家更精明了价格敏感度反而高了。2021年黑五前, 亚马逊海外购搞了个调研,发现中东买家比2020年多花30%时间比价,尤其喜欢在TikTok和Instagram上看测评再下单。有个沙特买家在论坛里抱怨:“同一款耳机, Souq卖300迪拉姆,Noon上250,我还得算上运费哪个划算。”这种抠门劲儿,和国内拼多多的用户有啥区别?60亿销售额,得靠这些“精明买家”真金白银砸出来可不是靠画饼。
平台比卖家更着急,但“内卷”已经开始
想冲60亿,平台比谁都急。亚马逊、Noon这些本土巨头,2021年黑五前三个月就开始布局了。亚马逊在沙特搞了“黑五预售”,提前锁定订单;Noon请了埃及当红网红做直播,直播间里优惠券满天飞。就连本土的小平台, 比如Dubai的 noon,也在开斋节后就挂出了“黑五倒计时”的牌子,生怕错过这波流量。
可平台一多,竞争就白热化了。2021年9月, 亚马逊和Souq搞“会员日”,后来啊Noon直接对着干,搞“同款半价”,两边打得不可开交。有个深圳的3C卖家私下说:“去年黑五中东市场, 利润空间被压缩到5%,平台抽成、物流、推广费一扣,不亏钱就烧高香了。”这种“内卷”,真能撑起60亿的销售额?还是说大部分钱都被平台和头部卖家赚走了中小卖家只能喝汤?
60亿背后的隐忧:物流、 支付、竞争,三座大山压着
沙漠里的快递能跑多快?退货率才是真痛点
中东物流的“慢”,已经是老生常谈。但比“慢”更要命的是“退货”。2021年黑五期间, 迪拜有个做女装的卖家,店铺销量冲到类目前十,后来啊退货率高达35%,远超全球电商平均的15%-20%。为啥?中东女性买衣服,尺码是个大问题,欧码和中东身材不匹配,试穿不合身就退。再加上有些买家“薅羊毛”,买完就退,卖家连物流费都亏进去。
电商平台不是没解决退货问题。Noon搞了“上门取件”,亚马逊在阿联酋推了“无理由退货”,但偏远地区还是不行。2021年11月, 有个约旦买家在Noon上买的家具,想退货,后来啊快递员说“去你家要绕100公里加收50美元运费”,买家直接放弃了。这种体验,谁还敢第二次下单?60亿销售额,要是退货率控制不住实际到手能打个七折就不错了。
现金为王还是电子支付当道?支付障碍卡了多少单
中东支付市场,比物流还复杂。海湾国家里 阿联酋、沙特电子支付普及率高,像沙特Mada卡、阿联酋Visa/Mastercard基本能覆盖。但埃及、摩洛哥这些北非国家,现金支付占比依然超过60%。2021年黑五期间, 有个做家居用品的埃及卖家,后台数据显示,30%的订单主要原因是“不支持货到付款”而取消。
电子支付也不是万能的。汇率波动能把卖家逼疯。2021年11月, 美元兑埃及镑突然涨了10%,一个卖家用美元定价,后来啊埃及买家支付时发现,实际支付的比页面多了10%,直接投诉“价格欺诈”。卖家只能自己贴钱补差价,利润瞬间蒸发。这种支付风险,谁还敢放开手脚冲销量?60亿目标,要是支付环节掉了链子,可能直接缩水到50亿。
红海里的卖家怎么活?头部效应太明显
中东电商市场,早就不是“蓝海”了。亚马逊、Noon这些平台,流量都向头部卖家倾斜。2021年黑五期间, 亚马逊中东站有个卖手机壳的卖家,主要原因是上了首页推荐,一天卖了2万单;而同品类中小卖家,一天订单量连200单都不到。这种“赢家通吃”的局面让中小卖家怎么玩?
网红营销也不是万能药。海湾国家百万粉网红,一条报价1万美元,真金白银砸下去,转化率怎么样?2021年10月, 迪拜一个美妆卖家请了个埃及网红推广,视频播放量50万,后来啊只有800单,转化率0.16%,比平台直通车还低。网红评论区里一堆“求链接”,后来啊点进去发现“已售罄”,这钱花得冤不冤?60亿销售额,大部分可能被头部玩家和平台赚走,中小卖家只能干瞪眼。
品类和渠道的变局:电子产品不再是唯一主角
时尚杂货家居抢了电子的风头, 消费者开始“全品类剁手”
以前提到中东黑五,大家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就是“买手机、买电脑”。RedSeer的报告却说2021年黑五,时尚、杂货、家居品类占比65%,电子产品反而被挤到了后面。这变化,可不是凭空来的。
疫情后中东消费者更爱“宅家经济”了。沙特女性以前逛街要去大型购物中心, 现在在家刷Noon买家居服、香薰;阿联酋年轻人以前抢购PS5,现在开始买健身器材、瑜伽垫。2021年黑五期间, 迪拜有个卖香薰的本土品牌,销量同比增长200%,客服忙到连轴转,订单里60%来自“家庭装”。这种消费升级,让电子产品不再是唯一主角,60亿销售额,自然有了更多支撑。
全渠道零售崛起, 线上线下界限越来越模糊
中东电商的另一个变化,是“全渠道”火了。RedSeer说2021年黑五全渠道零售市场份额达到35%,比前三年翻了一倍。啥叫全渠道?就是线上线下一起卖。比如沙特本土零售商Danube, 线下有20家门店,线上搞APP,黑五期间“线上下单、门店自提”的订单占比40%,消费者不用等快递,当天就能拿到货,体验拉满。
传统超市也来分一杯羹。阿联酋的Carrefour, 2021年黑五搞“线上买菜+满减”,生鲜销量同比增长150%,连带着杂货品类也跟着涨。这种“线下反哺线上”的模式,让电商平台压力山大。60亿销售额里有多少是全渠道贡献的?传统零售的加入,会不会让纯电商玩家失去优势?这些都是变数。
营销玩法变了:网红营销真的有效吗?
百万网红报价1万美元, 转化率比不过“素人测评”
中东网红营销,早就卷成了红海。海湾国家百万粉网红,一条报价1万美元,还不含佣金。2021年黑五前, 深圳有个3C卖家,花了5万请了三个中东网红推广,后来啊订单量只增加了10%,ROI低到感人。反倒是那些几千粉的“素人网红”,分享的真实测评,评论区里一堆“求链接”,转化率反而更高。
本土网红和国际网红,效果也不一样。埃及消费者更信本土网红,觉得他们“接地气”;沙特年轻人喜欢看国际网红的“高大上”内容。2021年11月, 有个卖运动鞋的品牌,找了沙特本土网红和英国网红一边推广,本土网红的订单转化率是国际网红的2倍。这种“水土不服”, 让卖家不得不花更多时间去研究本地市场,60亿销售额,得靠这些“精准营销”撑起来而不是盲目砸钱。
内容电商能不能复制国内经验?TikTok小店还在摸索
国内火得一塌糊涂的“内容电商”,中东也在跟风。TikTok在中东的日活用户超过5000万,2021年黑五试水“短视频带货”,后来啊却不尽如人意。迪拜一个卖化妆品的卖家, 在TikTok发了条“开箱视频”,播放量100万,但小店订单只有500单,转化率0.05%,比抖音低了10倍。
为啥?中东消费者买东西,还是习惯“先搜再买”,而不是“看到就买”。TikTok的用户更爱看娱乐内容,对广告容忍度低。2021年12月,TikTok中东区负责人承认:“内容电商在中东还在教育阶段,短期内难成气候。”这种“水土不服”,让内容电商的潜力大打折扣,60亿销售额,还得靠传统搜索电商撑着。
60亿可能,但要看变量:这些因素决定到头来成色
2021年中东北非黑五销售总额能不能冲到60亿美元?按道理讲能,但实际能不能成,得看几个变量。物流能不能跟上?支付能不能顺畅?中小卖家能不能活下来?全渠道能不能撑起半边天?网红营销能不能别“烧钱不烧货”?
RedSeer的报告说 2025年中东电商GMV要冲到680亿,黑五占比20%,那就是136亿。60亿只是个起点,不是终点。但起点归起点,现实归现实。中东电商市场,就像沙漠里的海市蜃楼,看着诱人,走近了才知道全是坑。60亿的目标, 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得靠平台、卖家、物流、支付一起发力,把每个环节的障碍都拆掉,才能把“饼”变成“馍”。
所以别急着拍板说60亿稳了。2021年黑五结束后真正的数据出来可能比预期高,也可能比预期低。但不管怎样,中东电商市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60亿只是个逗号,不是句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