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的KOL们,你们试过用联盟购物链接功能带货吗
Instagram联盟购物链接:KOL们的新变现战场还是流量陷阱?
社交电商的风口吹了这么多年,Instagram上的KOL们早就琢磨着怎么把粉丝流量变成真金白银。从早期的“点击链接跳转淘宝”到后来的“Shopify独立站引流”, 现在平台终于自己下场搞联盟了——2021年6月,Instagram悄悄宣布了联盟计划,允许KOL在个人资料页加电商版块,用户直接在APP里下单,KOL拿佣金。这事儿听着挺美,但实际用起来到底香不香?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那些试水过的KOL们,踩过哪些坑,又赚到了哪些钱。
从“跳转流失”到“内购闭环”:Instagram联盟功能的进化之路
最早的时候,Instagram上的KOL带货可费劲了。用户刷到一条“神仙裙子”的笔记,点开产品标签,咦?直接跳转到品牌官网或者第三方电商平台, 用户要么嫌麻烦直接关了要么在跳转页面逛着逛着就忘了一开始想买啥。这种“跳转流失”的问题,让KOL们的带货转化率低得可怜,品牌方也觉得钱花得冤枉。

直到2019年, Instagram开始测试“商品标签”功能,允许品牌直接在帖子里挂商品链接,用户点进去能看详情、加购物车。但这时候KOL还是没法直接赚钱,除非品牌方愿意单独给佣金。直到2021年, Instagram终于憋了个大招——推出自有联盟系统,邀请了一批头部KOL测试,像Blair Eadie、Jean Wang这些时尚圈的大V,都收到了测试邀请。
这功能到底怎么玩?简单说 就是KOL在个人资料的“购物”版块里添加参与联盟的品牌商品,比如Zara的新款衬衫、Sephora的限量口红。粉丝点进KOL的主页,看到这个版块,直接就能在Instagram里完成支付,全程不用跳APP。按道理讲,这大大缩短了“种草到拔草”的路径,转化率应该能上去。Instagram发言人当时还特意强调:“过去十年KOL和联盟早就互相熟悉,现在我们要让变现在平台上闭环。”
KOL的真实体验:Blair Eadie们的带货数据与吐槽
说到最早吃螃蟹的KOL,Blair Eadie绝对算一个。这位时尚博主从2011年就开始用RewardStyle做联盟带货, 后来又入了ShopStyle的坑,可以说是联盟营销的老手了。当Instagram找她测试自有联盟时她二话就答应了毕竟谁不想多一个赚钱渠道呢?
Eadie试水的方式很简单, 在自己的Instagram推文里提了Zara的新款牛仔裤,然后在个人资料的购物版块挂了同款链接。后来啊呢?“发布后很快就产生了多笔交易”,她在采访里说。具体多少笔?没细说但“很快”这个词,已经能说明问题了。相比之前用RewardStyle跳转链接,这次用户直接在APP里下单,确实少了流失环节。
但高兴劲儿还没过问题就来了。另一位参与测试的中腰部KOL@signedblake就吐槽:“佣金比例真的有点感人。” 据他透露, Instagram联盟给的佣金大概在9%-12%,而RewardStyle有时候能给到15%-20%,差了可不是一星半点。更让他头疼的是 平台对联盟商品的展示位置有严格限制,不是所有商品都能上主页,还得看Instagram的算法“心情”。
数据也印证了这种两极分化。2021年购物季期间, 头部KOL的联盟链接平均转化率能达到8%-12%,而腰部KOL只有3%-5%,尾部KOL更是低到1%以下。Accenture在2021年的调研显示, 52%的千禧一代会在社交平台找购物灵感,但这些灵感到头来能不能转化,还得看KOL的号召力和平台的“推流力度”。
佣金博弈战:平台自营联盟 vs 第三方联盟,KOL该怎么选?
Instagram搞自有联盟, 最直接的冲击对象就是那些第三方联盟平台,比如RewardStyle、LTK、ShareASale这些。这些平台陪KOL们走了很多年, 早就形成了成熟的合作模式,现在平台自己下场当“中间商”,KOL们心里难免打鼓。
第三方联盟的优势在哪?佣金高啊!而且商品池大,不止Instagram能用,还能同步到TikTok、Pinterest甚至博客。比如时尚博主常用的LTK,佣金能到15%-25%,而且结算周期短,月结准时。但缺点也很明显:跳转麻烦!用户点开链接,要么跳到品牌官网,要么跳到第三方购物页面体验感差很多。
反观Instagram自营联盟, 优势是“内购闭环”,用户体验好,品牌资源也多——当时参与测试的品牌就有100多个,像Sephora、Charlotte Tilbury、Zara这种大牌,都是KOL们喜欢的合作品牌。但佣金确实比第三方低, 而且规则严,比如商品必须符合Instagram的“购物政策”,KOL还得定期发布内容,否则联盟资格可能被取消。
那KOL到底该怎么选?其实得分情况。如果你的粉丝忠诚度高, 喜欢直接“抄作业”,比如美妆博主推荐粉底液,粉丝信你,直接在Instagram里买,那平台联盟可能更合适。但如果是做穿搭、 家居这类需要“货比三家”的品类,或者粉丝年龄偏大,第三方联盟的跳转链接反而可能转化更好。说白了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不适合。
流量转化的隐形密码:KOL用联盟链接的3个差异化策略
同样的联盟链接, 为什么有的KOL能月入十万,有的只能赚个零头?差别往往不在“流量多少”,而在“怎么用流量”。试过Instagram联盟的KOL们,慢慢摸索出几个能提升转化的差异化策略,咱们今天就拆解一下。
第一个策略:内容场景化,别让链接显得“突兀”。@wendyslookbook是这方面的老手,她从来不直接说“买这个”,而是把产品融入生活场景。比如2022年Q1, 她发了一条“周末郊野穿搭”的笔记,里面穿了某品牌的防晒外套,配文是“防晒力够,拍照还不显脸黑,上周去爬山被问了800遍链接”。后来啊这条笔记的联盟链接转化率比平时纯产品推荐高了18%。粉丝不是反感带货,反感的是“硬广”,把产品变成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才会心甘情愿下单。
第二个策略:用“稀缺感”和“时效性”刺激冲动消费。Instagram在2021年推出的“Drops”功能,简直是KOL的带货神器。@signedblake就试过 2021年11月,他配合Zara的冬季新品Drops,发了一条“今晚8点开抢,限量款羽绒服”的动态,一边在个人资料页挂了联盟链接。后来啊3小时就售罄,他拿到的佣金比平时发了10条笔记还多,直接提升了25%。这种“错过等一年”的氛围,最能激发用户的购买欲。
第三个策略:粉丝分层运营,别用一套方法打所有人。头部KOL适合“品牌联名”, 比如和Sephora搞定制套装,佣金比例谈高一点,粉丝为“信任买单”;腰部KOL适合“高性价比”,比如推荐Zara的平价基础款,走量不赚差价;尾部KOL适合“垂直细分”,比如专门做“小个子穿搭”,推荐特定尺码的衣服,粉丝粘性高,转化反而更稳。说白了流量不是越多越好,越精准越好。
那些没说破的坑:KOL用联盟链接的5个避雷指南
说了这么多赚钱的案例, 但现实是很多KOL试了Instagram联盟之后要么佣金低得可怜,要么违规被限流,甚至有的账号直接被封。今天就来扒一扒那些“坑”,新手KOL们一定要看完。
第一个坑:别只盯着佣金比例,要看“客单价”和“复购率”。美妆博主@makeuplover_mia就吃过这个亏, 她一开始专推佣金15%的口红,后来啊客单价才50块,算下来单笔佣金才7块5。后来她转向推护肤套装, 佣金降到12%,但客单价300块,单笔佣金36块,一个月算下来比卖口红多赚两倍。而且护肤套装复购率高,老粉丝买了一次下次还会通过她的链接买,这才是“持续赚钱”的关键。
第二个坑:警惕“僵尸链接”,定期清理低转化产品。时尚博主@dailyfashion_jay2022年做过一次数据复盘, 发现她有3个月前挂的联盟链接,转化率已经降到0.5%以下还占着主页位置。她果断把这些链接下架,换成当季新品,后来啊整体转化率提升了15%。联盟链接不是挂上去就完事了得像打理店铺一样,定期“上新”和“清库存”。
第三个坑:平台规则随时变,别“一条道走到黑”。2023年Q2, Instagram突然调整了联盟链接的展示规则,规定每个KOL主页的“购物”版块最多只能显示20个商品,超出部分需要手动替换。很多没注意到这个规则的KOL,流量一下子掉了30%。所以啊,做Instagram联盟,得经常关注“商业帮助中心”的更新,别等平台罚了你才后悔。
第四个坑:别过度依赖单一平台,鸡蛋别放一个篮子里。@jeanwang就聪明, 她一边用Instagram联盟、TikTok联盟,还有自己的博客 affiliate链接。2021年购物季, TikTok的流量爆发,她通过TikTok带的链接赚的钱,甚至超过了Instagram。所以啊,Instagram联盟是好,但别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上面多平台布局才平安。
第五个坑:数据追踪要精细,别做“糊涂账”。很多KOL发了联盟链接,就等着收钱,根本不知道哪个笔记、哪个时间段、哪种内容转化最好。其实用UTM参数给链接加标签,就能追踪到具体来源。比如@blairrad就发现, 她“穿搭教程”类笔记的转化率,比“单品推荐”类高20%,后来她就多拍教程,收入直接涨了30%。数据不会说谎,但不用心分析,数据就是废纸。
未来已来:Instagram联盟功能会如何重塑KOL生态?
社交电商的浪潮只会越来越猛, Accenture的数据预测,全球社交电商规模在2025年能达到1.2万亿美金,比传统电商快3倍。Instagram作为其中的“顶流”,联盟功能肯定还会继续升级。那未来会变成什么样?KOL们又该怎么应对?
第一个趋势:直播购物+联盟链接,可能是下一个爆发点。Instagram从2021年开始就悄悄测试直播带货, 用户在直播间可以直接点购物车下单,KOL拿佣金。2022年圣诞季, 头部KOL@livetalk_fashion通过一场直播,带链接卖了5万美元的货,佣金比例谈到了15%。这种“边看边买”的模式,比图文笔记的转化率高得多,未来肯定会更普及。
第二个趋势:AI推荐商品,KOL可能不用自己选品了。Instagram手里有海量用户数据,知道谁喜欢什么、什么时候买。未来平台可能会用AI算法,根据KOL的粉丝画像,自动推荐匹配的商品,KOL只需要“点头同意”就行。这样能省去KOL大量选品时间, 但也会让内容变得“千篇一律”——毕竟AI挑的都是“大众款”,可能缺乏独特性。
第三个趋势:品牌定制化联盟项目,头部KOL的“特权”。像Sephora、 Revolve这种大品牌,可能会给头部KOL搞“专属联盟链接”,佣金比例更高,还有优先选品权。2023年, 美妆品牌Charlotte Tilbury就和5位百万粉KOL签了独家联盟协议,这些KOL的粉丝只能通过她的链接买,转化率直接飙到20%。但这对中腰部KOL就不太公平,竞争会更激烈。
总的Instagram联盟功能对KOL既是机会也是挑战。机会在于, 平台终于给了“内购闭环”的工具,不用再跳转流失;挑战在于,佣金可能不如第三方,竞争也会更激烈。未来的KOL,不能只靠“颜值”和“流量”,还得懂“数据”、会“选品”、能“运营”。毕竟社交电商的赛道上,永远不缺新人,缺的是能“持续赚钱”的聪明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