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谷歌升级广告功能,如何让购物体验更加丰富

广告界的“大地震”:谷歌这次升级, 让购物体验从“将就”变“享受”

年底的电商圈,卖家们比着打折促销,消费者刷着手机等优惠,这场年度大戏里广告成了连接买卖双方的桥梁。但问题来了——广告做得再花哨,如果用户看得烦躁、找不到想买的东西,这桥就白搭了。谷歌这次算是憋了个大招, 把广告功能大改特改,从形式到内容都变了脸,就想让购物体验从“随便看看”变成“不买不舒服斯基”。

从“文字游戏”到“视觉盛宴”:广告形式的三级跳

YouTube、 搜索、发现广告:哪里有人,广告就投到哪里

以前做广告,要么在搜索页堆关键词,要么在网站角落放个小banner。现在?谷歌直接把广告撒到用户最常逛的地方——YouTube视频的前、 中、后搜索页的显眼位置,还有发现页的卡片里。你想啊, 用户刷YouTube的时候,突然看到个30秒的穿搭视频,模特穿着你家的卫衣,旁边还标着“限时8折”,谁能忍住不点?2023年Q4的数据显示, YouTube广告的点击率比普通图文广告高了37%,这不是运气,是谷歌摸透了“用户刷视频时不想动脑子,只想看东西”的心理。

丰富购物体验 谷歌升级多项广告功能
丰富购物体验 谷歌升级多项广告功能

搜索广告也变了。以前搜索“冬季保暖外套”,出来的都是文字描述加一张小图。现在?谷歌直接把多张图片拼成轮播,用户左右滑动就能看不同款式,连材质细节都拍得清清楚楚。有个卖户外装备的卖家, 2023年11月用上轮播广告后加购率直接从12%飙到28%,用户说“不用点进详情页,一眼就能看出好不好看”。这哪是广告,简直是提前逛了个线上试衣间。

Image Extensions:让广告“自己会说话”

谷歌这次还悄悄上线了Image Extensions测试版,说白了就是让广告里的图片“活”起来。以前广告图片是固定的,现在系统会根据用户搜索词自动换图。比如搜索“红色高跟鞋”,广告里优先展示红色款;搜索“舒适运动鞋”,立马切换成缓震款。有个卖女装的店铺, 2024年1月用上这个功能后点击成本降低了19%,主要原因是用户看到的就是自己想看的,没必要再点进去猜。

有意思的是这个功能还能让商家自己挑“门面图”。有个做童装的卖家,把孩子穿新衣服笑得开心的照片设为主图,后来啊转化率比单纯摆拍高了23%。用户买东西哪是买衣服?是买“穿上它就会开心”的感觉。谷歌这次算是懂了广告不是展示商品,是展示“拥有它之后的美好生活”。

智能购物广告的“小心机”:不只是卖货, 更是算准人心

新客户获取:精准狙击“第一次下单”

做跨境的都知道,获取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老客户的5倍。谷歌这次在新功能里加了“新客户获取”选项,系统会专门找那些没买过你家东西的人推广告。有个卖家居用品的商家,2024年2月开启这个功能后新客户转化率提升了31%,成本反而降了12%。主要原因是系统知道,老客户直接推促销就行,新客户得先给点“甜头”——比如首单立减10%,或者送个小样品。

但这里有个坑。有商家反映,开了新客户获取后广告费花得飞快,转化却没上来。后来才发现,系统默认的转化目标太宽泛,把“加入购物车”也算进去了。其实新客户更需要“完成首单”的引导, 所以得手动把目标调成“购买成功”,这样系统才会挑那些“真想买”的人推广告。谷歌的智能是双刃剑,用对了能精准打击,用错了就是烧钱。

素材库升级:让系统“自己挑好货”

智能购物广告的“智能”, 一半靠算法,一半靠素材。以前商家传个产品图就完事了现在?得准备“全家桶”——不同角度的照片、使用场景视频、用户评价截图,甚至不同颜色的搭配图。谷歌的机器学习会根据用户画像挑最合适的素材,比如给年轻用户推潮流款,给宝妈推实用款。

有个卖瑜伽服的店铺, 2023年底按谷歌建议,上传了50多组素材,包括户外瑜伽、居家拉伸、健身房训练三个场景的视频。后来啊系统自动把“户外瑜伽”视频推给了25-35岁的女性用户,转化率比单纯放产品图高了41%。这说明,用户不是买衣服,是买“适合自己生活方式的标签”。谷歌这次升级,其实是逼商家思考:你的产品到底能解决用户什么问题?

亚马逊的“老对手”:谷歌用AI破局,能赢吗?

2019年的反击战:从“跟跑”到“并跑”

说到谷歌和亚马逊的广告战,得从2019年说起。那时候亚马逊的电商广告已经占全球电商广告市场的30%, 谷歌看着眼红,直接在Google Marketing Live上推出“个性化Google Shopping主页”,让用户能比价格、筛选品牌,这不就是对着亚马逊的“一键下单”来的?2020年数据显示,谷歌购物广告的点击量同比涨了28%,虽然还追不上亚马逊,但总算没被甩开太远。

有意思的是亚马逊也不是吃素的。它把用户搜索数据和购买历史打通,广告推送精准到“你上周看了A款,今天推B款”。谷歌呢?优势在搜索数据和YouTube的视觉内容, 2023年把两者结合,在YouTube广告里加“购物”按钮,用户看完视频直接下单,中间不用跳转页面。这招让服装类商家的转化率提升了22%,算是用“内容+电商”打了亚马逊的“数据+电商”。

2024年AI广告:机器比你还懂用户要什么

今年晚些时候, 谷歌要上线生成式AI广告,说是能让商家输入一句话,系统自动生成广告文案、图片,甚至视频。这听着像科幻片,但2023年测试时已经有商家尝到甜头。有个卖化妆品的, 输入“适合敏感肌的粉底液”,AI生成的广告文案是“红血丝也能盖住一整天不卡粉”,配上模特上妆前后的对比图,点击率比人工写的高了35%。

但AI也有翻车的时候。有个卖零食的,让AI生成广告,后来啊写成了“吃了这个薯片,你会瘦成闪电”,用户直接吐槽“薯片能减肥?骗谁呢”。这说明,AI能生成内容,但不懂“用户笑点”和“雷点”。谷歌的AI广告要想火,还得靠商家提供“人性化的方向”,不然就是机器说人话,听着假。

卖家避坑指南:这些功能用不对, 等于白升级

假日购物季的“流量密码”:提前30天更新产品库

年底的假日购物季,销售额能占全年的40%-50%,这时候谷歌广告的“库存更新”就关键了。谷歌要求商家至少每30天推送一次最新产品数据,包括价格、库存、促销信息。有个卖电子产品的商家, 2023年12月忘了更新库存,后来啊广告里还在推“现货”,用户点进去显示“已售罄”,直接投诉到谷歌,账户被降权了。

正确的做法是 提前一个月把假日季的产品、价格、活动都上传好,设置“库存不足自动下架”。2023年黑五期间, 这么做的商家,广告点击量比平时高了53%,主要原因是用户看到的就是“正在促销、还能买到”的东西。谷歌的算法喜欢“新鲜”的内容,商家得跟上它的节奏,不然广告费就白花了。

视频素材:别再拿图片凑数了

现在做广告,视频几乎是“标配”。但很多商家觉得“拍个产品动起来就行”,后来啊用户划走得比图文还快。其实视频得有“故事感”——比如卖咖啡机, 拍“早上起床,一键做咖啡,阳光洒在杯子上”,比单纯拍机器运转更有温度。2024年1月,谷歌测试发现,带场景的视频广告,完播率比纯产品视频高29%。

还有个坑是“视频太长”。YouTube广告前3秒必须抓住眼球,不然用户直接划走。有个卖运动鞋的, 把视频前3秒做成“慢动作特写,鞋底弹性一踩就回弹”,点击率比放“品牌logo+产品展示”的高了41%。视频不是越长越好, 是越“精”越好——3秒讲亮点,10秒说卖点,15秒促下单,这才是谷歌喜欢的“短视频节奏”。

再说说说句大实话:广告升级是手段, 懂用户才是王道

谷歌这次升级,表面看是加了功能、换了形式,内核是想让广告从“推销”变成“服务”。用户买东西,不是买广告,是买“解决方案”和“情绪价值”。商家用这些新功能时 别光想着“怎么提高点击率”,得想想“用户看到这个广告,会不会觉得‘这东西就是为我准备的’”。

亚马逊的算法强,谷歌的内容生态强,未来广告战的胜负,就看谁能更懂“人”的需求。谷歌这次升级, 算是把“懂用户”这件事做到了极致——从新客户获取的精准狙击,到AI广告的人性化生成,再到视频素材的场景化打造,每一步都在说:“我知道你要什么我来帮你找到。”至于商家能不能抓住这波红利,就看能不能跟上谷歌的节奏,更要能不能跟上用户的“小心思”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