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跨境电商供应链、物流和海外仓面临哪些挑战及应对策略

海运价格坐过山车:8000美金与3000美金的博弈

跨境电商卖家最近聊物流,总忍不住叹气。去年一个货柜, 沃尔玛海运的长协价是3000美金,大卖拿到8000-15000,小卖家可能要掏20000。今年反过来了沃尔玛的长协价涨到7500-8000,电商卖家拿到的海运价格却降了。这种反转让不少卖家心里打鼓:物流成本到底该怎么算?

纵腾集团副总裁李聪的看法很直接:别盯着绝对价格,看跟谁竞争。如果和线下零售商沃尔玛卖同类产品,去年物流成本差一大截,今年差距缩小了。6月份以后 沃尔玛卖的产品很多是去年3000美金海运价进的货,6月后进的货变成8000美金,他们的产品可能涨价。而电商卖家今年拿到的海运价格在降,对比优势反而出来了。但李聪也提醒,物流费用不会持续跌。十大船运公司分三大联盟, 3月货量降了他们直接缩减30%-40%运力,就是要保住和沃尔玛这些巨头签的长协价底价。明年可能下调,但不会太多——物流行业正在搞双碳改过各项成本都在涨。

跨境电商供应链、物流和海外仓挑战和应对? | 出海同学会No.62期干货
跨境电商供应链、物流和海外仓挑战和应对? | 出海同学会No.62期干货

海运价格之外时效更让人头疼。全球1/5的集装箱船队在港口堵着,疫情、天气、通货膨胀、社会动荡,像蝴蝶效应一样连锁反应。中国到德国汉堡的转运时间延长到了59天到英国也要55天。鲸云物流合伙人肖伟镇提到,东南亚的物流还多了陆运这一环。货往泰国、越南、缅甸、老挝运,能走广西凭祥和东兴口岸。但2021年11月疫情封闭, 到2022年5月中旬才陆续开启,现在还是甩柜模式,每天过少量车,只恢复到巅峰时的25%。

港口罢工预警:7月1日的“定时炸弹”

德威国际电商平台负责人姜盛波给卖家敲了个警钟:2022年7月1日 美国西岸码头工人合同到期,劳资方已经暂停谈判。虽然7月1日前不会罢工,但工人会消极怠工,6月码头效率肯定降。7月1日后一旦罢工,码头操作效率进一步下滑,所有环节拥堵,船公司可能提价、减运能。七八月本是传统旺季,影响会更大。劳资谈判今年肯定艰巨,政府虽不希望罢工,但后来啊难料。

物流成本高,卖家能怎么办?大健云仓B2B平台全国供应链总监刘德强建议,别跟海运费死磕,从装柜和产品上找突破口。浴缸这类产品,摞叠起来装柜,装柜量能提近一倍,到海外找有二次包装能力的海外仓处理。他算过一笔账:一货柜沙发FOB价才1万美金, 海运费也要1万;一货柜电器FOB价6-7万,运费占比就降下来了。易达云营销副总裁邓艳芳也提到, 海外仓段的成本差距大,国内头程竞争透明,但港后成本各家差异明显,选对海外仓能省不少。

海外仓不是万能药:自建仓的“隐性成本”陷阱

最近总有卖家问“要不要自建仓”。纵腾李聪的态度很谨慎:不反对,也不轻易建议。海外仓是重资产,建仓不是找个仓库开起来就完事。得搭WMS系统、建尾程物流体系、配仓储设备,还要组建本地团队,解决远程管理、消防用工平安等问题。整体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小卖家扛不住。

易仓销售总监肖云更直接:规模不够别碰自建仓。未来几年卖家流量和订单增长不会像前几年那么猛,很难再出现像亚马逊给的高速成长机会。现在很多平台自建的海外仓也开始开放了第三方仓足够灵活。易达云邓艳芳补充,自建仓前得先看业务需求稳定性。订单没保障,建了仓就面临闲置、空仓率、库容不稳定等问题。2021年11月到2022年5月,东南亚陆运口岸封闭,不少卖家备货受阻,库存周转慢,就是教训。

选仓指南:别只看价格, 看“抗风险能力”

选第三方仓,捷网创始人曹祥堃建议关注四点:综合实力、增值服务、头程稳定性、尾程竞争力。易达云在美国有40多个仓, 覆盖美东13个、美西15个、美南7个,分仓备货能让尾程控制在3区,降低成本。而大健云仓刘德强提到, 大件产品海外仓需求大,家具进FBA困难,专门做大件的海外仓更吃香——比如他们提供二次包装服务,价格不错。

海外仓管理也有坑。俄速通联合创始人陈聪说 俄罗斯卢布汇率波动太大,2022年2月冲突刚爆发,卢布暴跌,海外仓运营成本飙升;后来卢布又涨回去,固定资产投入和人效得重新算。本地团队管理更麻烦:选人难、用人难,当地人配合度低、技能缺,和国内团队沟通费劲。合规也是难点,欧洲冲突后俄罗斯税收监管严,财税法务不合规,风险太大。

牛鞭效应下的库存噩梦:一个订单引发的连锁反应

供应链不稳定,最怕“牛鞭效应”。三态物流总经理叶福城说 过去30年没遇到过像2022年这样的行情:运价、时效变来变去,供应链环节又多,门到门的全链路更复杂。早期环节一失控,再说说甩尾效应就放大。比如某个渠道突然拿个大订单, 卖家可能盲目扩产能、加库存,后来啊这个渠道卖不动,其他渠道又断货,资金全压在库存里。

库存管理得精细化。易仓肖云建议, 全链条管库存:供应商生产中的、国内仓的、物流在途的、海外仓的,哪个环节周转慢都影响资金。大健云仓刘德强补充, 要和工厂有效对接,生产环节就涉及结账、交货、物料管理;备货计划得精细,受疫情影响,欧美超前消费后又遇线下冲击,但线上习惯已养成,2022年5、6月订单稍有回笼,别太悲观。

清货渠道:积压库存的“下水道”

库存积压了怎么办?Lazada跨境生态负责人岳云说得建自己的“供应链下水道”。 Lazada平台也在帮卖家消化库存, 比如官方海外仓的产品,未来可能开放一仓发多端,不仅发给Lazada买家,也能发其他平台。捷网曹祥堃提到, 他们和菜鸟合作,让卖家海外仓产品分销到Ozone、Wildberries等平台,加快周转。俄速通陈聪则建议, 谨慎接大订单,尽量人民币交易、收定金,货物分批生产,关注出港及时性,随时调整生产节奏。

产品差异化也很重要。德威国际姜盛波说现在很多品类供大于求,板式家具、电竞椅都滞销。如果产品没差异化,积压风险更大。极兔国际副总裁谭岳文也提到,电商本质要回归产品,平台也在引导卖家重产品、重服务,往垂直、精品方向走。

俄罗斯“V字形”复苏:2倍销量背后的本土化密码

俄罗斯市场让不少卖家又爱又恨。2022年2月冲突爆发, 卢布暴跌,物流阻断,订单断崖式下跌;4月逐渐恢复,5月莫斯科仓库直接爆仓,订单达去年同期2-3倍。俄速通陈聪分析,欧美品牌撤出,腾出了电子、服饰、家居、汽配等刚需品类市场。中长期看, 俄罗斯和欧美可能全面脱钩,轻工业进口供应链会转移到中国为主的亚洲,辐射3亿人口,在线交易额超400亿美金。

俄罗斯本土平台机会更大。捷网曹祥堃说Ozone平台在战争后销量增长2倍以上。中国卖家不能只看速卖通,得多关注本土平台。俄速通陈聪补充, 俄罗斯本土平台Tmall、WB、Ozon、Yandex,用户消费力更强,物流时效快、卢布收款、售后有保障,反而逆势增长。建议卖家“跨境+本土”双轮驱动,才能抓住机会。

东南亚:2600亿美金市场里的“陆运困局”

东南亚也是块大蛋糕。Lazada数据显示, 东南亚六国近6亿人口,预计2025年电商GMV达2600亿美金,文化和中国相似,中国卖家供应链优势明显。但物流有痛点:鲸云物流肖伟镇说 东南亚陆运依赖广西凭祥、东兴口岸,2021年11月封闭到2022年5月,恢复后还是甩柜模式,每天过少量车,只到巅峰的25%。

Lazada岳云透露, 平台在降本增效:会引入更多第三方生态海外仓,让卖家有更多选择,降低成本;开放头程多元选择,不止官方渠道,未来解禁更多类目;开放一仓发多端,官方海外仓产品可发其他平台。岳云还建议卖家精细化运营, 及时关注产品周转率、每SKU动销,别等滞销了才调整,管理成本和营销成本会大幅增加。

3-3-3对冲法则:用分散策略对抗物流黑天鹅

2022年下半年的应对, 纵腾李聪建议“3-3-3对冲”:1/3船公司的BCO,1/3 NVOCC长约,1/3 spot quote。这样能分散风险,万一某个环节出问题,不至于全盘皆输。三态物流叶福城也提到,要多平台布局,分散风险。他接触到一个做拉美市场的头部卖家, 2022年增长170%;三态速递2016年就布局拉美,推了墨西哥专线轻小件中包、免抛大货渠道,满足不同需求。

合规经营是底线。德威国际姜盛波说今年要尽量合规,避免因平台政策变动导致账号冻结。大环境挑战大,别再因不合规增加损失。俄速通陈聪也强调,俄罗斯税收监管在加强,本土化经营必须合规,财税法务不能马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