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哪个季度用户消费超过10亿美元

数据揭秘:10亿美元背后的季度密码

2023年第一季度, 社交电商领域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Data.ai的报告显示,TikTok的用户消费支出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这个数字不是估算, 不是预测,是实打实的成交额,直接把《王者荣耀》的5.7亿美元和YouTube的5.3亿美元甩在了身后。要知道, 这可不是游戏内购,而是纯粹的内容电商消费,相当于每分钟都有超过7.5万美元在TikTok的短视频里完成交易那个。更让人意外的是 TikTok没用订阅制,也没靠广告轰炸,就凭用户“刷着刷着就买了”的冲动消费,硬是把社交平台的变现路径走通了。

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1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放到2023年Q1的中国跨境电商市场, 这相当于一个中型卖家全年的GMV;放到全球社交电商赛道,这比同年第一季度Instagram Shopping的预估收入高出近30%。Data.ai的分析师在报告里特意强调了一个细节:TikTok是唯一进入美国一次性购买收入前十的非游戏应用,领先了《Candy Crush Saga》《Roblox》这些老牌手游。这说明什么?说明用户已经愿意为TikTok上的内容买单,而且买得毫不犹豫。

TikTok单季度用户消费超10亿美元,强势领先美国市场
TikTok单季度用户消费超10亿美元,强势领先美国市场

从“刷视频”到“掏钱包”的跨越

早些年大家都觉得, 短视频平台就是用来消磨时间的,谁会想着在上面花钱?但TikTok偏不信邪。2022年下半年悄悄上线TikTok Shop, 2023年第一季度就交出10亿美元的答卷,这个速度比当年的淘宝直播还快。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当用户刷短视频时 情绪被调动起来看到喜欢的产品,“现在就想拥有”的冲动会压过理性思考。比如一个美妆博主用“三秒钟上脸”的演示视频, 配合“同款链接挂评论区”的引导,转化率可能比传统电商的详情页高两倍。

具体到数据层面TikTok的用户消费行为呈现出“短平快”的特点。CouponFollow的调查显示, 95%的受访者表示最近一次通过#TikTokMadeMeBuyit标签种草的购买“没失望”,也就是说平台的内容推荐精准度很高,用户很少踩雷。这种信任感一旦建立, 消费频次自然就上来了——平均每个用户每年买4件产品,花150美元,Z世代更是达到158美元,比千禧一代多花12%。

美国市场:消费主力军的真实画像

在这10亿美元里 美国市场贡献了超过60%的份额,几乎是欧洲和中东市场的总和。Data.ai的数据显示, TikTok目前是美国月活用户数突破1.7亿的社交平台,仅次于YouTube,但用户消费意愿却远超后者。为什么美国用户这么“敢花钱”?关键在于TikTok把“内容种草”和“即时购买”做成了无缝衔接。

举个例子, 2023年2月,美国一个叫@emilymariedoesmakeup的美妆博主发了一条“用1美元化妆品画出高奢妆效”的视频,视频里她随手把某开架唇釉的购买链接挂在购物车,后来啊这条视频带动这款唇釉单周销量突破12万支,销售额近200万美元。这种“内容即货架”的模式,让美国消费者彻底抛弃了“先比价再下单”的习惯——毕竟刷视频时哪有空打开亚马逊对比?直接点进TikTok Shop支付,反而觉得更省事。

线下实体 vs 线上种草:谁在抢夺用户?

虽然TikTok电商增长迅猛,但美国线下实体零售的规模仍然是线上电商的5倍以上。2023年第一季度,美国实体零售额同比增长1.2%,而TikTok Shop的增速却达到了650%。这说明什么?说明用户的时间正在从线下转移到线上, 特别是Z世代,他们逛商场的频率比父母辈低40%,但刷TikTok的时间却每天超过2小时。

不过也别太乐观。CouponFollow的调查里有个数据值得玩味:88%的美国用户表示“通过TikTok发现的品牌更有亲切感”,但一边有72%的用户表示“还是会去亚马逊确认价格”。这说明TikTok目前更多是“种草工具”,还不是“终极购物车”。卖家如果想在TikTok上赚钱, 得接受一个现实:用户可能先在你的视频里种草,转头就去亚马逊下单,除非你能给出比亚马逊更优惠的价格或更快的物流。

Z世代新宠:TikTok如何重塑购物习惯

说到Z世代, 不得不提Jungle Scout他们每年可支配收入超过6000亿美元,其中至少15%会花在社交电商上。

为什么Z世代对TikTok购物这么买账?主要原因是他们根本不把购物当成“任务”。传统电商购物需要打开APP、 搜索、筛选、看评价,一套流程下来半小时起步;而TikTok购物是“刷着刷着就买了”,就像刷短视频一样自然。2023年1月, 美国一个18岁的高中生@jake在刷TikTok时看到一条“改过旧T恤”的视频,视频里用到的烫画笔直接挂了购物车,他顺手下单,三天后收到货,周末就用那支笔改过了三件旧衣服,还发了条视频回击,后来啊带动那款烫画笔卖爆,单月销量突破8万件。

搜索习惯的改变:从“搜产品”到“搜内容”

更关键的是Z世代的搜索习惯正在被TikTok改变。2023年第一季度, Data.ai监测到美国用户在TikTok上发起的产品搜索量同比飙升36%,而亚马逊的搜索量却下降了5%。这说明什么?说明年轻一代遇到想买的东西, 第一反应已经不是打开亚马逊,而是打开TikTok搜“怎么用”“好不好用”。

比如想买一款降噪耳机, 老一辈可能直接搜“索尼降噪耳机排行榜”,但Z世代会搜“TikTok上最火的降噪耳机测评”,然后跟着博主的视频去点击购物车。2023年2月, 索尼的一款新款降噪耳机就通过TikTok上多个科技博主的“沉浸式体验”视频,单月销量突破10万台,其中85%的购买者来自Z世代。这种“内容驱动搜索”的模式,让TikTok成了新的“搜索引擎”,直接威胁到了亚马逊的流量根基。

一次性购买:区别于订阅的变现逻辑

和其他社交平台不同, TikTok的变现方式很“野”——不靠会员订阅,不靠广告分成,就靠用户的一次性购买。Data.ai在报告里特别指出, TikTok“放弃了订阅模式的可靠性,转而利用一次性购买模式赚取数十亿美元”。这句话的潜台词是:TikTok赌对了用户的冲动消费心理。

举个例子, Netflix靠每月15美元的订阅费赚得盆满钵满,但用户一旦觉得“最近没时间看”就可能取消订阅;而TikTok上的一个爆款短视频可能让用户在30秒内下单39美元的网红零食,这种“即时性消费”很难被“理性思考”打断。2023年第一季度, TikTok上非游戏类应用的单次购买均价达到28美元,比YouTube高12美元,比Instagram高8美元,说明用户愿意为TikTok推荐的内容支付溢价。

为什么订阅制在TikTok行不通?

其实TikTok也试过订阅制, 比如2022年推出的“TikTok Premium”,每月收费6.99美元,可以去除广告、下载高清视频,但用户量始终上不去。原因很简单:TikTok的用户根本不想为“基础功能”付费,他们更愿意为“具体的产品”买单。就像你不会为抖音会员付费,但可能会主要原因是一条“神仙打架”的测评视频,立刻下单博主同款手机。

这种“非订阅式变现”对卖家来说是个好消息。意味着你不需要像做SaaS产品一样担心用户续费率, 只需要把内容做好,把产品选对,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爆发式增长。2023年3月, 美国一个卖宠物玩具的卖家@pawfectgifts,通过发布“猫咪第一次遇到会动的玩具”的短视频,单周销售额突破50万美元,其中90%都是一次性购买,没有复购也能赚得不少。

从种草到下单:全链路转化的秘密

TikTok能把用户从“刷视频”变成“付钱”,靠的是一套完整的转化链路:用户刷到短视频→被内容吸引→点击购物车→完成支付→分享到个人主页。这套链路看似简单,但每个环节都藏着细节。比如短视频的前3秒必须抓住眼球, 否则用户直接划走;购物车按钮要放在视频右下角,用户顺手就能点;支付环节支持Apple Pay和PayPal,减少输入步骤。

具体效果有多好?2023年第一季度, TikTok Shop的转化率达到了4.2%,比行业平均水平的2.8%高出50%。什么概念?就是100个看到视频的用户里有4个会直接下单。这个数字在传统电商里是难以想象的,毕竟亚马逊的转化率也就1.5%左右。为什么这么高?主要原因是用户在TikTok上处于“放松状态”,防御心理低,更容易被“种草”。

案例拆解:一个“小众产品”如何卖爆

2023年1月, 美国一个卖手工蜡烛的卖家@cozyhomecandles,月销售额还不到1万美元。他尝试在TikTok发布“用蜡烛蜡做手工艺品”的视频, 视频中他不小心把蜡烛打翻,却用蜡做出了一个漂亮的“水晶球”,再说说挂上了同款蜡烛的购物车。这条视频爆了播放量破2000万,带动蜡烛单周销量突破3万支,销售额接近60万美元。

这个案例的关键点在于“意外感”。用户本来是想看“蜡烛怎么用”, 后来啊看到了“蜡烛蜡还能做手工”,这种超出预期的内容激发了用户的“占有欲”。再加上视频里没有硬广,全是“真实使用场景”,用户信任度自然高。@cozyhomecandles的卖家后来透露, 他的复购率达到了35%,远高于行业平均的20%,这说明通过内容种草来的用户,忠诚度反而更高。

挑战与机遇:卖家掘金避坑指南

虽然TikTok电商看起来一片大好,但卖家也别盲目冲。2023年第一季度,有超过30%的TikTok卖家主要原因是“选品不对”或“内容质量差”而亏本。比如有个卖“网红同款连衣裙”的卖家, 直接搬运国内工厂的图片,后来啊被用户发现是“盗图”,评论区全是骂声,店铺直接被封;还有个卖“智能水杯”的卖家,视频里说“能监测水质”,实际功能却夸大,被大量用户投诉退货,不仅没赚到钱,还赔了保证金。

那么想在TikTok上赚钱到底该怎么做?先说说得选对产品。Z世代更喜欢“有故事、有创意、有个性”的产品,而不是“便宜量大”的白牌。比如2023年2月卖爆的“星空投影灯”, 单价39美元,成本只要8美元,主要原因是视频里拍出了“在家就能看银河”的氛围感,用户根本不觉得贵。接下来内容要“真”。别找那种千篇一律的“模特展示”视频, 而是找素人、找真实用户,拍“开箱”“试用”“改过”这类接地气的内容。

差异化策略:别和巨头硬碰硬

TikTok上已经有不少大卖家了 比如SHEIN、Anker这些品牌,他们有供应链优势,有团队运营,中小卖家如果直接和他们拼价格,肯定吃亏。所以得找“细分赛道”。比如2023年3月, 有个卖“左撇子专用文具”的卖家,瞄准了左撇子这个小众群体,通过发布“左撇子写字有多难”的短视频,吸引了10万精准粉丝,单月销售额突破20万美元,毛利率高达60%。

再说一个,物流也是个大问题。TikTok Shop虽然支持美国本土发货, 但很多中小卖家还是习惯从国内直邮,导致物流时效慢,用户体验差。2023年第一季度,有数据显示,物流时效超过15天的订单,退货率高达35%。所以如果打算长期做,最好还是提前备货到海外仓,哪怕成本高一点,也能换来更高的转化率和复购率。

总的 TikTok单季度用户消费超10亿美元,不是偶然而是内容电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后来啊。但对卖家风口来了不代表就能赚钱。你得懂Z世代的喜好,会做内容,选对产品,还要有耐心。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TikTok的电商红利,也不是谁都能轻松吃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