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美国小店近期是否会再次推出大规模补贴政策

补贴政策的风向:TikTok美国小店还会不会“撒钱”?

跨境圈里最近关于TikTok美国小店补贴政策的讨论,比夏天的蚊子还多。有人拍着胸脯说“肯定还会补,平台要抢市场呢”,有人摇头晃脑“补不动了成本扛不住”。两边吵得不可开交,但仔细想想,这事儿哪有绝对的“是”或“否”?得从平台、商家、市场三个维度掰扯掰扯,说不定能看出点门道。

支持派:补贴是抢占市场的“必修课”

做跨境的都知道, 新平台崛起,补贴就是最锋利的“敲门砖”。TikTok美国小店这两年为啥能吸引那么多商家前仆后继?2024年Q2那波“样品成本补贴+广告返点+直播奖励”的组合拳,功不可没。当时有个做手机壳的商家朋友给我算过账, 他们通过样品补贴合作了150个新达人,每个达人补贴50美金样品成本,相当于花了7500美金,后来啊带起来2.8万单GMV,ROI直接干到3.7。这种“小投入撬动大流量”的诱惑,哪个商家能不动心?

TikTok美国小店再迎大规模补贴政策
TikTok美国小店再迎大规模补贴政策

更关键的是美国市场的竞争环境太卷了。亚马逊、Temu、SHEIN早已站稳脚跟,TikTok要想从巨头嘴里抢肉,不补贴怎么行?特别是对新商家 前三个月的流量冷启动比登天还难,这时候平台给点运费补贴、广告返点,相当于“送温暖”。2024年7月有个新入驻的美妆商家, 靠着400美金的推广券补贴,首月GMV就突破了5万美金,这补贴不仅不会停,反而可能加码——毕竟用户习惯没完全培养起来商家信心也还没完全建立,这时候撤火,前功尽弃。

反对派:大水漫灌的“甜蜜陷阱”该停了

但反对派的声音也不容忽视。补贴这事儿,就像糖吃多了会腻。2024年Q2政策刚出来时 商家们欢呼雀跃,后来啊到了结算月,不少人傻眼了——ROAS要求不低于2.0,商品平均客单价还得≥$30。某做小饰品的商家吐槽,他们客单价才15美金,根本够不着门槛,白高兴一场。更关键的是 美国市场的“封禁阴影”一直没散,2024年4月参议院直接把下架期限从165天延长到1年,平台这时候敢大规模撒钱?万一政策突变,补贴打了水漂,谁兜底?

还有成本压力。2024年Q2的返点政策,单个商家每月上限5000美金,看起来不多,但乘以几万商家,就是天文数字。TK增长会的数据显示, 2024年Q2TikTok美国小店的补贴支出超过2亿美金,这还没算运费补贴和样品成本。平台不是慈善机构,股东会同意这么一直烧钱吗?反对派认为, 补贴规模肯定会收缩,甚至可能转向“精准补贴”——只给头部商家、特定品类,或者ROI达标的高质量商家。毕竟大水漫灌不仅成本高,还容易让商家产生依赖,一旦撤掉,GMV断崖式下跌,那就麻烦了。

折中可能:精准补贴取代“普惠式撒钱”

与其纠结“会不会”,不如看看“怎么补”。翻看TikTok最近的激励政策,你会发现一个明显变化:普惠式补贴少了精准激励多了。比如样品成本补贴只针对“新合作达人”,直播间返点按“消耗增量排序”,甚至还要看商家的“治理表现”。说白了 平台不再“撒胡椒面”,而是把钱花在刀刃上——帮你拓展新渠道、提升运营效率,而不是让你靠补贴“躺赚”。

2024年Q3有个做家居用品的商家, 靠精准对接100个新达人,样品补贴用了4000美金,GMV直接冲到15万美金,这种“精准制导”的补贴,才是未来的方向。再比如2025年5月墨西哥商家单日订单突破1000单, GMV近80万美金,8月墨西哥跨境店还要上线,这说明平台正在把重心向新兴市场倾斜。美国市场虽然仍是核心,但在封禁风险和竞争压力下补贴规模可能会“稳中有降”,但不会“一刀切”消失。更像是一种“胡萝卜加大棒”——该给的激励一分不少,但要求也会更严。

商家怎么办?读懂补贴背后的“游戏规则”

面对补贴政策,最忌讳的就是“等靠要”。有经验的商家早就开始拆解政策背后的“游戏规则”了。比如ROAS不低于2.0, 意味着你得把广告投放和转化率做到位,单纯靠补贴冲量肯定不行;商品平均客单价≥$30,说明选品很重要,别总卖便宜货。2024年5月有个做户外装备的商家, 他们把产品线从低端帆布包升级到防水登山包,客单价从25美金提到45美金,一边优化直播间话术转化率,ROAS轻松做到2.8,广告返点拿了3000美金,这才是“会玩”。

还有“新合作达人”这个点,很多商家忽略了。2024年Q2政策里 样品补贴只算“当月前未合作过的达人”,这意味着你不能总找老达人“刷单”,得不断拓展新资源。某服装商家专门组建了“达人挖掘小组”, 通过TikTok的达人广场筛选粉丝1-5万、互动率3%以上的中小达人,一个月合作了80个新达人,样品补贴用了3000美金,GMV增长了85%。这种“政策反推运营”的思维,才是关键。

行业观察:补贴政策与市场周期的“共振”

从全球视角看,TikTok的补贴策略其实和区域市场节奏息息相关。2024年Q2主攻美国市场, Q3开始布局东南亚,2025年重点发力墨西哥——每个阶段的补贴重点都不一样。美国市场虽然成熟, 但竞争最激烈,补贴可能更偏向“质量”而非“数量”;新兴市场需要快速起量,补贴力度反而可能更大。比如墨西哥跨境店预计2025年8月上线, 到时候肯定会有类似美国Q2的“新商启航计划”,包括推广券、佣金减免这些“硬通货”。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商业化消耗增量返点。2024年Q2政策里商家每月投流每增加100美金,返20美金,ROAS不低于2.0。这说明平台鼓励你“多投钱”,但前提是“投得值”。2024年6月有个做电子产品的商家, 他们把广告预算从每月5000美金提到8000美金,返点拿了600美金,一边优化落地页,ROAS从1.8提升到2.5,GMV直接翻倍。这种“投流-返点-增长”的正向循环,才是平台想看到的。

补贴不是万能药, 但“会玩”的商家总能抓住机会

补贴政策的潮起潮落,从来不是商家能左右的,但能不能抓住浪潮里的机会,全看自己的本事。与其猜测TikTok会不会“撒钱”, 不如想想怎么把产品、运营、供应链做到位,哪怕补贴规模缩小,真正有实力的商家照样能吃到肉。2024年Q2有商家靠样品补贴赚得盆满钵满, 也有商家主要原因是ROAS不达标颗粒无收——补贴是杠杆,能撬动多大的增长,取决于你自己的支点够不够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