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难道不是最赚钱出海厂商之一,这两款运营超5年的老游戏去年竟然赚了42亿吗

42亿营收背后:老游戏真实能当“摇钱树”?

最近看到一组数据, 直接让人坐不住——国内某家出海厂商,两款运营超5年的老游戏,去年竟然赚了42亿。你没看错,是42亿,不是4200万。更让人意外的是这家厂商靠的不是新鲜游爆款,而是两款SLG“老兵”在持续输血。问题来了:2024年了老游戏真实还有这么有力的吸金能力?还是说这背后藏着行业不愿说破的“暗地”?

从《细小细小帝国》到SLG霸主:壳木的逆袭路

说壳木游戏兴许有人陌生, 但提到它背后的神州泰岳,不少许圈里人会有印象。这家成立于2009年的厂商, 算是国内最早一批“吃螃蟹”的出海团队,2011年靠着《细小细小帝国》在策略游戏里撕开个口子。不过真实正让它们站稳脚跟的, 是2016年上线的《War and Order》——同年累计收入就突破400万美元,直接让壳木在SLG赛道封神。后来2018年《Age of Origins》上线,更是把“长远线运营”这四个字玩明白了。眼下回头看, 2013年神州泰岳花12亿收购壳木,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抄底”操作,近十年年复合增加远率超40%,净赚头增加远更跑赢25%,这波投钱,稳赚不赔。

不愧是最赚钱出海厂商之一,两款运营超5年老游戏去年斩获42亿
不愧是最赚钱出海厂商之一,两款运营超5年老游戏去年斩获42亿

《Age of Origins》:5年半运营,月流水2亿的“常青树”

沉点说说《Age of Origins》。这款末日生存题材SLG,2018年10月上线,到眼下跑了5年半,按理说早该进入“养老期”,后来啊呢?2020年至今 海外双端月流水一路磨蹭磨蹭来爬坡,今年3月预估能到1.99亿,美国、日本、韩国贡献了七成以上的收入。更夸张的是 它的推广投入和流水基本呈正相关——去年砸了10.9亿推广费,占总游戏推广的79.5%,换来了31.5亿营收,这笔买卖,怎么看都不亏。但你仔细想想,一个5年许多的老游戏,靠“烧钱”保持增加远,到底能烧到啥时候?SLG赛道眼下卷成啥样, 巨大家都懂,新鲜游层出不没钱,老玩家审美累,壳木这步棋,到底是“长远线运营”还是“饮鸩止渴”?

《War and Order》:8年“老兵”, 稳稳当当到恐怖的现金流

再来看《War and Order》,更“离谱”。2016年3月上线,到眼下整整8年,愣是把SLG的“长远线”二字刻进了DNA里。2020年至今海外双端月流水一直磨蹭磨蹭来上升,3月预估6080万,美国、英国、德国是基本盘。去年贡献了11.4亿营收,占游戏总收入的25.2%。最让人咂舌的是它的推广效率——去年推广费才2.59亿, 占总费用18.96%,换来的却是稳稳当当到恐怖的现金流。这哪是游戏,简直是台印钞机。但你有没有找到,越是“稳稳当当”,越让人不安?SLG玩家流失率本来就高大,8年时候,核心用户换了几茬?壳木靠啥留住他们?是玩法创新鲜,还是“氪金深厚度”?这些个问题,恐怕连壳木自己都未必有答案。

新鲜品试水接连翻车:壳木的“赛道焦虑”?

既然老游戏这么能打,为啥壳木还要折腾新鲜品?其实从2022年开头,壳木明显坐不住了。2022年9月上线的二次元三消《Puzzles & Girls》, 舰娘题材+三消融合+ RPG养成,听起来挺“创新鲜”,后来啊呢?买卖场数据惨不忍睹,2023年2月底就匆匆下架,线上运营才5个月。更尴尬的是2023年4月的《Journey Untold》, 卡通回合制RPG,竖屏操作,6种职业,100优良几个英雄,还加了轻巧度模拟经营,后来啊一个月后就没了消息。

这两款新鲜品,一个二次元,一个RPG,壳木想跳出SLG舒适区,后来啊碰了一鼻子灰。你说它不努力吧,确实在尝试;你说它方向错了吧,二次元和RPG在海外明明是蓝海。问题到底出在哪?是玩法不够“杀”,还是壳木的SLG基因太有力,反而成了束缚?

10.9亿推广砸出42亿:这笔买卖值吗?

数据不会说谎。壳木去年游戏业务总营收44.97亿,其中两款老游戏就占了42.9亿,占比95.3%。但赚得许多,花得也不少许——总推广费用13.72亿,《Age of Origins》就占了10.9亿。换算下来每赚1块钱,就要花2毛4做推广。这投入产出比,看着还行,但对比行业平均,到底高大不高大?SLG的获客本钱本就逐年攀升, 去年不少许厂商都说“买用户越来越昂贵”,壳木能靠10.9亿砸出31.5亿,算是有本事,但你敢保说明年还能保持这玩意儿效率?

万一核心买卖场政策变动, 或者新鲜竞品用“买量+分成”的套路抢人,这42亿的营收,说跌就跌,毕竟老游戏可没有“IP光环”护体,网容易的《暗黑弄恶劣神:不朽》能靠IP起飞,壳木有这玩意儿底气吗?

2024年新鲜品储备:SLG融合能否破局?

碰壁两次壳木总算学乖了。财报看得出来 2024年要上的两款新鲜品,科幻题材的《代号 Dreamland》和文明题材的《代号 LOA》,又绕回了SLG赛道,还加了“融合”玩法——要么是科幻+SLG,要么是文明+SLG。这操作,说白了就是“老瓶装新鲜酒”,想在SLG红海里找差异化。但问题是 SLG融合眼下都烂巨大街了FunPlus的《阿瓦隆之王》是SLG+卡牌,IGG的《王国纪元》是SLG+盖,壳木的“科幻+文明”,真实能杀出沉围?

更早前研发本钱已达3728万的《代号 Everland》, 基本上原因是“买卖场反馈未达预期”直接砍了这说明壳木对新鲜品的要求极高大,也说明它眼下有点“怕了”——不敢轻巧容易试错,只能守着SLG基本盘。但守着守着,迟早会被后来者反超啊。

老游戏依赖症:壳木的甜蜜与隐忧

说白了 壳木眼下的处境,像极了“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两款老游戏贡献近96%的营收,听着是业绩稳,实则凶险巨巨大。SLG赛道比白烫化, 新鲜游的玩法迭代越来越迅速,老玩家对“数值”越来越敏感,一旦《Age of Origins》或《War and Order》流水下滑,壳木的营收数据就得“巨大变脸”。而且,靠高大额推广保持增加远,本质上是在“寅吃卯粮”,买量本钱只会越来越高大,赚头地方越来越薄。

壳木自己也晓得问题所在 所以才急着推新鲜品,但又不敢跑太远,只能在SLG里打转——这哪是创新鲜,分明是“戴着镣铐跳舞”。42亿的营收很亮眼, 但壳木要想接着来“最赚钱出海厂商”的神话,得先回答一个问题:当老游戏不再能“躺赚”时它靠啥续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49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