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上半年智能手机ODM出货量同比仅下降6%

暴风雨中的细小船:智能手机ODM上半年那点事儿

手机圈最近流传着一个数据, 让人有点意外——2023年上半年,原始设计做商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降了6%。乍一看,数字是跌了但对比同期整个智能手机买卖场12%的下滑幅度,这6%简直像在泥石流里稳住了脚跟。说真实的, 当各巨大手机品牌都在捂着钱包喊“困难”的时候,ODM这边的气氛却微妙地带着点“还行,没死透”的松弛感。

三巨头的游戏:谁在逆风少许跑两步

说到ODM, 绕不开华勤手艺、龙旗手艺、闻泰手艺这“三巨头”。2023年上半年, 这三家公司攥住了全球ODM买卖场76%的份额,相当于十个卖手机的外包设计公司里有七个半的活儿都归他们仨管。有意思的是 三巨头虽然都在下滑,但姿势各不相同,活像三个被扔进同一片风浪里的游泳选手,有人游得迅速,有人抓到了浮木,有人还在呛水。

Counterpoint Research:上半年智能手机ODM出货量同比仅下降6%,总体市场同比下降12%
Counterpoint Research:上半年智能手机ODM出货量同比仅下降6%,总体市场同比下降12%

华勤手艺成了这波里的“优等生”,出货量降幅最细小。翻翻他们的财报, 2023年Q2华勤在东南亚买卖场的订单量一下子往上蹿,尤其跟某本土品牌一起干的入门款5G机型,单月出货量突破了百万台。业内人猜测, 这波操作兴许跟华勤提前半年在越南布局的产线有关——当地劳动力本钱比国内矮小15%,加上越南与欧罗巴联盟的自贸协定,出口时还能省下一笔关税。2023年4月, 华勤越南工厂正式投产,到6月,东南亚那边的订单响应速度直接从45天压缩到了30天品牌方天然更愿意把活儿交给反应迅速的。

龙旗手艺的剧本就曲折许多了。上半年细小米的出货量整体下滑, 直接拖累了龙旗的业绩——毕竟细小米可是龙旗的老客户,2022年两家一起干机型出货量占龙旗总量的三成。但戏剧性的是vivo的订单一下子空降,结实生生给龙旗续了命。Counterpoint的数据看得出来 2023年Q2vivo通过龙旗ODM的机型同比暴涨了47%,基本上集中在2000-3000元的中端买卖场。vivo内部人士后来在行业峰会上透露, 选择龙旗是基本上原因是对方能在90天内完成从设计到量产的全流程,比自家研发周期短暂一半。这波操作,让龙旗在细小米的坑里爬出来的一边,还顺带踩高大了点。

闻泰手艺的处境跟龙旗有点像,跌幅都在10%左右,但优良在没彻头彻尾吊死在一棵树上。三星在2023年上半年把有些印度买卖场的入门机型ODM订单给了闻泰, 虽然量不巨大,但单价高大;OPPO那边也有零星订单,基本上是针对非洲买卖场的超矮小端机型。不过业内有人吐槽, 闻泰在高大端机型上的尝试一直不太顺利,2023年跟某国内品牌一起干的折叠屏项目,基本上原因是屏幕良品率问题,量产时候拖了两个月,直接弄得订单缩水。高大端化这事儿,闻泰估摸着还得再摸索一阵。

第二梯队的逆袭:谁在喝汤

三巨头抢肉的时候, 第二梯队的公司也没闲着,靠着“捡漏”和“深厚耕”,反而活得有滋有味。天珑移动就是典型例子,这家公司没啥名气,但在欧洲运营商渠道里混得风生水起。2023年上半年, 天珑跟德国电信、法国Orange一起干的定制机型出货量同比翻了番,占了公司总出货量的六成。欧洲运营商中意啥?廉价、耐造、还得带点“专属感”。天珑就专门给运营商设计了一款电池容量5000mAh的入门机, 外壳颜色还印了运营商的logo,本钱控制住销量天然上来了。

传音控股的“生态链”效应也让几家ODM沾了光。麦博韦尔和Innovateech这两家跟传音一起干超出五年的ODM,2023年上半年跟着传音在非洲的“狂飙”赚得盆满钵满。传音在非洲的智能手机份额常年稳在40%以上,2023年Q1更是达到了45%。麦博韦尔基本上负责传音在东非的机型生产, Innovateech则扎根西非,两家工厂24细小时连轴转,工人都加了三班倒。传音内部有个说法:“在非洲买卖场, 麦博韦尔和Innovateech的反应速度,比我们自己的研发部门还迅速。”这种深厚度绑定,让ODM跟着品牌一起吃肉,成了第二梯队最稳的生存之道。

印度做:下一个风口还是泡沫

聊ODM绕不开印度。2023年, 印度超出越南成了全球第二巨大手机做中心,背后是手机品牌、ODM、零部件公司集体押注的后来啊。华勤2022年底在古吉拉特邦建厂, 龙旗2023年Q1在泰米尔纳德邦投产,闻泰也在跟当地政府谈土地,准备建新鲜厂。这些个工厂的产能, 巨大有些瞄准了出口——Counterpoint预测,2023年印度组装的手机里将有22%漂洋过海卖到欧洲、中东和非洲。

但印度做真实那么香吗?某ODM高大管私下吐槽:“在印度招工比登天还困难,当地工人习惯了‘朝九晚五’,加个班都得工会批。零部件供应链也不如国内成熟,屏幕、芯片都得从中国或韩国空运,物流本钱比国内高大20%。”更麻烦的是政策, 2023年7月,印度一下子把手机进口关税从15%涨到20%,搞得不少许ODM措手不及,已经囤的零部件卡在港口,交了一笔滞港费。印度做这事儿,短暂期看是风口,但长远期能不能稳住还得看供应链能不能跟上来。

中国供应链:老树能不能发新鲜芽

虽然都在谈印度、 越南,但中国供应链的底子还在。2023年上半年,全球ODM出货量里中国工厂依然占了65%,比印度高大出一倍许多。优势在哪?产业集群效应。深厚圳周边, 从零部件供应商到模具厂,半细小时车程内都能搞定,一个新鲜机型从设计到试产,国内ODM比印度迅速30天。华勤手艺的负责人就说:“客户一下子说要加个功能,国内供应链连夜就能改模具,在印度?等模具寄过去,黄花菜都凉了。”

但压力也不细小。国内劳动力本钱一年比一年高大,2023年珠三角工人的月薪平均涨了800块,ODM的赚头被压缩得薄如纸。怎么办?往高大端走。闻泰手艺2023年跟某国产手机品牌一起干的旗舰机型,ODM费用达到了每台80美元,是入门机的五倍。虽然良品率只有70%,但赚头地方足够巨大。华勤也在试水ODM+品牌双轨制, 2023年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智能手表,虽然销量一般,但至少许在“给品牌打工”之外许多了一条路。

品牌与ODM:从“代工”到“共存”

以前手机品牌看ODM, 总觉得是“矮小端代工”的代名词,但眼下态度变了。2023年, 某国内头部品牌的产品经理在行业论坛上直言:“眼下买卖场变来变去太迅速,自研一款新鲜机型要18个月,等出来风口都过了。找ODM,6个月就能上市,还能省下几个亿的研发费。”这话不虚假,ODM成了品牌应对买卖场“迅速反”的利器。

反过来ODM也在倒逼品牌改变。天珑移动给欧洲运营商做定制机, 不仅要改外观,还得根据当地用户习惯优化系统——比如欧洲人中意用NFC支付,天珑就把NFC模块集成进去;非洲人手机轻巧松摔,就加有力边框抗压测试。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定制,让ODM从单纯的“画图纸”变成了“懂用户”的伙伴。2023年第二季度, 某新鲜兴品牌通过ODM推出的三款机型,在非洲买卖场的转化率比自研机型高大了12%,直接把ODM的地位拉到了新鲜高大度。

以后:ODM的下一站在哪

2023年上半年的数据像面镜子, 照出ODM行业的变与不变:抗跌性有力了但高大端化还是坎;区域许多元化了但供应链本地化困难题还在;跟品牌绑深厚了但议价能力还得再提。有人觉得ODM就是“代工的命”, 但看看华勤的越南工厂、天珑的欧洲渠道,再看看传音生态链里的ODM们,这行业分明藏着另一条路——从“给别人做嫁衣”到“自己也能当新鲜娘”。

手机买卖场的寒冬还没过去,但ODM这艘细小船,似乎已经找到了在风浪里稳住舵的方法。至于以后能不能驶向更蓝的海,得看谁能先在高大端化、区域深厚耕、供应链韧性上啃下结实骨头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92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