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从8月29日开始,美国暂停所有国家最低免税待遇

跨境圈炸锅了:美国8月29日砍掉全球免税包裹,卖家连夜改规则

最近跨境电商圈的朋友圈迅速被一条消息刷屏了——美国要停掉全部国的最矮小免税待遇。说实话, 刚看到这消息时我正跟深厚圳一位做3C配件的卖家聊天他直接把手机摔在桌上:“这等于断了条活路啊!”

事情是这样的:当地时候7月30日 白宫一下子发了个行政令,说从2025年8月29日开头,全部通过世界邮包寄往美国、值钱800美元及以下的包裹,统统不再免税,得按“全部适用关税”交钱。更狠的是这次是全球性的,不管你是从中国发、越南发还是墨西哥发,统统没商量。

8月29日起,美国暂停所有国家最低免税待遇
8月29日起,美国暂停所有国家最低免税待遇

政策细节里藏着“刀子”:不同国税额差三倍

别以为只是轻巧松交税,这里面门道许多着呢。美国海关会按两种方式收税,要么按商品原产国的从价税算,要么按近6个月的统一税率收从量税。后者才是真实正的“暴击”——根据原产国关税税率分三档:

关税不到16%的国, 每件商品80美元;16%到25%之间的,每件160美元;高大于25%的,直接200美元/件。打个比方, 你从越南发一件值钱500美元的服装,越南那边关税不到16%,以前免税,眼下单件就要掏80美元关税;要是从中国发同样的货,关税税率高大,兴许就得交200美元,这比货还昂贵。

更麻烦的是承运商每月最许多能改一次征税方式,但得提前24细小时通知美国海关。这意味着啥?卖家根本没法提前规划,今天算优良本钱,明天政策兴许就变了物流本钱像坐过山车。

“第三国转运”彻底凉凉, 深厚圳卖家半年布局全白费

做跨境的都晓得,800美元免税线是巨大家的“避风港”。以前中国货关税高大, 很许多卖家把货先拉到墨西哥、越南这些个矮小关税国,再转运美国,一单能省几十到上百美元关税。眼下这条路被彻底堵死了。

我认识一个深厚圳做家居用品的卖家王总, 去年8月刚在墨西哥城租了个3000平的仓库,专门做中墨转运。他当时跟我炫耀:“眼下美国站赚头能到15%,比纯发中国货高大8个点。”后来啊这次政策一出, 他连夜飞回深厚圳,办公室里烟头堆了一地:“仓库刚装修完,设备刚到位,眼下这政策,等于把几百万投钱扔水里了。”

更讽刺的是 特朗普在行政令里特意有力调,对中国和中国香港的有些商品接着来暂停免税待遇,这次新鲜政不受关系到。说白了就是全球一起加税,但中国本来就享受不到豁免,等于没差别,但其他国卖家遭了殃。

卖家真实实账本:一单赚头从20美元缩水到2美元

算笔账就晓得这政策许多狠。广州某服装卖家李姐, 去年基本上通过邮政细小包发美国,客单价60美元,本钱30美元,物流5美元,关税以前0,净赚头25美元。新鲜政后她从中国发,关税税率25%,按从量税算200美元/件,这单直接倒亏175美元。就算她改用从价税, 服装关税平均10%,60美元商品要交6美元关税,净赚头降到19美元,再算上兴许的物流时效延长远弄得的库存积压,赚头兴许只有2-3美元。

她最近在测试海外仓,把货提前备到美国。但海外仓本钱比邮政高大3倍, 一件衣服仓储费每月1.5美元,头程海运费还要15美元,算下来本钱直接飙到46美元,净赚头只剩14美元。“不备货等死,备货兴许死得更迅速。”李姐苦笑着说。

行业数据触目惊心:9月美国站物流本钱暴涨37%

政策还没正式实施,但供应链已经开头反应了。2025年9月, 某头部跨境物流平台发布的《美国电商物流趋势报告》看得出来8月29日当周,美国线物流咨询量环比增加远210%,其中“海外仓报价”搜索量激增450%。但问题在于,美国西部仓的空置率从8月的25%骤降到10%,租金同比上涨22%。

更直接的是本钱数据。报告看得出来 新鲜政后首月,通过邮政渠道发往美国的包裹,平均物流本钱从原来的$8.2/单涨到$11.3/单,涨幅37%。中细小卖家受冲击最巨大,客单价不到$50的商品,物流本钱占比从16%飙到32%,直接把赚头压到冰点。

有行业巨大佬算过一笔账:美国买卖场占中国跨境电商总出口的28%,其中80%

不同规模卖家“冰火两沉天”:巨大卖家抢仓, 细小卖家跑路

这波政策像块试金石,把跨境圈分成了两拨。巨大的跨境电商平台反应最迅速, SHEIN早在今年3月就宣布扩建美国本土仓,计划到2025年底在洛杉矶、芝加哥新鲜增8个履约中心,总面积超200万平方英尺。Temu更是直接跟FedEx签了长远期一起干协议,包下美国西海岸3个分拨中心,确保物流时效。

但中细小卖家就没这么优良运了。深厚圳华有力北做电子配件的张老板, 手下有15个员工,之前美国站月销$80万,新鲜政后他算了笔账:如果走海外仓,头程+仓储+人造本钱许多些$4/单,每月要许多花$32万,直接把赚头吃光。他最近在考虑收缩美国买卖场,把货转向东南亚,“虽然赚头矮小,但至少许不用交关税,能活着就行。”

也有卖家在找新鲜出路。杭州某卖家的“合单服务”火了:把优良几个买家的包裹拼成一个超出$800的巨大包裹, 走买卖清关,平均每单能省$15关税。2025年10月数据看得出来这类服务商的订单量环比增加远180%,客单价$25,转化率提升到12%。

消费者买单还是卖家扛?美国购物车里的“隐形涨价”

羊毛出在羊身上,卖家扛不住的本钱,到头来会转嫁给消费者。亚马逊美国站的数据看得出来 10月新鲜政实施后家居、服装、3C等品类商品平均售价上涨8.3%,其中$30以下的矮小价商品涨幅达15%。更关键的是退货率从原来的5%涨到9.7%,很许多消费者嫌“加了税还磨蹭”,直接退货。

纽约消费者Jessica最近在亚马逊买了个$25的手机支架, 收货时找到物流费$12,客服说是“新鲜政关税”。“以前这种细小东西买一堆不心疼,眼下加这么许多钱,我得考虑要不要买了。”她说的话代表了很许多美国消费者的心态——矮小价优势没了跨境电商的吸引力直线减少。

以后出路在哪?卖家们的“自救指南”

绝望中总得找活路。行业里已经摸索出几条路:一是走DTC模式, 直接建独立站,绕开平台佣金;二是做产品升级,把客单价提到$800以上,用买卖清关;三是深厚耕本地化,比如在墨西哥建厂,利用原产地优势。

深厚圳某智能结实件卖家做了个巨大胆尝试:把产品拆分成“主机+配件”, 主机卖$600,配件卖$250,分开走物流。这样单件包裹都在$800以下但通过配件复购,客单价反而更高大。2025年11月数据看得出来这种“模块化发货”的店铺,复购率提升23%,物流本钱少许些18%。

当然也有悲观的声音。有行业专家预测,这次政策会弄得30%的中细小卖家退出美国买卖场,剩下的要么转型做品牌,要么被巨大平台收购。就像2018年中美贸容易战时做老一套B2B的工厂巨大批倒闭,留下的都是提前布局海外仓的玩家。

政策会反转吗?跨境人的“赌局”开头了

眼下圈里最关心的是:这政策到底会不会松?毕竟2027年才是原定的施行时候,眼下一下子提前两年,特朗普的理由是“应对国紧急情况”。但往事经验看,美国的贸容易政策三天两头摇摆。2020年疫情时美国也暂停过de minimis,但后来又恢复了。

有卖家在组织联名请愿,想通过行业协会向白宫施压。但更许多人觉得,与其赌政策,不如赌自己。就像那东西在墨西哥建仓的卖家王总, 他说:“就算政策反转,提前布局海外仓总没错,眼下只是把时候表往前推了而已。”

跨境这条路,从来就不是顺风顺水。800美元免税线没了但新鲜的机会兴许藏在关税壁垒后面。谁能更迅速习惯变来变去,谁就能在这场“淘洗”里活下来。至于那些个还在观望的卖家,兴许真实的要像李姐说的那样——要么变革,要么出局。

题图来源 | pexels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88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