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ada双11销售额创新纪录
东南亚电商狂欢夜:Lazada双11用100秒撕开增长密码
凌晨零点的钟声刚敲过东南亚数千万手机屏幕一边亮起。Lazada应用里的“双11狂欢”图标红得刺眼, 服务器在那一刻发出轻微的嗡鸣——100秒,1100万美元。这个数字像一颗炸弹,炸开了东南亚电商市场的平静。没人想到,疫情反复的第三年,这场购物狂欢的烈度反而烧得更旺。
从凌晨零点到天亮:那些被数字 的商业故事
首小时销售额超1亿美元。这个速度去年用了三小时。今年只用了60分钟。新加坡CEO James Chang在接受采访时手指敲着桌面 语气里带着意外:“连我都没想到,东南亚消费者这么想买。”凌晨一点的数据显示, LazMall作为Lazada最大的虚拟购物中心,已经有26个品牌单日销售额突破100万美元,这个成绩去年用了整整一天才达到。

用户数据更疯狂。4000万人在同一天打开Lazada,相当于整个新加坡人口加上马来西亚吉隆坡常驻人口的总量。这些人里有三分之一是首次在双11期间下单。雅加达的大学生Maya凌晨一点抢到了一台打折手机, 她发社交媒体说:“本来只是随便看看,后来啊看到价格比实体店便宜30%,手滑就下单了。”
40万卖家的集体突围:中小商户的“双11逆袭战”
40万个品牌和卖家参与,这个数字比去年多了10万。但最让人意外的是中小商户的表现——8000余家中小商户销售额突破1万美元,这个数字比去年翻了一倍。相当于每天有22个卖家跨过这道门槛,要知道2023年同期这个数字还不到10家。
曼谷一家卖手工皮具的小店老板李建国今年第一次参加双11。他准备了500个皮包,后来啊前3小时就卖光了。他凌晨三点给中国供应商发微信:“再补货300个,要最快的。”李建国的店在曼谷一条老街,租金贵,客流少,去年差点关门。“没想到网上生意这么好,现在每天打包都忙不过来。”这是Lazada2024年双11商家案例库里的真实故事,时间节点就在11月11日凌晨。
中小商户的增长不是偶然。Lazada今年推出了“中小企业扶持计划”,免佣金、送物流补贴、教直播。越南河内一家卖咖啡豆的商户用了平台教的短视频技巧, 双11当天直播5小时卖了2000包咖啡豆,相当于过去两个月的销量。
疫情不是借口, 是催化剂:东南亚线下商家的“数字求生”
2020年疫情封城时很多人说东南亚电商会“昙花一现”。现在看,这话错得离谱。马来西亚吉隆坡的购物中心空了一大半,但Lazada的仓库却堆满了货。实体店老板们不得不把货架上同样的商品搬到线上,价格比实体店低15%-20%。
封城里的流量密码:曼谷小卖部的Lazada开店日记
曼谷唐人街的王姨杂货铺开了18年,去年封城时门口贴着“暂停营业”。女儿帮她开了Lazada店,把店里的榴莲干、芒果干搬到线上。王姨一开始不会用手机,女儿教她:“妈,有人下单你就按‘发货’,快递会来取货。”双11那天王姨的店卖了3万泰铢的榴莲干,相当于过去一周的销量。她现在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Lazada看订单,嘴里念叨:“没想到网上生意这么好,比实体店还赚钱。”
疫情改变了东南亚消费者的习惯。以前他们喜欢逛商场,现在打开手机就能买。据Lazada数据, 2024年双11期间,家居用品类销量增长200%,主要原因是大家宅家时间变长了;运动装备增长150%,主要原因是健身房关了大家开始在家锻炼。
3000亿市场蛋糕上的刀叉:Lazada的“甜蜜烦恼”
东南亚互联网经济规模预计2025年达到3000亿美元,电商是最大的那块蛋糕。 Lazada母公司阿里巴巴今年双11整体GMV 741亿美元,东南亚贡献了不小的一部分。但蛋糕越大,抢的人也越多。
GMV狂欢背后:谁在为“增长神话”买单?
有人质疑,双11的数字都是靠补贴堆出来的。Lazada今年确实砸了不少钱——全场满减、限时秒杀、免运费。一个卖手机的商户私下说:“为了冲销量,我把手机降到成本价,平台再补贴10%,基本不赚钱,就图个排名。”
更麻烦的是物流。双11期间, Lazada在东南亚的仓库爆仓,雅加达的一位买家抱怨:“11月11号下的单,现在11月20号还没收到。”物流延迟会影响用户体验,下次他们可能就不买了。Lazada今年增加了30%的快递员,但还是赶不上订单的增长速度。
本土化还是“水土不服”:中国模式的东南亚困局
Lazada是阿里巴巴的,但市场在东南亚。中国消费者喜欢的“直播带货”在东南亚水土不服——印尼的穆斯林女性不喜欢露脸直播,泰国的消费者更信任网红推荐。Lazada今年调整策略,找了很多本土网红,比如印尼的化妆师Ayu,她一场直播能卖掉5万支口红。
支付方式也是个问题。东南亚很多人没有信用卡,喜欢货到付款或电子钱包。Lazada接了GrabPay、 Dana等电子钱包,今年双11期间,电子钱包支付占比从去年的35%涨到了55%。这说明,中国模式不能照搬,得改。
写在再说说:当数字褪去,留下什么?
双11的数字很亮眼, 但比数字更重要的是这些数字背后的变化:东南亚消费者习惯了线上购物,中小商户找到了新的生存方式,本土品牌开始崛起。Lazada新加坡CEO James Chang说:“我们不是在卖货,是在改变一个地区的商业生态。”
狂欢总会结束,但改变已经发生。明年双11, Lazada的数字还会涨,但更重要的是东南亚的电商市场会变得更成熟——消费者更理性,商家更专业,物流更高效。这比任何GMV数字都重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