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美国假日购物季销售强劲,零售商退货金额是否会创下新高

美国假日购物季的狂欢:销售额创新高, 退货潮也跟着来了

今年冬天美国人的购物袋好像装不下了。从黑色星期五到网络星期一,线上销售额一路狂飙,Adobe的数据显示单日支出就能突破90亿美元。零售商们擦着汗数钱,心里却咯噔一下——主要原因是比销售额更让人头疼的,正在路上。

销售数据亮眼, 但“甜蜜的烦恼”才刚开始

万事达卡发布的消费脉动报告像一剂强心针:11月1日到12月24日美国零售额同比增长3.8%,比预期的3.2%还要高。线上购物更是成了黑马,同比猛增6.7%,线下实体店只能眼巴巴看着增速只有1.5%。全美零售联合会预测, 整个假日季零售额能达到7279亿到7307亿美元,线上销售更是要冲到1626亿到1669亿美元,同比增长11%到14%。

美国假日购物季销售表现强劲 但零售商面临的退货金额或也将创新高
美国假日购物季销售表现强劲 但零售商面临的退货金额或也将创新高

谁也没想到,消费市场居然这么能打。零售商们提前囤的货没砸手里打折促销的策略也奏效了。但热闹背后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浮出水面:买的多了退的肯定也少不了。

416亿美元!退货金额要创新高的预警信号

CBRE和Optoro的合作研究像一盆冷水浇在零售商头上——今年11月和12月, 互联网商品的退货金额预计达到416亿美元,比去年370亿的预测还要涨12%。这可不是小数目,够买下十家中型零售商了。更吓人的是 Optoro的数据显示,整个假日季的总退货金额可能冲到1000亿美元,去年这个数字才900亿。

退货率的数据更扎心。线上购物的退货率平均能达到15%到30%,是实体店13%的两倍多。2021年美国消费者总共退回了价值761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丹麦一年的GDP。今年这股退货潮,只会更猛。

退货不是“不要了”,而是“不值了”

你以为退货的商品还能原价卖?天真。Optoro的研究给零售商算了一笔血泪账:退回的服装放8到16周, 价值就得跌20%到50%;电子设备更脆弱,每月贬值4%到8%,放三个月可能就成“电子垃圾”。更糟的是 有些商品压根进不了仓库,直接被拉去填埋场——Optoro说美国每年扔掉的退货商品有50亿磅,堆起来比珠峰还高。

这还没算运输成本。UPS预计假期期间每天要处理超100万个退货包裹, 1月2日峰值能达到190万件,比2019年最高值还涨26%。每多一个退货包裹,零售商就得多掏一笔运费,商品本身还在贬值,这买卖做的,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退货潮从哪来?消费者和零售商的“双输”游戏

有人说是消费者太挑剔,其实没那么简单。线上购物最大的痛点就是“摸不着”。衣服买回来不合身,鞋子码数不对,电器功能和描述差了点意思,这些都能成为退货理由。Happy Return公司的创始人发现, 很多女性消费者买衣服会故意买不同尺码,试穿完退掉不合适的,再说说只留一件——这哪是退货,分明是免费试衣间。

免费退货政策更是火上浇油。瓦拉泽克说:“客户已经被宠坏了觉得免费退货是理所当然的。”零售商为了竞争,只能咬牙承担运费,后来啊就是退货率一路飙升。2020年疫情期间,线上退货率直接干到30%,比实体店高出一大截,这习惯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高通胀下的“退货经济学”

通胀压力让消费者更精打细算,退货也成了省钱手段。有人在黑色星期五抢购一堆打折商品,用完就退;有人买大件家电,等促销结束再退掉重买。全美零售联合会的招聘数据也藏着线索:今年冬季零售商只招45万到60万临时工, 比去年少了近20万人,人手不足导致退货处理更慢,商品积压贬值更快。

更讽刺的是退货本身也在推高成本。Optoro估算, 零售业每年主要原因是退货处理效率低要损失500亿美元,100亿次“不必要的装运”让供应链乱成一锅粥。商品在仓库间来回倒腾,再说说可能连本带利亏掉。

零售商的“自救指南”:从对抗到共生的转变

面对退货狂潮,硬扛肯定不行。聪明的零售商开始琢磨怎么把“麻烦”变成“机会”。塔吉特和沃尔玛率先打出“线上购买,店内退货”的牌,让消费者不用再邮寄,直接在附近的门店就能退货。省了运费,消费者还觉得方便,一举两得。

科尔士更狠, 直接把自家1000多家店变成亚马逊的“退货中转站”,消费者退亚马逊商品还能领优惠券。诺德斯特罗姆更绝, 开了一叫Norstrom Local的“迷你店”,不存货专门搞线上退货,反而吸引了不少客流。这些操作看似亏本,其实是在用便利性换顾客忠诚度。

第三方公司的“退货生意经”

还有一些专业公司靠退货吃饭。Happy Return在全美各大城市设退货点, 帮没实体店的品牌接受退货,比如Rothy's、Everlane这些纯线上品牌。它们帮零售商省了建点的钱,还能从每单退货里抽成,越忙越赚。

Optoro则成了“退货清道夫”, 帮零售商处理退回来的货:能卖折扣店的卖折扣店,能转售的转售,实在不行就捐给慈善机构,再说说才考虑填埋。这样下来零售商能挽回30%到50%的损失,比直接扔掉强多了。

未来趋势:退货率可能还要涨, 但零售商有牌打

CBRE的研究说退货率每年还在以10%的速度增长。线上购物越来越方便,退货政策越来越宽松,这个数字可能还会往上冲。但零售商也不是没牌可打。比如用AI预测退货率, 热门商品少囤货;或者搞“无理由退货门槛”,买满多少才能免费退;再或者学习服装品牌,推出“试穿订阅服务”,让消费者在家试穿不喜欢的直接退,不用再寄来寄去。

退货这事儿,说到底是个平衡艺术。消费者想要便利,零售商想要利润,中间找对路子,就能把“退货”从“成本中心”变成“体验加分项”。毕竟谁也不想一边数着销售额,一边看着退货单叹气对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