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洞洞鞋品牌Crocs年销量达1亿双

1.196亿双背后:一双“丑鞋”的逆袭密码

你敢信吗?一双被《时代》周刊评为“最糟糕发明”的树脂拖鞋, 2023年居然在全球卖出了1.196亿双,平均每分钟就有228双被人从货架上拿下。更离谱的是这双“丑鞋”创造了30.13亿美元的收入,毛利率高达60%,比很多奢侈品牌还能赚钱。Crocs,这个曾经的破产边缘企业,硬生生把“洞洞鞋”做成了现象级单品。

从划船鞋到全球爆款:被低估的舒适需求

2002年,一个叫斯科特的划船爱好者折腾出了第一双Crocs。当时他只是想找双不磨脚、防滑的船鞋,后来啊用一种叫Croslite的树脂材料做出了个“塑料洞洞鞋”。谁能想到,这双原本为水上运动设计的鞋,后来成了医院护士、外卖骑手、广场舞大妈的“万金油”。你有没有发现,越是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走动的人,越对这双鞋爱得深沉?

1年卖出1亿双,洞洞鞋品牌Crocs强势回归!
1年卖出1亿双,洞洞鞋品牌Crocs强势回归!

一开始这鞋根本没想当时尚单品,主打的就是一个“舒服到不想脱”。防水、轻便、还抑菌,穿久了会根据脚型变形,简直是懒人福音。但问题也来了——太丑了。2007年巅峰时年销售额8.5亿美元, 后来啊主要原因是盲目扩张产品线,搞什么高尔夫鞋、太阳镜,库存堆成山,2008年直接亏了1.85亿美元,外界都在传它要“凉”。

跌宕20年:从濒临破产到年入200亿

你以为Crocs真的破产过?其实人家只是“战略性沉寂”了好几年。2016年,新管理层突然开窍:与其搞一堆杂七杂八的产品,不如把“丑”进行到底。他们发现,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在乎别人眼光,舒服、好玩、能晒才是王道。于是一场“丑鞋逆袭”的大戏开始了。

2021年Crocs营收23亿美元, 同比增长67%;2023年直接干到3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从一年亏1.8亿到一年赚200亿,这曲线比过山车还刺激。但别急着鼓掌,人家这波操作可不是靠“躺赢”,而是把“舒适”玩出了花。

联名破圈:当“丑鞋”碰上奢侈品和IP

说到Crocs的翻身仗,联名绝对是头号功臣。2017年, 它和Balenciaga搞了个“世纪联名”——把经典款鞋底加厚10厘米,再缀个奢侈logo,卖850美元。后来啊呢?发售当天直接售罄,二手市场炒到2000美元。有人骂“交智商税”,但年轻人就是买账:穿双“丑鞋”也能彰显品味,这波反差感拿捏得死死的。

后来联名玩上瘾了:和KFC出“炸鸡鞋”, 和王者荣耀搞“英雄战靴”,甚至跟Carrots潮牌玩“胡萝卜土壤”主题。2020年杨幂代言后 国内搜索量直接翻倍;2022年王者荣耀联名款在天猫首发,3万双鞋5分钟抢光,转化率比常规款高出50%。Crocs摸透了联名精髓:不管什么品牌,只要沾上“限量”“联名”,就能让粉丝疯狂买单。

用户共创:Jibbitz让每双鞋都独一无二

如果说联名是“锦上添花”,那Jibbitz就是“雪中送炭”。这玩意儿其实就是鞋面上的小装饰扣,但Crocs硬是把它做成了“社交货币”。2006年收购Jibbitz后 他们疯狂搞IP合作:迪士尼、哈利波特、小黄人……上百个IP随便选,用户自己DIY,世界上找不到两双完全一样的Crocs。

2020年, Crocs还专门为中国市场出了“城市系列”Jibbitz,故宫、长城、熊猫图案一上线,就被年轻人抢着贴鞋上。你想想,一双原本“千人一面”的洞洞鞋,主要原因是几个小扣子就成了个性宣言,这谁顶得住啊?现在Jibbitz的销售额占了总营收的15%,成了品牌“用户共创”的典范。

社交媒体:TikTok上的“洞门狂欢”

Crocs的社媒营销,堪称“反向操作”的教科书。别的品牌拼命P图, 它偏要展示最真实的场景:护士站12小时穿着、外卖小哥雨天踩着、小孩踩着水坑玩……这些接地气的视频在TikTok上播放量超50亿次标签#CrocsChallenge有20亿观看量。

更绝的是 Crocs鼓励用户“整活”:有人用洞洞鞋种多肉,有人改过当拖鞋,还有人把Jibbitz串成项链。2022年, 一个美国博主把Crocs绑在无人机上送外卖,视频爆火后Crocs顺势推出“外卖专属款”,直接把场景玩成了产品。这种“用户生成内容+品牌借势”的模式,让Crocs几乎零成本获得了海量曝光。

争议与隐忧:高温缩水与舒适溢价

当然Crocs也不是没有烦恼。2023年南都报道,美国消费者集体诉讼它“高温下缩水变形”,有人穿了两天鞋面就缩了一码。更有人吐槽:“不就是EVA材料吗?凭什么卖400块?”确实Crocs的成本中,营销和联名占了大头,原料成本其实很低。60%的毛利率背后消费者到底是为“舒适”买单,还是为“品牌溢价”买单?

而且,洞洞鞋的赛道越来越挤。国内有各种平价替代款,几十块就能买一双“仿Crocs”,虽然质感差了点,但胜在便宜。2023年第三季度,Crocs营收竟然同比下降了9%-11%,这是不是意味着“洞门狂欢”快到头了?

跨境电商启示:小众品牌如何玩转大生意

Crocs的成功, 给跨境电商提了个醒:别总盯着“高端”“大牌”,小众需求里藏着大市场。先说说找到自己的“舒适区”——Crocs的核心就是“舒适”,不管怎么联名,这点从来没丢过。接下来学会“蹭热度但不掉价”,和奢侈品联名反而拉低了对方的调性,Crocs却成了“时尚新宠”。再说说 让用户“参与感拉满”,Jibbitz和社媒互动证明,现在的年轻人不只想买产品,还想买“专属感”。

不过Crocs的故事也告诉我们:没有永远的爆款,只有永远的用户洞察。当“丑鞋”不再新鲜,当联名不再稀奇,Crocs还能靠什么留住消费者?或许,答案就藏在那些穿着洞洞鞋走遍大街小巷的人心里——舒服,就够了。但舒服能撑起200亿的生意吗?这个问题,可能连Crocs自己也没答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