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美的Crocs洞洞鞋如何借助营销策略成为爆款产品
从“丑鞋代表”到“联名收割机”:Crocs的逆风翻盘史
谁能想到, 一双被骂了十几年“丑到爆”的塑料鞋,居然成了时尚圈的香饽饽嗯?2002年Crocs刚问世时 靠着“踩屎感”的舒适度火了一把,后来啊2006年被《时代》周刊评为“50项最糟糕发明”,甚至有人建了“士可磨破脚皮,绝不穿洞洞鞋”的反洞洞鞋联盟,上百万人点赞。可谁能想到, 2021年Crocs销售额居然飙到23亿,比2020年暴涨67%,2024年抖音上“Crocs一年卖200亿”的话题直接炸出4.4亿个喜欢。这波“丑萌逆袭”,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被骂上热搜的塑料鞋,凭什么让年轻人真香?
提起Crocs,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鞋也太丑了吧”。圆乎乎的鞋身,密密麻麻的洞洞,配上五颜六色的装饰扣,怎么看怎么像“塑料玩具”。但奇怪的是 这双“丑鞋”愣是让年轻人从“嫌丑”到“真香”,靠的居然是“反其道而行之”的营销——你越说它丑,它越把“丑”做成标签。

2017年Crocs发起过一个狠活, 主题是“这么多年,被世界欺凌,我们虽然丑,却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美丽”。这波操作直接把“丑”变成一种态度,年轻人一看:“这不就是我吗?不被定义,有点怪但很舒服。”你看, 现在的社交媒体上,年轻人晒洞洞鞋配文都是“丑得理直气壮”“丑萌才是高级感”,把“丑”玩出了新高度。
当然光靠“卖惨”肯定不行。Crocs的底牌其实是“舒适到让人上瘾”。它的鞋身用的是专利材料Croslite,体温一踩就变形,完全贴合脚型,脚感像踩在云朵上。而且防滑透气,雨天不摔跤,夏天不闷脚。医护人员穿它站12小时脚不肿,宝妈穿它带娃跑一天不累,这种“刚需舒适度”才是它扎在消费者心里的根。你说它丑,但舒服到让人离不开,这种“反差感”才是它最牛的地方。
联名狂魔的野心:从巴黎世家到王者荣耀, 每一步都踩在潮流上
2016年以前,Crocs还在“舒适但土”的圈子里打转,直到它开始玩联名,才算真正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联名营销现在品牌都在用, 但Crocs的聪明之处在于——它不跟风,专挑“反差感”大的对象合作,让每一次联名都变成“破圈”事件。
2016年, Crocs和英国设计师品牌Christopher Kane合作,把蕾丝、蝴蝶这些“女性元素”印在洞洞鞋上,直接让时尚圈惊呼“这塑料鞋居然能走秀”。后来它又和巴黎世家搞了个“恨天高洞洞鞋”,鞋底厚得像踩砖头,价格炒到5000一双,照样被潮人抢破头。你说它丑?年轻人偏觉得这是“时尚恶趣味”,这种“丑得有态度”的定位,让Crocs从“休闲鞋”变成了“潮玩鞋”。
联名对象的选择,Crocs也很有“心机”。它不光找奢侈品牌拔高调性,还和年轻人扎堆的IP联名。比如和王者荣耀合作, 把李白、孙悟空的游戏角色印在鞋上,鞋带设计成游戏道具;和可口联名,鞋面印满可乐瓶logo,喝完可乐就能配鞋。这种“游戏+日常”的联名, 精准戳中年轻人的社交需求——穿洞洞鞋打王者,拍照发朋友圈,这不就是现成的“社交货币”?数据显示,联名款洞洞鞋的销量比普通款高出50%,溢价能力直接拉满。
DIY装饰扣:让用户自己“造”爆款, 这才是高明
如果你以为Crocs的洞洞只是透气,那你就小看它了。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孔,其实是品牌留给用户的“创作舞台”。2005年, 美国一位妈妈发现,往洞洞鞋上扣小装饰特别好玩,于是发明了Jibbitz装饰扣,一年就卖了800万颗。2006年Crocs直接把这家公司收购,从此“DIY洞洞鞋”成了品牌的超级符号。
现在Crocs的装饰扣有上千种, 从hellokitty到动漫IP,从字母数字到emoji,用户可以自由搭配,填满整个鞋面。上有人晒出“满钻洞洞鞋”, 装饰扣花了近千元,配文“痛并快乐着”;抖音上“6个鞋花300多块,心痛”的视频点赞破百万。你说这是“智商税”?但Crocs摸透了年轻人的心理——谁不想拥有一双“独一无二”的鞋?用户自己DIY,等于免费帮品牌做宣传,这种“参与感”比硬广管用一万倍。
更绝的是Crocs还鼓励用户分享自制款。在TikTok上, #crocschallenge话题播放量7400万,用户穿着DIY洞洞鞋跳舞、做饭、遛狗,各种创意层出不穷。品牌官方账号经常转发这些内容, 用户看到自己的作品被翻牌,更有动力分享,形成“用户创作-品牌传播-更多人参与”的闭环。这种“让用户当主角”的玩法,让Crocs的社媒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社交媒体上的“Crocs狂欢”:用户比品牌还会玩
做社媒, 很多品牌喜欢“端着”,发点精致的产品图,写点官方文案,后来啊互动惨淡。但Crocs不一样,它早就明白——社交媒体不是“品牌秀场”,是“用户主场”。它的官方账号像个“搞笑博主”, 天天发萌宠穿洞洞鞋的照片、沙雕表情包,甚至还有用户穿洞洞鞋踩泥坑的搞笑视频,评论区比段子还好笑。
Instagram上,Crocs账号有149.9万粉丝,每条帖子平均上万点赞。有一次它发了一张狗子穿洞洞鞋打哈欠的照片, 配文“这表情,是我穿新鞋的心情吗”,后来啊评论区全是“哈哈哈哈我家狗也这样”“求狗同款”。这种“接地气”的内容,让年轻人觉得“这品牌懂我”,比那些“高端大气”的文案亲切多了。
除了官方账号,Crocs还深谙“借势营销”。2023年它和网红猫咪Stepan合作,Stepan有133万粉丝,平时最爱穿洞洞鞋摆拍。品牌给它定制了“猫爪装饰扣”,Stepan穿上后发了一条视频,点赞量直接破10万。还有主播Celina, 拥有186万粉丝,她和Crocs合作拍搞笑视频,穿着洞洞鞋跳舞后来啊摔了个跟头,配文“这鞋太滑,丑到我站不稳”,后来啊反而火了点赞5万。你看,社媒上“自黑”比“自夸”更有传播力,Crocs把这点玩明白了。
明星与网红的“相爱相杀”:贝嫂拒穿却被寄鞋, 这波营销赢麻了
明星营销,Crocs也玩得“野”。它不找那些“完美偶像”,专挑“有态度”的明星,甚至故意制造“争议”。比如流行天王Justin Bieber, 2019年他和Crocs联名推出“洞洞鞋拖鞋”,后来啊贝嫂Victoria Beckham公开吐槽:“这鞋也太丑了我绝对不穿。”没想到,Justin直接给贝嫂寄了一双,贝嫂还在社交媒体上感谢,配文“这鞋…挺特别的”。
这波操作直接引爆话题, “贝嫂拒穿Crocs”“Justin硬塞鞋给贝嫂”上了热搜,无数网友围观:“贝嫂居然真收了?”“这鞋到底什么来头?”Crocs一句话没说却让全网都知道了它的联名款,这波“争议式营销”属实赢麻了。后来灵魂歌手SZA、 说唱歌手Travis Scott也纷纷上脚,Z世代的年轻人一看:“连明星都穿,这鞋不简单。”
当然 Crocs也找了很多时尚博主带货,但它的“小心机”在于——找的不是那种“精致网红”,而是“有点怪但很会玩”的博主。比如有个博主穿着洞洞鞋配西装, 配文“职场丑萌风,老板不敢说我”;还有博主穿洞洞鞋去登山,配文“这鞋比登山鞋还防滑”。这些内容让年轻人觉得“洞洞鞋能搭一切”,打破了对它“只能居家穿”的刻板印象。
公益活动:用舒适打动医护人员, 品牌形象“软着陆”
品牌想让人记住光靠营销不够,还得有“温度”。Crocs早就发现了这一点,它把公益活动做成了“品牌故事”的一部分。2020年疫情爆发,医护人员长时间穿防护鞋,脚又肿又痛。Crocs立刻发起“守护白衣天使”活动, 向全球医护人员捐赠了10万双洞洞鞋,主要原因是鞋身舒适透气,医护人员穿它站12小时也不累。
这波活动直接让Crocs的形象从“丑鞋”变成了“暖心鞋”。很多医护人员在社交媒体上晒图,配文“感谢Crocs,脚终于能喘口气”。品牌还把这些内容转发,配文“你们的守护,我们用舒适回报”。你看,这种“刚需型公益”比发广告更有说服力,消费者觉得“这品牌有良心”,自然愿意买单。
后来Crocs还持续做公益, 比如给贫困地区儿童捐赠童鞋,和环保组织合作回收旧鞋做材料。这些活动没有直接带来销量, 却让品牌形象“软着陆”——年轻人觉得“买Crocs不只是买鞋,是支持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品牌”。这种“情感连接”,比任何营销都持久。
数据不会说谎:从沉寂到年销23亿,Crocs做对了什么?
2021年暴涨67%,洞洞鞋的“报复性消费”来了?
很多人说Crocs的火爆是疫情“居家经济”的偶然。2020年大家居家隔离,穿皮鞋高跟鞋不舒服,洞洞鞋主要原因是舒适,成了居家首选,销量暴涨。但如果你看看2022年、2023年的数据,就会发现——这根本不是偶然。2021年Crocs销售额23亿, 2022年继续增长,2023年天猫双十一,Crocs童鞋成交量同比翻倍,直接把“童鞋奇迹”刷上了热搜。
为什么?主要原因是Crocs早就把“居家需求”变成了“日常需求”。它不光卖洞洞鞋,还推出了凉鞋、乐福鞋、运动鞋,甚至棉拖鞋,覆盖春夏秋冬。你看,现在年轻人穿洞洞鞋出门、上班、旅游,早就不是“居家专用”了。品牌把“舒适”做成标签, 又用联名和DIY让“舒适”变得“时尚”,这种“产品+营销”的组合拳,才是它持续增长的核心。
天猫双十一成交量翻倍, 童鞋市场的“奇迹创造者”
童鞋市场,Crocs简直是“降维打击”。很多家长给孩子买鞋,最看重“舒服不磨脚”,洞洞鞋的柔软鞋底和透气孔刚好满足这个需求。而且Crocs的童鞋款有卡通印花,孩子喜欢,家长愿意买。2023年天猫双十一,Crocs童鞋成交量同比翻倍,成为童鞋类目的“黑马”。
品牌的“小心机”还在于——童鞋款也玩联名。比如和迪士尼合作, 鞋面印上米老鼠、小熊维尼,孩子穿出去简直是“行走的IP”;和奥特曼联名,鞋扣做成奥特曼造型,小男孩直接喊着“妈妈我要这双”。这种“IP+舒适”的组合,精准击中家长“孩子喜欢、家长放心”的心理,销量自然蹭蹭涨。
抖音4.4亿点赞:短视频里的“洞洞鞋美学”
短视频时代,Crocs的营销更是如鱼得水。抖音上“Crocs一年卖200亿”的话题,4.4亿个喜欢,无数用户晒出自己的洞洞鞋穿搭。有人穿洞洞鞋配汉服, 配文“丑萌混搭风,我妈说我像出土文物”;有人穿洞洞鞋去露营,配文“这鞋踩泥里一冲就干净,懒人福音”。这些内容让洞洞鞋的“场景”无限扩大——从居家到户外从日常到潮流,无所不包。
品牌还经常发起挑战,比如#crocs穿搭挑战,鼓励用户用装饰扣改过洞洞鞋。用户参与度超高,一条视频点赞就能破万。你看, 短视频的“短平快”和洞洞鞋的“高辨识度”简直是绝配,用户随手一拍就是爆款,品牌不用花一分钱广告费,就能获得海量曝光。
争议与反思:Crocs的成功能复制吗?
联名泛滥会稀释品牌吗?下一波增长靠什么?
虽然Crocs现在很火,但争议也不少。有人批评它“联名泛滥”, 2023年一年就推出了20多个联名款,从奢侈品牌到动漫IP,从游戏到饮料,几乎什么都联。后来啊部分消费者觉得“审美疲劳”,吐槽“这鞋越来越像联名大杂烩,忘了自己是谁了”。
确实联名是把双刃剑。用好了能破圈,用不好会稀释品牌。Crocs的挑战在于——如何在联名中保持“品牌一致性”。比如它和巴黎世家的联名, 虽然贵,但保留了洞洞鞋的经典鞋型;和王者荣耀联名,虽然游戏感强,但透气孔设计没变。如果为了联名而联名,把鞋型改得面目全非,消费者可能就不认了。
下一波增长,Crocs可能需要“轻量化联名”。比如和设计师小众品牌合作, 保持“丑萌”的一边,提升设计感;或者和环保组织联名,推出可回收材料的洞洞鞋,抓住“可持续时尚”的潮流。毕竟年轻人的喜好变得快,只有不断迭代,才能不被淘汰。
从“丑萌”到“潮牌”,Crocs的下一步是“奢侈”?
有人问,Crocs会不会从“潮牌”变成“奢侈品牌”?毕竟它的联名款已经卖到5000一双,比很多奢侈鞋还贵。但说实话,这有点难。Crocs的基因太“接地气”了洞洞鞋的塑料材质、宽松鞋型,和奢侈品的“精致感”根本不搭。你看,有几个奢侈品牌会做“装饰扣”这种东西?
但Crocs可以试试“轻奢路线”。比如推出高端线,用更好的材料,设计更简约的鞋型,去掉过多的装饰,保留舒适度的一边,提升质感。或者和艺术家合作,推出限量版艺术联名,把洞洞鞋做成“收藏品”。这样既能留住老粉,又能吸引追求“小众时尚”的新粉,比盲目追求“奢侈”更现实。
总的Crocs的成功不是偶然。它把“丑”做成态度,把“舒适”做成刚需,把“联名”做成破圈利器,把“用户参与”做成传播闭环。这波“怪美逆袭”, 给所有品牌的启示是——与其讨好所有人,不如坚持自己的“怪”,把“怪”做到极致,自然会有人为你买单。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就爱这种“有点怪,但很舒服”的调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