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在美国亏损5亿,电商业务还能持续烧钱吗
5亿美元亏在美国,TikTok电商的“烧钱游戏”还能玩多久?
数字跳动得让人心惊。2023年, TikTok在美国的电商业务预计亏损超过5亿美元,这个数字像一记重锤,砸在所有关注跨境零售的人心坎上。半闭环模式说关就关,补贴政策说停就停,曾经的流量巨头,在美国市场怎么就变成了“烧钱无底洞”?
监管大棒下的“紧箍咒”
美国政府对TikTok的“关照”从未停止。2022年12月, 联邦政府一刀切禁止TikTok在政府设备上使用,紧接着2023年8月,纽约市以“数据平安”为由加入禁令阵营。蒙大拿州的封禁律法生效时间步步紧逼,TikTok在美国仿佛走在钢丝绳上,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数据平安、儿童隐私,这些帽子扣下来TikTok电商想放开手脚大干一场,难。

更麻烦的是美国消费者对“兴趣电商”的冷淡超乎想象。东南亚用户能在直播间刷着刷着就下单,美国用户却更习惯亚马逊式的“搜索-比价-下单”。TikTok推了半天“发现式购物”,用户转化率始终上不去,流量就像漏斗里的沙,哗哗往下掉,留不住。
钱都烧在了哪儿?
5亿美元亏得不明不白?其实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或者说自以为的刀刃上。招聘团队、搭建配送网络、补贴卖家,三座大山压得TikTok喘不过气。
人海战术与物流幻想
TikTok在美国的扩张计划堪称“豪赌”。2023年初,硅谷办公室招聘开足马力,薪资比同行高出30%,就想挖来亚马逊、eBay的老将。后来啊呢?熟悉美国市场的运营人才没来几个,倒是养了一大群“纸上谈兵”的策划。配送网络更是头疼, 美国地广人稀,郊区配送成本是城市的三倍,TikTok咬牙投入,包裹时效却还是比不上UPS,用户投诉不断。
补贴的“甜蜜陷阱”
免费上架、 零佣金、免费仓储,TikTok对卖家的补贴堪称“疯狂”。今年8月, 平台甚至补贴商家提供“免费送货+24小时达”,后来啊发现,羊毛党薅完补贴就跑,真正复购的用户不足10%。更扎心的是 不少中国卖家把TikTok当“清库存渠道”,9.9美元包邮的产品卖了一堆,GMV数字上去了利润全是负的。
反观东南亚,TikTok的补贴策略却玩得风生水起。2023年马来西亚站点推出“先买后付”, 当地年轻用户买账,订单量激增40%;指定物流服务商上门取件,卖家省心又省钱,退货率从15%降到8%。同样的烧钱,效果天差地别,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东南亚的“蜜糖”, 美国的“砒霜”
2023年TikTok Shop在东南亚的市场份额从4.4%猛增到13.2%,直接把Lazada和Tokopeda的市场份额挤掉了一大块。Momentum Works的报告里写得明明白白:东南亚用户吃“兴趣电商”这套, 直播带货转化率能到8%,美国呢?只有2.5%。
东南亚的电商生态就像“温水煮青蛙”, Shopee、Lazada打了多年价格战,用户早就习惯了“边刷边买”。美国不一样,亚马逊、沃尔玛把持着搜索电商,用户对“算法推荐”天然警惕。TikTok在东南亚用“达人+短视频”打穿市场,在美国却撞上了“消费习惯的高墙”。
本地化“水土不服”
东南亚市场的成功,离不开TikTok的“接地气”。在印尼,平台和本土网红合作推广穆斯林服饰;在泰国,直播里卖榴莲必须现场试吃。美国市场呢?TikTok照搬东南亚的“低价爆款”策略,后来啊美国消费者更看重品牌和品质,9.9美元的T恤,谁要?
更致命的是美国电商竞争太卷。亚马逊Prime会员、沃尔玛次日达,TikTok的“免费配送”根本拿不出手。2023年二季度,亚马逊在美国的配送时效平均是1.2天TikTok呢?3.5天用户等不及。
广告“救命稻草”?
电商亏得底裤都快没了TikTok把希望押在了广告上。2022年数字广告收入增长155%,苹果公司才38%,亚马逊才22%,这个数据确实亮眼。8月底, TikTok在美国上线了新广告功能“SearchAdsToggle”,允许商家在搜索后来啊页投广告,这是要向谷歌宣战的节奏?
搜索广告的“野心”
“SearchAdsToggle”听起来很高级,其实就是把信息流广告搬到了搜索页。用户搜“无线耳机”,TikTok就把商家的广告塞进去。这个功能在欧洲测试时广告点击率提升了20%,美国市场能不能复制?不好说。美国用户习惯了谷歌搜索,TikTok的搜索栏更像“凑热闹”,谁会特意来这儿买东西?
商业内容库倒是有点意思。广告创意、投放数据、受众画像全公开,营销人员能照着改策略。但问题是美国品牌对TikTok的广告效果一直持怀疑态度。2023年可口可乐的广告投放报告显示, TikTok的转化成本比Instagram高出35%,谁还愿意砸钱?
烧钱还是止损?TikTok的十字路口
5亿美元亏了 半闭环关了TikTok在美国的电商业务到底该进还是该退?有人觉得“烧钱换增长”是老套路, 美国市场太大,放弃太可惜;也有人觉得,再烧下去就是“无底洞”,不如收缩战线,保住广告基本盘。
“收缩or扩张”的两难
收缩?东南亚市场还没站稳脚跟,美国又放弃,TikTok电商的全球化版图就散了。扩张?5亿亏进去,明年可能更多,股东那边怎么交代?2023年8月, TikTok内部传出了“砍掉美国低价补贴”的消息,后来啊被官方否认,但焦虑已经写在脸上了。
差异化破局?
与其硬刚亚马逊,不如找找“蓝海”。美国小众市场其实不小:户外装备、 复古服饰、手工工艺品,这些品类亚马逊做不深,TikTok用短视频种草,或许能打开局面。2023年二季度, 美国手工珠宝品牌“Etsy”在TikTok的直播带货量增长了60%,这说明用户不是不买,是不买“千篇一律”的东西。
物流也得改。与其自建配送网络,不如和FedEx、USPS合作,用“众包物流”降低成本。2023年7月, TikTok在洛杉矶试点“社区自提点”,用户下班顺路取货,配送成本降了15%,这个模式值得推广。
烧钱不是万能药, 但也不是绝路
5亿美元亏在美国,TikTok电商的“烧钱游戏”确实玩得艰难。监管高压、消费习惯差异、竞争白热化,每一步都是坎。但东南亚的成功证明,兴趣电商不是“水土不服”,是“没找对方法”。与其纠结“要不要烧钱”,不如想想“怎么聪明地烧钱”。放弃幻想,脚踏实地,或许TikTok电商在美国还有一条路可走。只是这条路,注定比东南亚难走得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