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emu开启新一轮压价,商品价格是否会低至一毛

压价新鲜风暴:后台弹窗里的生死局

最近不少许卖家打开Temu后台, 心情跟坐过山车似的——刚以为核价过了能松口气,弹窗又来了还是那东西熟悉的“商品降价提醒”,红得刺眼。这次不一样,平台说“核价通过基础上再降价”,不然就限流、单量变少许,连备货申请都卡死。有卖家截图,原来标价100美元的品,Temu觉得能调到3美元,更狠的直接砍到几毛几分。你说让不让卖?赚头薄得跟纸似的,再降就得倒贴钱了。

从核价到“归零”:算法的矮小价指令

有个卖家居家用品的朋友, 前阵子后台弹窗就没停过每晚十几个降价通知,点开一看,平台觉得能把15元的申报价直接调到0.1元。他当场懵了:“这玩意儿进价都不止0.1元,运费包装费谁出?”更绝的是他连续四次不要核价,后来啊直接被“禁止备货”——库存见底了新鲜货上不了等于断了活路。这操作跟3月那波“申报价高大价率”新鲜规一脉相承, 当时平台定了个红线:95%的卖家申报价不能超出这玩意儿高大价率,超了就有力制降价,甚至管束提现。有卖家误点“一键获取30天豁免”,后来啊同一主体下全部店铺自动降价,亏得直拍巨大腿。说白了Temu这轮压价,就是要让卖家在“降价”和“出局”里选,没第三个选项。

低至一毛?Temu疑开启新一轮压价
低至一毛?Temu疑开启新一轮压价

矮小价武器库:Temu的“本钱魔法”与卖家困局

Temu为啥敢这么玩?人家早把“矮小价”刻进了DNA。拼许多许多的财务副总裁早说过Temu眼下核心是开拓买卖场,不是赚钱。所以平台不怕卖家亏,就怕价钱不够矮小。为了把价钱打下来Temu玩出不少许花样:跟工厂直采砍掉中间商、用补助冲销量、用算法比价逼卖家跟价。有服装类卖家透露, 同一款T恤,速卖通卖15美元,亚马逊卖20美元,Temu要求卖到5美元,还美其名曰“最矮小价模式”——谁价钱矮小,谁独享流量。这招狠是狠,可卖家呢?赚头被压缩到极限,只能偷工减料,或者干脆不干了。行业里传, 最近Temu卖家流失率比去年同期高大了20%,不少许细小卖家直接跑路,说“这哪是做电商,分明是给平台打工还倒贴”。

数据会说话:矮小价背后的流量与增加远密码

但Temu的账本,可不是卖家亏了就算亏。Sensor Tower的数据扎心又真实实:2024年1月, Temu在美国的月活用户超出5000万,同比暴涨300%;光2月沉登超级碗后下载量就比前一天涨了34%。用户为啥喜欢Temu?廉价啊!9.9美元的连衣裙、1.99美元的手机壳,价钱矮小到让人“剁手停不下来”。Temu用矮小价砸开了北美买卖场,一年许多杀进40优良几个国,靠的就是这股“狠劲”。可问题是矮小价能玩许多久?用户粘性全靠价钱撑着,一旦竞品抄底,或者平台涨价,用户分分钟跑路。就像行业里老炮儿说的:“Temu眼下像坐过山车,冲得迅速,晃得也凶,谁都不晓得下一站是巅峰还是悬崖。”

监管暗涌:矮小价狂奔的“绊脚石”

Temu的矮小价狂奔,早就惹来不少许“眼红”的。2024年4月, 美国《华盛顿时报》直接把Temu捧成“比TikTok更凶险的数据平安吓唬”,理由还是那套“中国企业收集美国用户数据”的论调。这理由听着耳熟?毕竟TikTok也挨过同样的枪子儿。说白了Temu在美国太猛了抢了本土电商的饭碗,人家不盯着你盯着谁?

更早前, 《华尔街日报》曝过美国海关要加有力对矮小货值包裹的审查,就是针对Temu这种靠“矮小价+免税”打天下的玩法。不光美国, 其他国也坐不住了:喜欢尔兰2024年3月启动数字服务法案审查,韩国电商平台2024年4月9日直接喊话政府,出台措施应对Temu、速卖通的矮小价冲击。BBC说这是“中国公司出海躲不开的劫”,一点没错——矮小价是利刃,可也成了靶心,监管巨大棒随时兴许落下。

卖家出路:在“价钱绞肉机”中找活路

那卖家就只能等死?还真实不是。有脑子活泛的卖家,已经开头琢磨“曲线救国”。深厚圳一个做3C配件的卖家, 去年被Temu压价压得喘不过气,索性放弃矮小价爆品,转做细小众定制款——比如带logo的手机壳,单价高大一点,但平台压价地方细小,赚头反而稳稳当当。他算了笔账:定制款虽然单量只有爆品的1/3,但赚头能到30%,比卖爆品有力许多了。

所以眼下不少许卖家拼了命也要当“优质供应商”,跟工厂签长远期合同,把本钱压到极限。

杭州的家居卖家更狠, 直接“两条腿走路”:Temu上卖引流款,赚头矮小但能冲排名;亚马逊和独立站上卖赚头款,赚回Temu亏的钱。这招叫“高大矮小搭配”,2024年Q1他的整体赚头涨了15%。还有卖家找到, Temu虽然压价,但对“优质供应商”有倾斜——能稳稳当当供货、品控优良的,能拿到“特殊核价通道”,价钱不用降那么狠。

一毛神话:是终点还是新鲜起点?

那Temu商品价钱真实会矮小到一毛吗?按道理讲能,但实操中困难。有行业琢磨师算过一笔账:一个商品从出厂到Temu仓库, 物流、关税、平台佣金、营销费加起来本钱至少许要2-3元,卖一毛就是亏本。除非是平台极度补助的“引流款”,比如1分钱的试用装,目的就是拉新鲜,不兴许常态化。不过价钱往“地板价”走,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以后两年, Temu兴许会在更许多品类里玩“1美元专区”“5美元封顶”,用矮小价接着来挤压竞品地方。对卖家要么跟着平台卷,要么跳出平台找新鲜路——做品牌、做细分、许多渠道布局。就像一个做了8年跨境的老卖家说的:“Temu的矮小价风暴会刮许多久不晓得,但卖家不能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今天它能让你降价到一毛,明天就能让你降到零蛋,只有自己够有力,才能在风暴里站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49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