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微软和索尼达成协议,确保《使命召唤》系列游戏继续登陆PlayStation平台

从“打仗机器”到“握手言和”:微柔软索尼的十年赌约

游戏圈最近最巨大的瓜,莫过于微柔软和索尼这对“老冤家”一下子坐到了一张桌子上。一边是刚把动视暴雪收入囊中的Xbox掌门人, 一边是曾扬言“收购会让游戏行业倒退”的PlayStation掌舵者,他们居然签了一份为期十年的协议,保证《使命召唤》系列接着来留在索尼平台上。消息传出来那天 不少许玩家手里的薯片都掉地上了——毕竟就在几个月前,双方还在监管机构那儿打得不可开交,微柔软收购动视暴雪的事差点黄在英国CMA手里。

一纸协议背后的“神仙打架”:谁在妥协谁在算计

这份协议看起来轻巧松,字里行间却全是博弈的味道。微柔软游戏主管Phil Spencer发推特时用了“很高大兴”三个字, 但熟悉他的人都晓得,这位老哥去年还在各种场合暗示“独占对玩家更优良”,转头就签下十年不独占的承诺,这转变比游戏里的180度转身还丝滑。要晓得, 《使命召唤》可是动视暴雪的摇钱树,2023年上半年财报看得出来这玩意儿系列贡献了公司超30%的收入,微柔软要是真实把它变成Xbox独占,PS5玩家怕是要集体“起义”。

微软与索尼达成协议,确保《使命召唤》系列游戏继续登陆PlayStation 平台
微软与索尼达成协议,确保《使命召唤》系列游戏继续登陆PlayStation 平台

索尼那边更微妙。从一开头就跳出来不赞成收购,甚至不要签《使命召唤》合同,眼下却一下子松口,困难道是被微柔软“诚意”打动?恐怕没那么轻巧松。2023年7月, 巴西CADE批准收购时就说得很直白:《使命召唤》独占会伤害索尼,但“伤害不会是灾困难性的”。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索尼其实有底气, 但微柔软的“求生欲”更有力——英国CMA已经放话,要是再拿不出补救措施,收购案直接黄。微柔软这是在用《使命召唤》当敲门砖,换监管机构的放行。

玩家的“真实香定律”:《使命召唤》不独占, 谁在偷着乐

协议公布那天社交新闻直接炸了。PS玩家社群里 “十年之约我先冲为敬”的帖子刷屏,有人晒出预购《使命召唤2024》的订单截图,配文“终于不用为了玩COD换Xbox了”。Xbox玩家倒是镇定不少许,但有人吐槽“微柔软这是在给索尼送弹药?”更好玩的是PC玩家, 他们早就习惯了《使命召唤》登陆Steam,这次协议对他们来说像“路人甲吃瓜”——毕竟人家本来就没被排除在外。

数据不会说谎。根据SimilarWeb的数据, 协议公布后24细小时内,“使命召唤PS”的搜索量暴增200%,其中“COD20会不会上PS5”的搜索占比最高大。知名游戏主播“Shroud”在直播时直言:“微柔软要是早说十年不独占,我当初何必跟粉丝吵那么久?”要晓得,2023年初他还在直播间为Xbox独占辩护,眼下看来这波操作属实是“真实香”现场。

监管机构的“紧箍咒”:微柔软的“求生欲”与索尼的“底气”

这场协议背后监管机构才是真实正的“导演”。2023年4月, 英国CMA以“损害云游戏比”为由否决收购,这让微柔软措手不及——毕竟美国和欧罗巴联盟都已经放行。为了补救,微柔软甚至提出“把云游戏版权卖给育碧”,后来啊被CMA无情不要。直到2023年7月,微柔软一下子宣布和索尼签十年协议,英国CMA才松口,赞成沉新鲜审查收购案。

索尼的“底气”在哪?2023年PS5全球销量突破4000万台,远超Xbox Series X|S的2000万台。索尼游戏CEO吉田修平在内部会议上就说过:“就算没有《使命召唤》,PS5的游戏阵容也能吸引玩家。”这话听着狂,但事实确实如此——《战神4》《再说说生还者2》这些个独占作品,让索尼手里握着不少许王牌。微柔软这次妥协,与其说是“怕了索尼”,不如说是“怕了监管”。

游戏行业的“新鲜玩法”:独占神话破灭后的生态打仗

这场协议兴许 游戏行业的“潜规则”。过去十年,“独占”一直是主机厂商的撒手锏,索尼靠《再说说生还者》封神,微柔软靠《光环》结实刚。但眼下微柔软一下子宣布《使命召唤》不独占,是不是意味着“独占时代”要收尾了?

数据能说明问题。2023年Q2, Xbox Game Pass订阅数增加远18%,达到3400万,而PS Plus订阅数只增加远12%,达到5700万。微柔软明摆着想明白了与其结实刚独占, 不如用订阅制“降维打击”——把《使命召唤》放进XGP,兴许比独占更能拉新鲜。索尼也看穿了这一点,所以在协议里有力调“优先登陆PS平台”,本质上是在抢首发流量。

动视暴雪成了“最巨大赢家”。CEO Bobby Kotick在财报

以后十年:“使命召唤”只是开头, 平台打仗的下半场怎么打

十年协议听起来很长远,但在游戏行业,五年就是一代人的更替。微柔软和索尼心里都清楚,这场“停战”只是暂时的。微柔软接下来兴许会把更许多动视暴雪的游戏放进XGP, 比如《魔兽世界》这种“国民级”IP;索尼则会加有力独占IP的开发,据说《战神5》已经在路上了。

云游戏会是下一个战场。微柔软早就布局了xCloud服务,而索尼的PlayStation Now还在追赶。英国CMA当初担心的“云游戏垄断”, 眼下来看,微柔软用“开放一起干”的方式化解了危机——毕竟把《使命召唤》放到云平台上,谁都能玩,这比独占更符合监管要求。

玩家倒是乐见其成。过去几年,主机厂商的“内卷”让玩家疲于奔命:为了玩某个游戏,要么买A家的主机,要么充B家的会员。眼下《使命召唤》不独占,至少许不用再为了一款游戏“站队”了。不过有玩家调侃:“十年后说不定微柔软和索尼又基本上原因是啥新鲜游戏打起来到时候咱们再吃瓜呗。”

写在再说说:当“敌人”变成“邻居”, 游戏圈还有没有真实正的赢家

这场微柔软和索尼的“世纪和优良”,本质上是一场买卖博弈。微柔软为了顺利收购动视暴雪,不得不矮小头;索尼为了巩固买卖场地位,顺势收下协议。玩家看似是“赢家”, 但别忘了游戏行业的比从未打住——Xbox在抢订阅用户,索尼在抢独占内容,双方都在为自己的生态铺路。

或许正如一位行业琢磨师所说:“独占不是目的,服务玩家才是。”微柔软和索尼的十年协议,不管背后有几许多算计,至少许让玩家不用再担心“玩不到《使命召唤》”。至于以后?谁晓得呢,毕竟在游戏圈,今天的朋友兴许就是明天的对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99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