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大学

加强短视频版权保护,如何平衡创新与利益

短视频侵权事件的实例

不久前,西安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依法查处了一起短视频侵权案件。运营者李某因在未获得权利人许可的情况下,对经典视听作品《三国》进行删减和重新剪辑,制作了超过280段短视频进行传播,最终导致其非法所得被没收,共计超过1.4万元,此外还被处以1.6万元的罚款。这一事件 将短视频版权侵权问题推向公众视野,成为各界讨论的焦点。

加强短视频版权保护,如何平衡创新与利益
加强短视频版权保护,如何平衡创新与利益

此外,由于短视频的版权使用场景涉及多个权利人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探索集体管理机制,建立一站式高效的授权解决模式。杭州互联网法院审判二庭副庭长叶胜男也建议短视频创作者在创作初期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形成证据,这样可以在作品完成后迅速进行信息登记,从而确保初步的版权证据。

在处理具体侵权问题时,很多平台滥用“避风港”原则,仅采取通知删除的方式,缺乏对侵权者的有效威慑措施。刘政操提到,从发现侵权视频到投诉再到下架的周期漫长,有的平台甚至可能在一周到两周内都不处理。这意味着,短视频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价值的实现,对权利人的保护也显得微不足道。

平衡原则:在保护版权的同时,兼顾短视频创作者、传播者和公众的合法权益,实现版权利益平衡。

短视频版权法律体系短视频版权的商业模式与利益分配

1. 创新商业模式: 探索短视频版权的多元化商业模式,如版权授权、广告分成、版权交易等。

2. 加强版权保护措施: 通过技术手段,如数字水印、版权声明等,加强短视频版权的保护。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短视频新兴业态后来居上与长视频传统产业持续发展之间的利益博弈,投射到版权的知识产权坐标系上形成了“短视频版权问题”。而有效防止短视频侵权频繁发生、维护版权方合法权益,亟待以合理的商业模式破局。

短视频使用的法律界限

短视频的普及丰富了人们的在线生活。根据CNNIC和其他机构的统计数据,到2020年,中国短视频用户数量已达8.73亿,占网民总数的88.3%。人们每月在短视频上的消费时长平均达到了42.6小时,几乎是2018年的两倍。这一庞大的用户基数催生了短视频内容营销行业的兴起,许多短视频创作者通过简单复制或加工他人的作品来吸引观众,从而实现流量变现。

根据目前的信息,短视频侵权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简单的转载、切条和合并,另一则是二次创作。前者被明确认定为侵权行为,而后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被视为合理使用。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教授丛立先指出,短视频版权的核心原则是“谁原创,谁拥有”。例如,许多混剪类短视频虽然在解说词上有所创新,但因其使用了他人原作品而仍然构成侵权。

版权保护的复杂性

短视频因其庞大的用户规模、传播速度快以及碎片化的信息特征,在版权保护的实施上面临诸多挑战。先前,70余家影视视频公司和行业协会联合发声,呼吁公众账号运营者和短视频平台尊重原创、保护版权。只是,尽管爱奇艺、优酷和腾讯视频等平台联合数百名艺人发布了倡议书,现实中短视频侵权问题依然屡见不鲜。

“短视频版权纠纷问题的本质,在于短视频新业态与长视频传统产业之间发展利益的整合平衡。平台企业要建立版权保护规则,引导短视频创作者...

应对短视频侵权问题的解决方案

那么,短视频的侵权问题该如何解决呢?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副局长赵秀玲认为,针对短视频领域的侵权行为,必须通过行政管理部门持续加强打击力度,同时呼吁行业自律,落实平台主体责任,加强用户管理,甚至可以考虑实名制管理和主动过滤机制。

此外,建议创作者在使用短视频作品时,通过设置水印形成标识码,这样平台只需进行权益识别码的识别,便可快速识别侵权行为。这样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版权保护的效率,降低侵权发生的可能性。

解决影视剧片段使用争议问题,理想的方案是合理平衡权利人与平台利益并兼顾公众创作热情,实现权利人、传播者、平台等各方的共赢。短视频异军突起是近年来国内传播领域的标志性事件。从2012年的快手、2013年的秒拍到2016年的抖音、火山小视频、2018年的nani短视频,短视频平台迅速成为与长视频平台分庭抗礼的...

平台的困境与挑战

快手、字节跳动等短视频平台的版权保护工作人员表示,平台的持续发展正受到大量侵权内容的困扰。如何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监管体系来有效遏制短视频侵权现象,成为他们亟待解决的难题。尽管平台方努力进行内容审查,但仍然难以彻底消除侵权行为。

在过去的几年中,短视频行业经历了爆炸式的发展,随之而来的版权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最近,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版权论坛上,专门设立了一个关于“短视频版权保护与创新”的分论坛。与会者包括版权管理部门的官员、企业代表、行业协会成员及著作权人等,他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短视频版权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通过这些措施,有望在未来更好地保护短视频创作的版权权益,促进短视频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这种保护也与国际上对网上作品版权保护的潮流相符。同时,要依法规范网络主体的责、权、利,确保涉网各方的利益平衡与作品的合理使用。

关于短视频侵权与合理使用的边界,短视频合理使用抗辩,是不是满足适当引用,著作权法中是三步检测法,还是要“分类讨论+个案认定”。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副教授、知识产权创新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陶乾也提到,在短视频版权争议问题上,侵权性质的判定具有很强的个案性,因为很多被诉行为游离在用户合理使用与侵权之间。

北京快手的法务负责人时潇楠补充道,短视频平台在审核侵权行为时,不仅要查看权利人是否持有著作权登记证书,还要要求提供相关证明,确保创作过程的合法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77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