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狂欢后,2022电商死亡录
电商行业的阵痛:死亡名单背后的真相
事实真是如此吗?或许有,但绝不是全部。毕竟,在近几年中,独立海淘平台可谓各有各的问题,近乎于“团灭”。

除了以上几家,其余倒在2022年的电商平台中,仅8家获得过天使轮融资。据统计,未曾获得过融资就已死亡的电商平台数量达到74家,占比高达83.1%。
案例分析:每日优鲜的困境
虽然每日优鲜平台因并未整体关停,并未被列入此次“死亡名单”,但从结果来看,每日优鲜已然奄奄一息,2022年7月28日,每日优鲜宣布关闭了占据营收九成的前置仓极速达服务,数百名员工当场被离职,十多亿供应商欠款无从索取。
跨境电商的挑战
2022年11月,顺丰投资的自营跨境电商平台“丰趣海淘”被申请破产,据其法人、CEO任晓煜称,公司早已解散,平台早已停运,员工安置补偿也已基本完毕。
电商平台存活时长分析
对于现金流恶化的危机,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认为疫情和拆红筹回国是导火索:一方面,航班量受疫情影响大幅减少,货品进不来;几大核心口岸对进口物资设有14天静置期,订单取消率升高。另一方面,2021年拆红筹架构时,退股退掉了很多资金,包括新浪微博的一个多亿元,银行抽贷的将近8000万元。
母婴电商的挑战
某种意义上,蜜芽的离场也是母婴垂直电商的缩影。在关停下架APP服务时,蜜芽官方曾给出解释——“用户的购物习惯已经发生改变”。
垂直电商的困境
在母婴垂类电商中,似乎一直以来就没有跑出过一个真正的成功者。在蜜芽之前,母婴之家在2019年就被爆出疑似经营异常,注册地址人去楼空。2020年,贝贝网所属的贝贝集团旗下多个业务也传出了大面积裁员的消息,2021年,更是遭遇数百家供应商围攻公司总部讨债。
解决方案:提升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
质量及服务问题才是洋码头等独立海淘平台失去消费者的罪魁祸首。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个月,跨境电商领域用户有效投诉量排行,排前三位的跨境电商领域平台分别是:寺库、洋码头、全球速卖通。投诉主要问题集中在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网络售假、网络欺诈、货不对板等。
行业前景展望
据尼尔森《2022母婴行业洞察报告》,母婴市场规模依旧保持逐年增加,并且在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升级、消费理念改变等多因素共同促进下,从2021年4.78万亿元的总规模向5万亿元的门槛迈进,增长率较去年反弹达到近20%,成为近5年来的新高点。
电商行业的未来
事实上,不止母婴垂直电商,在过去几年的电商阵亡名单中,除了在淘系、京东、拼多多三大综合电商“大山”阴影下难以出头的综合电商平台,各细分领域的垂类电商一直有着不低的占比。从乐蜂网、凡客诚品、聚美优品再到如今的洋码头、蜜芽、寺库等,垂类电商生存难是不争的事实。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