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户外顶流,机场假装阿尔卑斯

机场变脸:从免税店到户外品牌聚集地
长沙黄花机场,不再是简单的交通枢纽,而是成为了一座24小时不打烊的“中产户外秀场”。安踏借始祖鸟机场店塑造高端形象,反哺集团股价。在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消费者更愿为“看得见的技术”买单。
据北京首都机场调研,72%的户外消费者会主动查询产品科技参数,而在奢侈品购买者中这一比例仅为9%。这场机场商业革命的最大赢家,或许是化身“高端包租公”的机场集团。
户外品牌集体亮相:机场成中产版荒野求生
关店、萧条、亏损成为了免税店的关键词。2024年,lululemon在北京大兴机场开出全国最大旅行主题店。机场还是那个机场,但年轻人的花钱标准却悄然发生着变化。
世界最佳机场的新加坡樟宜机场,又超前了一步。有头部机场商业负责人爆料,“机场正在经历一场场景革命,户外品牌用雪山、森林、岩壁的意象,把候机厅变成中产版荒野求生。”这一年,虹桥国际机场新开设了23家店铺。
户外品牌崛起:不仅仅是实用,更有人设加持
从始祖鸟到迪桑特再到Lululemon,这些品牌仿佛约好了一样,扎堆在机场“安营扎寨”。以上海机场集团为例,2024年,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达到4794.6万人次,同比增长12.84%,人群增长带来了商业布局上持续升级。
2025年的中国顶流机场,奢侈品店门可罗雀,户外品牌却把候机厅变成了荒野求生主题乐园——冲锋衣取代了羊绒大衣,登山杖干翻了登机牌,连硬拉都得在机场才够腔调。
机场商业新格局:户外品牌与机场双赢
中国民航大学研究表明,旅客在值机后消费冲动率提升47%。Deepseek一如既往的毒舌,“在机场买鸟服发朋友圈的装X成本,可比在市区店排队发定位低多了!”网友们忍不住评论:论整活,还得是咱踏子。
但结果,海口国际免税店在去年上半年的时候亏损了4.21亿元,三亚国际免税城的利润暴跌超过了50%。一方面,“保底租金+流水抽成”合同模式,让机场在失去免税店这个吸金神器后,旱涝保收。
未来展望:机场与户外品牌的共同发展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版权所有 © 2023 机场户外潮流:阿尔卑斯幻境下的消费革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