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曼过亿学费:复盘多品牌之路
茵曼的过亿学费:电商多品牌之路的复盘
无独有偶,优衣库经营理念的第十一条是要提高管理的品质,彻底杜绝浪费无效。柳井正认为,一旦开始新的事业,就要排除浪费和无效,考虑损益,否则难以为继。资金和人才都是有限的资源,必须考虑如何整合这些资源,使效率达到最大化。

在产品上面,通过近两年的磨合,茵曼春装线上做到了96%售罄率,线下81%售罄。库存是许多服装品牌的“心头病”,也是稍不慎就会踩空的“深渊”,而茵曼应对得更自如。“我们的库存管控水平,应该是行业靠前的,而且内部形成一套依托系统做的动态库存管控机制”。
多品牌策略的成效与挑战
2016年,茵曼母公司递交了招股说明书,谋求资本市场的认可。营收数据可以看出多品牌策略的成效:集团从2013年到2015年的营业收入连年攀升,年复合增长率为39.08%。到了2017,势头急转直下。这一年,国际大牌和传统线下品牌汹涌入淘,平台的流量红利不再,网络品牌的窗口期接近尾声。
茵曼创始人、汇美集团董事长方建华的答案是否定的。花了五年和一个多亿,汇美集团培育了数十个品牌,又砍掉大半。当年如同得了一场群体性的“流量病”,误以为品牌数量与收入正相关,品牌越多,能力越强,而今他掌管的汇美集团专注在茵曼、初语、生活在左三个核心品牌。
多品牌策略的实施要点
茵曼方建华:品牌如何防治“流量病”。方建华尝到了甜头:其中2014年,创立第一年的生活在左销售额破2000万元;次年,生活在左销售额涨到了近八千万元,另外三个新品牌合计销售规模过亿。
方建华的经验是,一个企业的精力有限,如果品牌没有形成一个强势的消费者心智,贸然做多品牌,即便抓住一波红利,也不会长久。“在茵曼规模做到五十亿以前,我不会再考虑做新品牌了。”他斩钉截铁。
未来展望: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