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2022年独立站市场将掀起哪些新风向

2022年, 独立站卖家的真实生存状态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么一种感觉:2022年似乎比以往的年份更长,故事也更多。往年供应链紧张造成的跨境货品积压情况依然十分严峻,去历史库存压力效应持续发酵至今。除了媒体层面看到的“新闻”外你平时听到的独立站卖家做得好的信息多,还是做倒闭了的信息多?

身边做跨境的朋友里 有人抱怨流量成本高到“投广告像烧钱”,也有人悄悄透露“今年秋冬品类动销比往年好不少,自有品牌终于开始盈利”。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让人忍不住想问:2022年独立站行业到底是在洗牌,还是在洗牌后重生?

年终画像:2022独立站市场还会刮什么风?
年终画像:2022独立站市场还会刮什么风?

铺货型卖家:流量成本高企下的“赔本赚吆喝”

个人观察,铺货型的独立站卖家熬不下去。流量成本巨高的情况下客单20-50美金价格带的产品,几乎都是赔本赚吆喝,或者就是清仓要钱不要货。这类卖家大多依赖Facebook广告, 今年Q2以来单次点击成本同比上涨了35%,转化率却跌了12%,一算账,卖100单可能还不够广告费。

更扎心的是库存压力。厦门一位做3C配件的铺货卖家告诉我, 他去年囤的10万条手机数据线,到现在还压着7万条,仓库租金都快把利润吃光了。“以前靠‘广撒网+低价冲量’还能活,现在流量贵了消费者也精了没品牌没特色的产品,根本没人看。”

品牌型卖家:产品力与IP合作的“双重突围”

但并非所有卖家都在挣扎。拥有自主研发设计能力,并且在品牌宣传及红人IP合作层面上,做得不错的企业团队,活得相当滋润。认识的也有几家,其中一家是做服装饰品的,产品力非常强。他们不做铺货, 每款新品都找3-5个中小红人测评,再结合TikTok短视频种草,2022年上半年广告ROI稳定在1:4,比行业平均高出1倍多。

更典型的案例是泳装品牌Cupshe。他们能在竞争激烈的泳装市场杀出重围,靠的不是低价,而是“为品类创造价值”。2022年3月, 他们联合一位拥有200万粉丝的健身博主推出“高腰显瘦”系列,预售期销售额就突破800万美金。这种“产品创新+IP联名”的模式, 让资本也嗅到了机会——2022年Q2,Cupshe完成了新一轮融资,估值超10亿美金。

品类细分的“暗战”:红海里找蓝海

总有人问:“2022年独立站还有机会吗?”其实机会一直都在只是藏得更深了。全球2万亿的服装市场规模下即便SHEIN能做到1000亿,对中小卖家剩下的空间还很大。关键是能不能从红海里挖出细分蓝海。

北美市场:大码女装与瑜伽裤的“流量密码”

北美市场服装类目中, 大码女装、瑜伽裤、女装泳衣、塑形衣等细分类目是2022年上半年热投产品。Google Keyword Planner显示, “plus size dresses”月搜索量达89.2万,同比增长27%;“yoga pants for women”月搜索量76.5万,转化率高达4.2%,比服装类目平均高出1.8个百分点。

德州一位做瑜伽裤的卖家告诉我, 她去年放弃“全品类铺货”,专注“高弹力+防摩擦”细分功能,客单价从35美金提到65美金,复购率反而从18%涨到32%。“消费者不是不想花钱,而是愿意为‘精准需求’买单。”

欧洲市场:壁灯与家居装饰的“小众暴利”

欧洲线上广告市场, 壁灯、海报和印刷品、以及厨房收纳用品的细分需求也在增长。德国一位做复古壁灯的卖家, 2022年Q3通过Instagram广告投放,主打“北欧风+暖光氛围”,单月销售额突破120万欧元,客单价89欧元,毛利率高达65%。

这些案例说明,再红海的品类,只要切得够细,照样能赚钱。关键是要放弃“大而全”,做“小而美”。

流量效率革命:从“买流量”到“赚流量”

对流量的焦虑,几乎是所有独立站卖家的通病。2022年,Facebook广告成本涨了亚马逊封号潮还没完全过去,TikTok又来分一杯羹。但换个角度看,流量渠道的多元化,反而让“流量效率”成了分水岭。

TikTok+独立站:短视频裂变的“新玩法”

TikTok似乎也在打独立站市场的生意,已经对不同地区开放了小黄车服务。2022年,越来越多卖家发现,与其在Facebook上“硬广”,不如在TikTok上“玩内容”。浙江一位做宠物玩具的卖家, 2022年5月开始尝试TikTok短视频,用“猫咪拆家+玩具测评”的剧情内容,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达520万,引流到独立站后转化率提升至3.8%,是之前的2倍多。

这种“短视频种草+独立站转化”的模式,门槛比传统广告低,效果却更直接。新入局的卖家不用再烧钱买流量, 而是靠内容“赚流量”,2022年Q3,TikTok小店+独立站的卖家数量同比增长了180%。

流量效率提升:广告ROI的“质的飞跃”

转型卖家流量效率提高,流量新洼地开始出现。从去年亚马逊封号潮算起, 那波转型独立站的卖家,如果从那时开始真正投入独立站,从思考这件事,到搭建团队,到建站,真正广告跑起来应该有7-10个月的时间。经过这段时间的试错,很多卖家已经摸清了流量的“脾气”,广告转化率有了明显提升。

深圳一家做家居用品的卖家告诉我, 他们2022年Q2的广告ROI从1:2提升到1:3.5,秘诀是放弃了“广撒网”,改用“精准人群定向+再营销”。“以前跑广告只看曝光量,现在更关注‘老客复购’和‘高价值人群转化’,这样同样的预算,能多赚30%。”

物流成本下降:去库存的“再说说机会”?

2022年,物流成本的变化,可能是卖家感受最深的“风向”。9月27日 Freightos波罗的海集装箱运价指数显示,亚洲至美西航线集装箱运价为2943美元/FEU,较年初跌去80%。上海至洛杉矶的现货价格相较上周下降11%至3779美元/FEU,相比去年同期,已跌去了70%。

物流费用下降,对卖家来说意味着什么?有人说是“利好”,也有人说是“陷阱”。利好在于,库存周转成本降低了清库存的压力小了;陷阱在于,销量没跟上,库存积压的问题依然存在。

去库存:低于成本价的“无奈之举”

根据网经社近期发布的调研数据, 80%的卖家海外仓库存运营所以呢都面临问题,70%的卖家选择低于成本价的价格低价倾销,而10%的卖家主要原因是长期滞销到头来选择销毁货物。雨果跨境通过调研厦门一家从事跨境大卖的玩具商得到的信息表明, 往年从半年开始规划的圣诞用品,但今年整体订单相对往年,已经跌落至50%以下。

“海运费降了但消费者花钱更谨慎了。”这位玩具商说 “往年圣诞季能卖100万美金的货,今年可能只有50万,不降价清库存,就只能等明年,谁知道明年运费会不会涨回来?”

新需求:高端家装的“逆势增长”

但并非所有品类都在“去库存”。乐歌董事长项乐宏也在采访中表示, 今年不管是整个外贸环境的变化,还是物流运费的降低,对于跨境卖家的影响,总体来说还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高通胀下对普通家庭能源食物的支出是必须的,但是另一些可以省一省的消费需求就会被抑制,但是有一些高消费群体的支出反而是增加的,从近期一场内部交流会上反馈,有些高端家装产品的需求是上升的。”

这种“消费分化”的现象,在2022年尤为明显。做平价家居的卖家在清库存,做高端家装的却在逆势增长。2022年Q3, 北美市场“智能马桶”“高端淋浴房”的搜索量同比分别增长45%和38%,客单价超过2000美金,毛利率依然能保持在50%以上。

资本的选择:品牌价值比“短期爆单”更重要

2022年,资本市场的风向也变了。以前投资人喜欢问“你这个产品能爆单吗?”,现在更关心“你这个品牌能持续创造价值吗?”身边对接到资本方的卖家,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答案是“有价值的品牌卖家越来越多,靠短期爆单的越来越少”。

资本关注:能创造价值的“品牌骑兵”

业内人士表示:资本看好能为品类创造价值的品牌和企业。比如泳装行业的大卖Cupshe, 他们的优势在于能为这个品类不断创造价值,持续迭代出新款,真正能持续吸引不同的消费者。但创新是需要有很高代价的,试错成本不同品类差异很大。有一些开模成本很高,就不可能不断地出新品。

2022年, 资本更青睐“品牌骑兵”——这类卖家数量不多,但都是精兵良将,有自主研发能力,有清晰的全球化战略,能通过品牌溢价提高利润率。比如2022年Q2, 做户外露营装备的挪客科技完成了1亿人民币融资,估值超10亿,他们靠的不是“卖货”,而是“打造户外生活方式品牌”。

卖家进化:从“卖货”到“做品牌”

资本的偏好,倒逼卖家进化。2022年, 越来越多的独立站卖家开始思考“品牌化”:不再追求“单量最大化”,而是追求“客户终身价值”。广州一位做美妆工具的卖家, 2022年放弃了“低价刷单”,转而投入品牌建设,在独立站上线“会员积分体系”,老客复购率从25%提升到45%,客户LTV从80美金涨到150美金。

“以前觉得独立站就是‘卖货的网站’,现在才明白,独立站是‘品牌的根据地’。”这位卖家说“2022年,我终于想通了流量可以买,但客户忠诚度只能靠品牌赚。”

2022年的风往哪吹:每个卖家的答案都不同

2022年独立站市场的新风向,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有人靠品类细分在红海里杀出一条路,有人靠流量效率在成本高企中盈利,有人靠品牌价值赢得资本青睐。但不管风向怎么变,核心逻辑始终没变:做好产品,做好渠道,做好品牌。

铺货型卖家出局, 不是独立站不行了而是“低价铺货”的模式不行了;物流成本下降,不是“躺着赚钱”的时候,而是“优化库存、提升效率”的时候;TikTok火,不是所有卖家都能玩转,而是“懂内容、懂用户”的卖家才能抓住机会。

2022年,总有人唱衰独立站,也总有人在独立站上赚得盆满钵满。区别在于,前者只看到“风”,后者学会了“借风”。2022年的风到底会往哪个方向吹,或许每个卖家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真正懂产品、懂用户、懂品牌的卖家,不管风往哪吹,都能找到自己的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