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双11临近,TikTok电商印尼官方商城上线

双11前夜,TK在印尼悄悄开了个“官方商城”,这步棋走得妙不妙?

说起来 每到年底各大电商平台的大促总是让人眼花缭乱,今年双11还没正式打响,TikTok电商已经在印尼放了个大招——TikTok Shop商城正式上线。这个消息在印尼当地媒体炸了锅,国内却没多少人注意到,官方也一直保持着低调。这操作有点意思, 毕竟拥有10亿月活用户的TK向来是“话题王”,电商业务更是盯着全球市场的焦点,这次为何偏偏选在印尼?这个“商城”功能又藏着什么心思?

印尼成“试验田”?这个市场不简单

先说说为什么是印尼。早在2021年TK电商刚起步时 英国和印尼是首批上线的国家,后来啊谁也没想到,这个新兴市场的表现直接甩开了成熟的英国市场。据传言,今年上半年TK电商在印尼的月均GMV就达到了2亿美元,跟2021年全年的GMV相当。这增速,你说吓人不吓人?更别提波士顿咨询的研究报告了:到2025年, 亚太地区购物娱乐市场规模能到1万亿美元,印尼增长率最高,占整个大盘的26%,直接碾压日本、韩国。这哪是新兴市场,分明是一片还没被开垦的沃土啊。

双11大促在即,TikTok电商在印尼上线官方商城,意味着什么?
双11大促在即,TikTok电商在印尼上线官方商城,意味着什么?

反观英国,市场体量小,电商竞争已经白热化,TK电商在那边想突破太难。比一比的话,印尼人口基数大,数字化红利还在释放,用户对短视频+购物的接受度特别高。这么看来 TK把商城功能先丢到印尼,跟“先啃硬骨头”一个道理——在最有潜力的市场试水,成功了再复制到其他地方,这步棋算盘打得精。

“商城”到底是啥?跟之前的直播间、短视频有啥不一样?

可能有人要问了TK本身就能看直播、刷视频买东西,再来个“商城”,是不是多此一举?还真不是。打开印尼TK用户的应用,你会发现主页下方的四个标签变成了Home、Shop、Inbox、Me。这个“Shop”入口摆得这么显眼,重要性不言而喻。

之前在TK买东西, 大多是“货找人”——刷着刷着视频,主播突然说“321上链接”,你脑子一热就下单了购物更像是内容消费的附加行为。但问题是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蹲点”等直播啊。有些人就是想主动搜个东西, 比如想买双运动鞋,或者找家护肤品店,以前在TK上得翻半天视频、找不同直播间,体验确实不太友好。

现在的TikTok Shop商城, 说白了就是把散落在各个直播间的商品资源汇集到一起,用户可以直接搜索、逛店铺,跟传统电商的“人找货”模式差不多。更关键的是商城里还有首单优惠、限时折扣这些活动,买东西更方便,价格也可能更划算。这么一来用户既能刷视频娱乐,又能主动购物,体验直接上一个台阶。

10.10大促先“试水”,数据不会说谎

这个商城功能到底有没有用?不用猜,看数据就行。10月3日到10月7日的10.10大促,成了商城功能的第一次“大考”。后来啊怎么样?两个案例特别能说明问题。

一个是护肤品牌Herborist Natural Care。这个品牌一开始靠联盟营销和达人合作火起来 10.10大促期间,他们在商城里的商品展示、直播入口都很突出。数据显示,5天累计获得超900万次浏览,GMV直接增长了118.3%。你没看错,接近120%的增幅,这成绩放在哪个市场都算亮眼。

另一个是服装商家Dunia Fashion88, 他们玩得更溜——不仅有官方账号unia_fashion8,还开了营销账号sepatuimportwanita,专门做直播带货。大促期间, 他们在商城的浏览量超500万,GMV提升了26.3%,而且商城对其店铺销量的贡献率高达34.4%。这意味着什么?接近三分之一的销量来自商城,这可不是小数目。

这些数据摆在眼前,还觉得商城是“画蛇添足”吗?对于中小商家 以前想曝光全靠直播和短视频,流量不稳定,现在商城相当于多了一个“固定货架”,用户主动搜索时能被看到,转化机会自然多了。

从“货找人”到“人找货”, TK的野心不止于“娱乐带货”

说实话,TK电商能火起来靠的就是“货找人”的内容场——短视频、直播把商品和用户兴趣精准匹配,这种模式在东南亚特别吃香。但时间长了平台肯定不满足于此。毕竟用户的需求是多元的,有人喜欢“刷到就买”,也有人喜欢“货比三家再下手”。

商城上线后TK电商等于一边握住了“内容场”和“传统电商场”两张牌。一边是短视频、直播的“货找人”,一边是商城的“人找货”,两种模式互补,用户粘性和转化率都能上去。而且商城里还有订单管理、复购提醒这些基础功能,把购物体验做得更“重”,用户自然更愿意留下来。

更深一层看,TK可能还在为更大的目标铺路。有消息称,TK电商团队定下了5年内实现4700亿美元GMV的目标,东南亚市场绝对是主力军。印尼作为东南亚的“优等生”, 先把商城模式跑通,未来再推广到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其他国家,甚至复制到拉美、中东市场,想象空间太大了。

商家怎么抓住这波红利?这些策略得记牢

双11大促马上就到, 印尼的商家们已经摩拳擦掌,其他市场的跨境卖家也别光看着。既然商城功能被证明有效,怎么用好它才是关键。TK官方其实给过组货策略建议, 结合成功案例的经验,出几个实用招数:

第一,引流款商品要“低门槛”。比如单价几十块钱的小饰品、 手机壳,客单价低,复购率高,放在商城首页或者活动专区,能吸引新用户点击,顺便把直播间热度带起来。Dunia Fashion88就经常推这类低价爆款,用户觉得划算,自然愿意多逛逛。

第二,噱头商品得“会玩花样”。限时秒杀、买一送一、专属优惠券……这些活动在商城里特别显眼,能快速吸引用户眼球。Herborist Natural Care在10.10大促就用了首单优惠, 新用户下单立减,直接拉高了转化率。

第三,利润款商品要“精准推流”。不是所有商品都适合放商城, 那些利润高、回报率好的爆款,可以重点优化商品标题、主图,配合短视频和直播投流,让商城的搜索流量直接导向成交。Y.O.U这个美妆品牌就靠这招,把商城当成“主战场”,GMV蹭蹭涨。

第四,应季商品得“跟上节奏”。印尼天气热,防晒、清凉服是刚需;雨季来了雨伞、防霉剂就得赶紧上。把这些符合季节刚需的商品放在商城显眼位置,能吸引自然流量,不用费劲打广告。

第五,清仓商品要“果断放价”。库存积压是商家的痛,商城里的“清仓专区”就是救命稻草。用低价+限时促销的组合,哪怕利润薄一点,也比压着强。关键是能快速回笼资金,还能清出空间上新品。

非印尼市场的卖家,现在准备还来得及吗?

肯定有人问,我现在做的是泰国/越南市场,印尼的商城跟我有啥关系?关系大了去了。TK电商最擅长的就是“复制成功经验”,印尼商城跑通了数据,下一步很可能就是东南亚其他国家。与其等别人都吃到红利了再跟风,不如现在就研究透。

比如 现在就可以学习印尼商家的组货策略,把商品分类整理好,优化标题和关键词——万一哪天商城功能上线,用户能搜到你。再比如 多关注达人合作和直播玩法,毕竟商城流量和内容流量是相辅相成的,Herborist和Dunia的成功都离不开内容引流。

还有支付方式,东南亚用户喜欢COD,TK电商早就把这项功能铺开了。商家得把物流和售后做好,COD订单转化率才高。等商城功能来了用户主动下单,COD也能无缝衔接,体验不打折。

双11大促要来了 TK电商的“后手”不止商城

除了商城,TK电商在东南亚的大促资源也给得特别足。双11 Grand Sale要持续9天 双12 Mega Sale更是14天战线拉得越长,商家的销售机会越多。每天黄金开播时段的流量扶持, 加上全球卖、全球商品功能——这意味着印尼的商家能卖到其他国家,货到付款选项还能帮商家拿下不习惯在线支付的 hesitant 用户。

Y.O.U品牌的策略就很值得参考, 他们“All in TikTok”,不仅把平台当营销渠道,还当了解消费者的窗口——通过评论区、直播互动看用户喜欢什么快速调整产品。这么一来既做了品牌曝光,又精准抓住了需求,GMV想不涨都难。

说实话,TK电商能在东南亚杀出一条路,靠的就是“灵活”和“敢试错”。从英国到印尼,从直播带货到商城模式,每一步都踩在市场的痛点上。双11在即, 印尼商家已经准备好在商城里大干一场,其他市场的跨境卖家也别犹豫,先摸清楚商城的玩法,提前布局,等风口来了才能抓住。

至于这个“商城”是不是TK电商的“下一步大棋”,数据会说话。反正现在来看, 印尼商家已经尝到甜头了剩下的,就是看东南亚其他市场,乃至全球市场,什么时候跟上这趟“购物娱乐”的新班车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