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更换名头后,是否还会继续与Shopify保持紧密合作呢

TikTok更名背后的战略转向

最近跨境圈传得沸沸扬扬,说TikTok要换名头了。虽然官方没明确说但从业务调整的动作来看,TikTok确实在电商这条路上越走越深。从一开始的短视频娱乐平台,到现在的“兴趣电商新物种”,TikTok的每一步都牵动着卖家的神经。特别是和Shopify的合作, 从2020年10月28日官宣全球合作,到2021年8月扩大开放产品链接直接添加到短视频标签,再到2023年8月突然宣布关闭半闭环合作模式,这一波三折的操作,让不少卖家开始犯嘀咕:TikTok要是真换个名头,还会和Shopify继续绑着走吗?

从短视频到电商的流量密码

2020年那会儿,TikTok还在琢磨怎么把流量变成销量。和Shopify绑在一起,说白了就是看中了独立站卖家的供应链能力。Shopify上那么多中小卖家,产品五花八门,正好给TikTok的短视频内容带货。那时候的TikTok Shop还处于“半闭环”状态, 用户点击短视频里的标签,会跳转到Shopify独立站付款,数据需要通过第三方软件传输,步骤是多了点,但胜在能让商家自己掌控消费者数据,对独立站卖家来说算是个不错的流量入口。

换个名头接着干,TikTok将保持与Shopify绑定?
换个名头接着干,TikTok将保持与Shopify绑定?

2021年8月, 双方进一步合作,允许商家把产品链接直接加到短视频标签里用户点一下就能跳转付款。那时候的跨境圈,很多人觉得这是TikTok和Shopify“锁死”的信号。毕竟 短视频内容+独立站供应链,这个组合拳打出来对双方都有好处:TikTok有了更多可卖的商品,Shopify的商家多了个流量来源。那时候的卖家, 只要把Shopify店铺和TikTok账号绑定好,就能在小黄车里挂商品,佣金还能谈,算是赶上了跨境电商的一波红利期。

政策突变下的卖家迷茫

但跨境平台的事,从来就没“稳”这个字。2023年8月,TikTok突然宣布,美国市场的半闭环合作模式要在9月12日关闭。消息一出,不少卖家懵了。半闭环一关, 意味着用户不能再从TikTok直接跳转到Shopify独立站付款,数据直通也没了只能走TikTok Shop自己的“全闭环”模式。这对习惯了用独立站承接流量的卖家简直是晴天霹雳。毕竟独立站能沉淀用户数据,做私域运营,全闭环的话,这些数据都归了TikTok,商家心里不慌才怪。

店铺名称同步的强制指令

更让卖家头疼的是 TikTok还发了一封邮件,要求必须在5月6日之前把店铺名称和绑定的官方账号姓名同步。邮件里说未来只能修改店铺名称,官方账号名称会自动同步,而且只显示商家自卖的产品。这操作,说白了就是要把“店”和“号”彻底绑死,让商家没法再搞“多账号运营”那一套。有卖家吐槽,这跟以前那些资金盘“换个马甲接着骗”有啥区别?平台政策说变就变, 三天一小调,十天一大改,卖家就像被攥在手里的风筝,平台让往东就得往东,一点自自主权都没有。

不过 就在大家以为TikTok和Shopify要“和平分手”的时候,Shopify在2023年9月底突然推出了一款TikTok Shop集成插件。这款插件有三个核心功能:同步产品目录、一键管理销售数据、数据直通简化流程。美区卖家通过这个插件,又能把TikTok Shop和Shopify后台重新连接起来。这操作,让不少卖家看不懂了:前脚刚说要“分手”,后脚又推出“新插件”,这到底是继续绑定还是分道扬镳?

对抗声音:分道扬镳还是继续绑定?

关于TikTok和Shopify的未来跨境圈分成了两派,吵得不可开交。一派认为, 新插件就是双方继续绑定的信号,毕竟合作了三年,利益早就盘根错节了;另一派则觉得,政策变化这么频繁,加上美国“国家平安”的压力,TikTok迟早要摆脱对Shopify的依赖,自己搞全闭环。

支持派:新插件是合作的信号弹

支持继续绑定的卖家,主要看中了新插件的三个功能。个是数据直通, 以前半闭环需要第三方软件传输,现在插件直接打通,商家能更专注于产品和市场,不用折腾技术问题。

Shopify总裁Harley Finkelstein的话也被支持派反复引用:“最重要的是 我们为客户提供Prime会员访问权限,一边确保他们对自己的品牌和消费者数据保持100%的控制权,并且这一切都在Shopify后台进行。”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虽然用TikTok的流量, 但数据还是你的,品牌还是你的,我们Shopify会帮你守住“地盘”。对独立站卖家这确实是定心丸。毕竟谁也不想辛辛苦苦积累的流量和用户数据,再说说全被平台拿走。

还有一个关键点:TikTok的流量太香了。2023年Q3, TikTok Shop在美区的GMV同比增长了120%,短视频带货的转化率比传统广告高了3倍。对Shopify的中小卖家TikTok就是为数不多的“流量洼地”。就算平台政策再变,为了这波流量,也得硬着头皮绑下去。有美国卖家在论坛上晒出数据:用了TikTok Shop插件后 店铺转化率提升了30%,订单量翻了1.5倍。这种实实在在的收益,比任何“合作声明”都有说服力。

反对派:数据平安成为新鸿沟

反对派的观点就没那么乐观了。他们认为,TikTok和Shopify的合作,早就埋下了“分手”的种子。第一个炸弹就是美国的国家平安压力。这些年,美国动不动就以“国家平安”为名打压他国企业,TikTok首当其冲。2023年, 美国国会还通过了《限制TikTok法案》,要求TikTok要么出售美国业务,要么就退出市场。在这种压力下 TikTok肯定会想办法减少对第三方平台的依赖,把数据和交易都攥在自己手里全闭环模式就是必然选择。

第二个炸弹是Shopify自己的“摇摆”。2023年8月, Shopify和亚马逊达成协议,允许商家使用亚马逊的物流网络,还推出了“Buy with Prime”服务。说白了Shopify现在一边和TikTok、亚马逊“谈恋爱”,哪边风大就往哪边倒。亚马逊的物流和Prime会员可是跨境电商的“硬通货”,Shopify不可能放着这么大的大腿不抱。一旦亚马逊和TikTok在电商领域直接竞争, Shopify肯定会优先选择亚马逊,毕竟亚马逊的体量比TikTok大得多。

还有个现实问题:TikTok的全闭环模式,对中小卖家并不友好。全闭环意味着所有交易都要在TikTok App内完成,商家没法引导用户到独立站,私域运营基本做不了。而且TikTok的抽成比Shopify高,佣金、物流、广告费加起来利润空间被压缩了一大截。有东南亚卖家在社群里抱怨:用了TikTok全闭环后 虽然订单多了但净利润反而下降了15%,主要原因是平台抽成太狠了物流还得用TikTok指定的服务商,价格比第三方贵20%。这种“赚了吆喝赔了钱”的买卖,卖家能乐意吗?

真实卖家案例:流量与销量的博弈

说再多理论,不如看卖家的真实经历。2023年Q3, 美国一家做家居用品的独立站卖家A品牌,做了个大胆的实验:一边继续用Shopify和TikTok的半闭环模式引流,一边测试TikTok全闭环的转化效果。后来啊让人意外:半闭环模式下 短视频带来的流量有60%会跳转到独立站,但到头来下单转化率只有8%;全闭环模式下虽然流量不跳转,但下单转化率高达15%,主要原因是用户在App内就能完成从看到买的全流程,决策路径更短。

美国A品牌的TikTok引流实验

A品牌的负责人在采访中说:“我们一开始也担心全闭环会丢失用户数据, 但实际测试后发现,虽然没法直接获取用户联系方式,但TikTok的后台会提供详细的用户画像,比如年龄、性别、兴趣标签,这些数据对我们优化产品很有帮助。而且全闭环的短视频流量更精准,转化率确实比半闭环高不少。”不过他也提到, 全闭环的坑也不少,比如平台对商家的审核更严格,商品图片、详情页都必须符合TikTok的标准,否则直接下架。还有, 全闭环的客服响应速度慢,用户有问题只能通过TikTok的客服系统解决,不像独立站能直接对接商家,体验差了不少。

再说说东南亚的情况。2023年10月, 印尼一家服装卖家B品牌,主要原因是不适应TikTok的全闭环政策,干脆放弃了和TikTok的合作,转头投靠了Instagram。B品牌的老板说:“TikTok的规则太复杂了 今天说这个不行,明天说那个要改,我们小商家根本跟不上节奏。反倒是Instagram,虽然流量没TikTok大,但规则稳定,商家能自己掌控节奏,卖得反而更踏实。”不过他也承认, Instagram的流量成本比TikTok高,同样的广告预算,获得的流量只有TikTok的1/3,但转化率差不多,综合算下来ROI反而更高。

行业深水区:平台竞争与协同的平衡术

跨境电商的玩法,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TikTok和Shopify的关系,更像是一场“拉锯战”,既需要合作,又得防着对方“抢地盘”。从行业趋势来看, 未来几年,平台和商家的关系会越来越微妙:平台需要商家的商品和供应链来丰富生态,商家需要平台的流量和用户来实现销售,但双方又都想掌控核心数据,不想被对方“卡脖子”。

Shopify的“多边押注”策略

Shopify现在的策略很明显:“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除了和TikTok合作, 2023年8月还和亚马逊达成了协议,允许商家使用亚马逊的物流网络,甚至推出了“Buy with Prime”服务,让独立站的订单也能用Prime会员配送。这意味着, Shopify的商家既能用TikTok的短视频流量,又能用亚马逊的物流和会员体系,相当于一边拥有两个“流量+供应链”的组合拳。这种“多边押注”的策略, 能让Shopify在平台竞争中占据主动,就算TikTok哪天“翻脸”,还有亚马逊兜底。

但Shopify的“摇摆”也有风险。TikTok和亚马逊本身就是竞争对手,TikTok Shop的崛起,直接威胁到了亚马逊的电商地位。如果亚马逊觉得Shopify“脚踏两条船”, 肯定会想办法限制,比如提高Shopify商家的物流费用,或者限制Prime会员在独立站的使用。到时候,Shopify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商家的利益也会受损。

TikTok的“独立站求生”之路

TikTok这边,也在努力减少对Shopify的依赖。2023年, TikTok在东南亚和欧洲市场推出了自己的物流服务,商家可以用TikTok的仓库和配送系统,还能享受运费补贴。一边, TikTok还在测试“商家自有小程序”,允许商家在TikTok App内搭建自己的“迷你独立站”,用户不用跳转App就能完成购物,数据也能沉淀到商家自己的后台。这些操作, 明显是想把全闭环模式做得更“商家友好”,让商家即使不用Shopify,也能在TikTok上安心卖货。

不过TikTok的“独立站梦”短期内很难实现。毕竟 Shopify在独立站领域深耕了十几年,拥有成熟的供应链体系、支付系统和用户运营工具,这些都是TikTok短期内难以超越的。而且,全闭环模式虽然能掌控数据和交易,但对商家的要求也更高,中小卖家不一定能适应。TikTok如果想真正摆脱对Shopify的依赖, 还得在物流、支付、用户运营这些“硬骨头”上下更多功夫。

未来猜想:绑定模式会进化吗?

不管怎么说TikTok和Shopify的“绑定关系”短期内不会彻底断掉。毕竟 双方的利益太大了:TikTok需要Shopify的供应链和商家资源,Shopify需要TikTok的流量和年轻用户。未来 他们的合作模式可能会从“半闭环+全闭环并行”进化成“更灵活的混合模式”,比如商家可以选择用半闭环引流到独立站,也可以选择用全闭环在TikTok内成交,数据还能互通共享,让商家既能享受流量的便利,又能掌控核心数据。

从半闭环到全闭环的可能性

从政策趋势来看,全闭环肯定是TikTok的重点方向。但全闭环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独立站,而是让独立站和TikTok Shop形成“互补”。比如 商家可以在TikTok Shop卖爆品,用短视频引流;在独立站卖高客单价产品,用私域运营做复购。TikTok和Shopify的合作, 可能会从“简单的跳转链接”升级为“数据互通、流量互导、供应链协同”的深度绑定,让商家在两个平台之间自由切换,实现“流量+销量”的最大化。

卖家如何应对平台摇摆?

对卖家面对平台的政策变化,最好的策略就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别只依赖TikTok或Shopify, 多布局几个平台,比如Instagram、亚马逊、独立站,形成“流量矩阵”。一边, 要注重私域运营,把用户沉淀到自己的微信、WhatsApp或独立站里这样就算平台政策再变,也不怕没地方卖货。还有, 要关注行业策略,比如TikTok推出新插件时赶紧测试效果;全闭环模式开放时先小范围试点,没问题再全面铺开。

跨境电商这条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平台政策就像天气, 说变就变,但只要商家的基本功扎实供应链稳定,用户运营到位,不管风往哪吹,都能稳得住。TikTok和Shopify的关系, 可能会继续“绑”下去,但也可能“换种方式绑”,但无论如何,能在这场博弈中活下来的,永远是那些灵活应变、踏实做产品的卖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