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评价区满是便便emoji,难道我的产品真的要火了吗
刷到评价区全是便便emoji时 我手里的咖啡差点泼在键盘上
那是个周三下午,刚开完跨境运营会的我,习惯性点开泰国店铺的后台。后来啊下一秒就愣住了——最新30条评价里 有21条带着棕色的便便emoji,剩下的要么写“55555”,要么配个踩到软乎乎东西的动图。我盯着屏幕看了半分钟,脑子里蹦出三个问题:这产品是不是变质了?用户是不是在骂我?还是……我昨晚熬夜太多出现幻觉了?
后来才知道,这根本不是幻觉,而是POSEE拖鞋在泰国卖爆的前兆。这个在2021年8月销量突然飙升500%的爆品,靠的正是这些看似“恶心”的便便emoji和“55555”的泰式笑声。跨境圈总说“评价是产品的镜子”,可POSEE这面镜子,照出的却是东南亚用户最真实、最野性的购买逻辑。

便便emoji背后 藏着泰式幽默的密码
第一次看到“踩屎感”这个词时我差点以为翻译软件出错了。POSEE的跨境负责人钱帅告诉我, 在泰国用户的语境里这其实是顶级夸奖——就像我们说“软得像云朵”“舒服到不想脱”。那些便便emoji,根本不是在吐槽产品脏,而是用最直白的方式表达“这鞋软得像踩到刚清理过的化粪池”。
更绝的是“55555”。钱帅团队做过调研,在泰语里“5”的发音接近“哈”,所以五个“5”连起来就是“哈哈哈哈哈”。东南亚用户不爱写长篇大论,一个emoji+一串数字,就能把“舒服到爆笑”的情绪精准传递。POSEE的泰国Shopee店甚至出现过这样的评价:“便便emoji+55555+踩屎感拖鞋=买它”,下面跟着200多个点赞。
从偶然到必然:POSEE如何抓住“踩屎感”这个野生标签
2021年8月,POSEE泰国店铺的销量突然从每天50单冲到250单。钱帅团队连夜查数据, 再说说锁定一位素人用户的TikTok视频——视频里女孩穿着POSEE拖鞋踩在瑜伽垫上,配文“第一次知道拖鞋可以这么软,便便emoji都表达不出我的快乐”。这条视频意外爆火,播放量破百万,直接带火“踩屎感”这个关键词。
钱帅说:“一开始我们还想让用户删掉‘便便emoji’,觉得影响品牌形象。后来发现,东南亚用户根本不在意这些,他们觉得真实比‘高级’更重要。”于是团队反其道而行之, 在商品详情页加粗标注“踩屎感拖鞋”,甚至在直播时主播会故意踩在拖鞋上说:“看,真的像踩屎一样软!”后来啊转化率直接提升了37%。
为什么是东南亚?用户习惯决定了评价区的“野性”
做跨境电商的人都知道, 欧美用户评价爱长篇大论,写材质、做工、物流;日本用户评价克制到极致,经常只给个五星;东南亚用户?他们用emoji和短句把情绪拉满。钱帅团队做过统计, POSEE在泰国店铺的评论文本长度平均只有15个字符,而国内店铺的评论平均长度是78个字符。
这种差异背后是东南亚的语言习惯和社交基因。泰国、 印尼等国家的人,日常交流就爱用表情和拟声词,比如用“55555”代替“哈哈哈”,用“🐟🐟🐟”表示“非常好吃”。这种表达方式迁移到电商评价里便便emoji、流泪表情反而成了“真实体验”的代名词。
数据说话:TikTok上的“踩屎感”比KOL推荐更管用
POSEE做过一个对比实验:同一款拖鞋, 在TikTok上找10万粉的KOL带货,转化率是8.2%;而让素人用户发布带“踩屎感”和便便emoji的UGC视频,转化率高达12.7%。钱帅解释:“东南亚用户更相信‘和自己一样的人’。KOL看起来太完美,反而不如素人用户那句‘这鞋软得像踩屎’来得真实。”
更夸张的是 POSEE发现用户在Shopee搜索“踩屎感拖鞋”时他们的商品会排在第一位。钱帅说:“这是用户用投票投出来的关键词。我们根本不用刻意优化SEO,只要把用户真实反馈放大,算法自然会给我们流量。”截至2022年底, “踩屎感”已经成了POSEE在东南亚的“野生品牌词”,用户甚至不用搜品牌名,直接搜这个词就能找到他们。
从便便emoji到爆品:POSEE的“反常识”营销策略
很多人觉得, 产品要火,评价必须完美无瑕。POSEE偏不——他们甚至鼓励用户用“踩屎感”这种词。钱帅把这种策略叫“野生标签孵化”:不预设产品卖点,而是从用户评价里找真实反馈,再把反馈放大成标签。
POSEE的第二款爆品“洞洞凉鞋”,也是这么打火的。起初用户评价里总出现“透气到像没穿鞋”, 团队干脆把“透气”作为核心卖点,在TikTok上发起#光脚挑战#,让用户拍穿凉鞋踩水的视频,配文“像没穿鞋一样透气”。后来啊这条话题播放量破500万,凉鞋销量在2022年3月单月突破10万双。
引流款与盈利款:用“踩屎感”引流, 靠凉鞋赚钱
POSEE在东南亚的打法很清晰:拖鞋是引流款,凉鞋是盈利款。钱帅说:“拖鞋单价60-100元, 毛利率只有30%,但用户主要原因是‘踩屎感’买一次就会记住POSEE这个品牌。等夏天凉季,他们自然会买我们的凉鞋——凉鞋单价120-180元,能到50%的毛利率。”
数据证明这套打法有效:2022年, POSEE在东南亚的GMV中,拖鞋占60%,凉鞋占35%,剩下的5%是拖鞋和凉鞋的周边。而利润贡献刚好相反,凉鞋贡献了65%的利润。钱帅笑着说:“用户用‘踩屎感’把我们引进门,我们再用凉鞋让他们掏更多钱——这才是跨境电商的生意经。”
不是所有便便emoji都能带你飞, 关键看你怎么接
POSEE的成功不是偶然他们踩中了东南亚电商的三个关键点:真实表达、TikTok算法、本地化策略。但如果你直接复制“便便emoji”这套打法,很可能会翻车。
比如有个做家居服的卖家, 看到POSEE的案例后故意在商品详情页写“舒服像没穿”,后来啊用户评价全是“质量差像抹布”。钱帅说:“用户要的真实体验,不是自夸的噱头。POSEE的‘踩屎感’是用户先说我们跟着放大;不是我们编个词,让用户去跟。”
给卖家的实操建议:从评价区挖出你的“踩屎感”
1. 别删“奇怪”评价:便便emoji、 55555、甚至吐槽,都是用户在给你投票。把高频词整理出来说不定就是下一个爆品卖点。
2. 投放UGC比KOL更划算:东南亚用户信素人。花1000块找10个素人拍“踩屎感”视频,比花5万块找1个KOL带货效果可能更好。
3. 商品详情页“说人话”:别写“采用缓震科技”, 直接写“软得像踩屎”;别写“透气面料”,写“像没穿鞋一样凉快”。用户要的不是专业术语,是能让他们秒懂的画面感。
4. 抓住TikTok的“3次触达”逻辑:钱帅说东南亚用户在TikTok上看到品牌信息3次就可能转化。所以同一款产品,要用短视频、直播、UGC三种形式反复触达,就像步行街两头都是你家店,用户想不看都难。
东南亚电商的变与不变:便便emoji里藏着未来
Momentum Works的数据显示, 2022年TikTok在东南亚的GMV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00%,而Shopee、Lazada这些传统平台只有20%左右。这意味着,越来越多东南亚用户正在从“被动搜索购物”转向“主动种草购物”。
钱帅预判:“未来3年,东南亚电商的评价区会更‘野’。便便emoji、短句、动图会成为主流,主要原因是用户越来越懒得写长篇大论。谁能把用户真实情绪翻译成产品卖点,谁就能像POSEE一样,用‘踩屎感’撬动整个市场。”
再说说想说跨境卖家的焦虑往往来自“太想完美”。我们总怕评价里有差评,怕emoji不够正式,怕用户觉得我们“不高级”。但POSEE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东南亚,真实比完美更有力量,便便emoji里可能藏着你的下一个爆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