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如何紧跟2024年海外社媒趋势,打造爆款走红TikTok

从“流量狂欢”到“信任沉淀”:2024年TikTok爆款的底层逻辑重构

社交媒体的玩法永远而是需要品牌从“流量思维”转向“价值思维”,用真实的内容、精准的信任链路、深度的用户互动,才能把“流量”真正变成“销量”。

案例拆解:无扶手办公椅的“反常识种草”如何撬动千万流量

先别急着学“对比拍摄”,先搞清楚ALLY的视频到底戳中了用户的哪个痛点。现代办公族谁没被扶手椅子“坑”过?想往桌子前挪挪,扶手挡着;想侧身坐会儿,胳膊悬空;想葛优躺,扶手硌得慌。这些看似日常的“小麻烦”,其实是每个打工人每天都要面对的“隐性痛点”。ALLY没讲“椅子材质多高级”“设计多时尚”, 而是用“坐上去就像没扶手”这种大白话,把“无扶手”这个看似“缺点”的设计,变成了“解决痛点”的优点。这种“反常识种草”的核心,不是“反差”,而是“共情”——用户看完会说“对对对,我就是这样!”

如何做爆款、走红TikTok?2024年海外社媒7大趋势发布!
如何做爆款、走红TikTok?2024年海外社媒7大趋势发布!

更关键的是 这个视频发布在2023年10月,正是北美办公返校季,用户对“办公装备”的需求正处在高峰期。品牌选对了时间节点, 达人用“用户视角”讲痛点,算法再把内容推给有同样需求的用户,这波流量转化自然水到渠成。数据显示, 这款椅子在视频爆红后的两周内,TikTok Shop店铺的转化率提升了37%,远高于行业平均的15%。这说明,2024年的TikTok爆款,必须“内容+时机+场景”三合一,缺一不可。

社媒搜索崛起:你的产品正在被“TikTok搜”而不是“Google搜”

你有没有发现, 现在越来越少人打开Google搜“怎么做芝士蛋糕”,而是直接打开TikTok搜“芝士蛋糕教程”?webfx的数据显示, 2024年有58%的Z世代用户更倾向于在社媒平台搜索产品信息,而不是传统搜索引擎。这意味着,如果你的品牌还在只优化Google关键词,已经错失了一大半潜在客户。

2023年做家居用品跨境的BrandA就栽过这个跟头。他们的“折叠收纳箱”质量很好,Google关键词排名也很靠前,但在TikTok上的销量一直平平。后来运营团队发现,用户搜“小户型收纳神器”“宿舍必备收纳”这些长尾词时根本搜不到他们的产品。于是他们重新调整了内容策略:达人拍“10秒教你用收纳箱整理衣柜”的视频时 标题里带上“小户型”“宿舍”“神器”这些词,视频描述里也加了相关话题。两周后这些视频的搜索量直接翻了5倍,店铺流量增长了40%,转化率提升了28%。

所以别再迷信“SEO就是Google”了 2024年的社媒搜索优化,要把关键词“埋”在视频里、标题里、评论区里。比如做母婴产品的, 用户可能会搜“宝宝辅食工具”“辅食机推荐”,你的视频内容里就要自然出现这些词,而不是生硬地堆砌。记住 社媒搜索的核心是“用户怎么搜,你就怎么写”,像聊天一样把关键词融进去,算法才愿意把你的内容推给对的人。

小网红的“垂圈共振”:为什么十万粉达人比百万粉更带货

说到网红营销, 很多品牌还在盯着百万粉大V,觉得“粉丝多=影响力大”。但2024年的TikTok网红市场,正在悄悄逆转——小网红的带货转化率,已经超过大网红了。Nox聚星的数据显示, 2023年Q4,小网红合作的产品平均转化率达8.2%,而百万粉大网红只有5.7%。这到底是为什么?

先看个案例。2023年11月, 美妆品牌ColorPop没有找百万粉达人,而是找了5个美妆垂类的小网红,粉丝量都在3万-8万之间。这些小粉丝虽然不多,但都是“成分党”“美妆控”,对产品的了解比普通用户深得多。她们拍的视频不是简单的“好物推荐”, 而是“手把手教你用这个粉底液遮痘印”“这个眼影盘怎么画不显脏”,内容专业又接地气。后来啊这5个视频总播放量没超过500万,但带动的销量却有12万件,ROI高达1:8.5。反观同期合作的百万粉达人,视频播放量2000万,销量却只有8万件,ROI只有1:3.2。

小网红的优势是什么?信任度高。她们的粉丝就像“身边的朋友”,推荐的东西更“真实可信”。而且小网红的报价只有大网红的1/10甚至更低, 品牌可以用同样的预算合作更多达人,形成“垂圈共振”——5个小网红一边说“这个好用”,比一个大网红说“这个好用”更有说服力。2024年,与其砸钱找一个大网红“赌一把”,不如找10个小网红“稳扎稳打”,效果可能更好。

真实性不是“装真实”:用户比你想的更懂“真假”

“要做真实内容”, 这句话2023年就说烂了但90%的品牌还是没做对。很多品牌拍的视频,故意找“素人”演员,用手机拍摄,场景搞得乱七八糟,以为这就是“真实”。后来啊用户一看就知道“这是装的”,直接划走。2024年的“真实性”, 不是“形式上的真实”,而是“内核上的真实”——品牌敢不敢把“不完美”的一面展现出来?

户外品牌Patagonia在2023年9月做过一个“翻车”视频:达人去爬山拍产品, 后来啊下雨了鞋子进水了衣服也湿了。视频里没有回避这些“问题”,反而说“虽然今天没成功登顶,但鞋子确实防滑,湿了也能干得快”。这个视频播放量800万,评论里全是“原来大品牌也会翻车,更真实了”“被种草了就冲这份坦诚”。后来这款鞋子的销量,比同期“完美无瑕”的宣传视频高了45%。

用户不是傻子,他们能分清“真实”和“演真实”。2024年想做真实内容,品牌得先问问自己:我们的产品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用户用的时候会有什么“不爽”的地方?我们能不能把这些“不爽”说出来再告诉用户“我们正在改进”?比如做护肤品的, 与其说“我们的面霜保湿一整天”,不如说“面霜很保湿,但油皮夏天用可能会有点油,建议晚上用”。这种“不完美”的真实反而会让用户觉得“品牌很真诚”,信任感直接拉满。

用户社区不是“粉丝群”:让用户成为“品牌代言人”

过去品牌做社媒, 总想着“涨粉”,粉丝多了才有影响力。但2024年的趋势是 与其“追求数量”,不如“经营质量”——把粉丝变成“用户社区”,让用户自己帮品牌说话。用户社区的核心不是“品牌对用户输出”, 而是“用户和用户互动”,品牌只需要搭建个“场子”,让用户在里面“玩起来”。

宠物食品品牌Blue Buffalo在2023年10月做了个“宠物美食家”社区:鼓励用户上传自家猫狗吃他们产品的视频, 每周评选“最佳吃相”,获奖用户能获得免费产品。一开始只有几百个用户参与, 后来用户自发分享,视频里猫狗“吃得香”的样子太有感染力,其他用户看到也跟着参与。三个月后 这个社区的话题播放量破亿,品牌TikTok账号的粉丝增长了60%,更重要的是用户自发的内容比官方广告的转化率高了3倍——主要原因是“用户说的,比品牌说的可信多了”。

做用户社区,品牌要学会“放手”。别总想着“控制内容方向”,用户想拍什么就拍什么只要和产品相关就行。比如做咖啡机的, 用户可能拍“用咖啡机做拿铁拉花失败”,也可能拍“早上用咖啡机做咖啡多方便”,这些真实的生活场景,比任何“完美教程”都打动人。品牌要做的,就是给用户“奖励”——点赞、评论、送产品,让用户觉得“为品牌发视频,很值”。

互动广告不是“点击跳转”:让用户“玩起来”才能记住你

社媒广告越来越贵,用户越来越不爱看“硬广”。2024年的互动广告, 不能再是“点击跳转购买页”这么简单,而是要让用户“参与进来”,在互动中记住品牌。Facebook的即时体验广告、TikTok的贴纸互动,都是这种趋势的体现。

2023年黑五, 运动品牌Nike在TikTok上投放了个“换装挑战”互动广告:用户点击广告后可以给模特换上不同的运动鞋,每换一双鞋,就会出现一句“这双鞋适合跑步/健身/散步”。用户换完装后可以直接点击购买。这个广告的互动率高达12%,是普通图片广告的5倍,带来的店铺流量增长了35%,转化率提升了22%。为什么这么有效?主要原因是用户不是“被动看广告”,而是“主动玩广告”,在玩的过程中记住了产品的不同场景和卖点。

做互动广告,核心是“低门槛、高参与”。别搞太复杂的操作,用户没耐心。比如做饮料的, 可以搞个“摇一摇抽奖”互动,用户摇手机就能赢优惠券;做服装的,可以搞个“测测你的穿搭风格”互动,测完后来啊推荐对应的产品。用户花10秒参与,就能获得“即时反馈”,这种“玩中学”的体验,比看10遍广告都管用。

2024年TikTok爆款的终极公式:真实+信任+互动

说了这么多, 其实2024年TikTok爆款的逻辑很简单:别再想着“怎么骗流量”,而是想着“怎么给用户价值”。真实的内容让用户愿意看,信任的链路让用户愿意买,深度的互动让用户愿意分享。无扶手办公椅的案例告诉我们, 用户要的不是“完美产品”,而是“解决真实痛点”;小网红的案例告诉我们,用户要的不是“大V推荐”,而是“懂我的人推荐”;用户社区的案例告诉我们,用户要的不是“品牌广告”,而是“身边人的真实体验”。

2024年的社媒竞争,比拼的从来不是“预算多少”,而是“懂用户多少”。与其追着热点跑,不如静下心来想想:你的产品到底帮用户解决了什么问题?用户用的时候有什么“小情绪”?你能不能用最真实的方式把这些“小情绪”表达出来?记住 TikTok上的爆款,从来不是“拍”出来的,而是“等”出来的——等一个懂用户的内容,等一个信任你的达人,等一群愿意分享的用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