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美国参议院通过限制TikTok法案

法案核心内容:剥离还是禁令?270天倒计时里的生死局

当地时间4月23日晚上, 美国参议院以79票赞成、18票反对的后来啊,火速通过了那项让整个跨境电商圈都绷紧神经的法案。这玩意儿不是单独搞的,裹在价值950亿美元的对外援助计划里硬生生搭便车通过了。简单说就是:字节跳动必须在270天内把TikTok美国业务卖了不然整个美国市场都得给它关掉。总统拜登倒是挺痛快,24号就放话要签字,等于直接给这事盖了章。

其实众议院早先就玩过一轮,3月初那会儿,352票对65票,跟碾压似的过了一遍。不过当时给的时间是165天 这次参议院一改,直接拉长到270天还给了总统一次90天的延期权——算下来最多能拖一年。这时间点选得挺有意思, 2024年11月就是美国总统大选,大选前搞这么一出,是给字节跳动留活路,还是给某些政治人物表演时间?谁也说不准。

美参议院通过涉TikTok法案,字节跳动被逼上绝路
美参议院通过涉TikTok法案,字节跳动被逼上绝路

从165天到270天:大选前的政治算盘

165天到270天 这多出来的100多天真能让字节跳动松口气吗?未必。美国那边有人嘴上说着给时间,暗地里可没停过小动作。2024年4月, 就有媒体曝出来美国财政部其实一直在偷偷接触几家投行,让它们帮着评估TikTok的“剥离方案”,说白了就是盯着字节跳动怎么卖。更逗的是法案里还塞了个条款:要是总统觉得出售“有进展”,还能再拖90天。这不就是变相把皮球踢给字节跳动?你卖不出去,就是你不配合,到时候禁令照样上。

政治这东西,从来不是非黑即白。支持法案的人嚷嚷着“国家平安”,说TikTok1.7亿美国用户的数据可能被中国政府拿去。但反对的声音也不少, 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直接在2024年3月就把法案告了说这玩意儿侵犯言论自由——毕竟1.7亿用户里不少是靠TikTok卖货的跨境电商卖家,还有无数普通人靠这平台找乐子、学东西。参议院投票的时候,18票反对里就有不少民主党议员觉得这事儿太激进了。

跨境电商卖家炸锅:TikTok流量断崖,库存压价30%怎么破?

法案消息传开那天晚上,深圳华强北不少3C卖家的手机就没停过。做蓝牙耳机的张磊, 2024年4月24号一早打开后台,TikTok Shop的订单量直接从平时的每天300单掉到了100多单。“我靠,昨晚美国客户都在问是不是要关店了订单量跟雪崩似的。”他苦笑说 仓库里还有5万多个耳机,本来打算靠618清一波,这下库存积压得厉害,只能降价30%处理,“再不卖,资金链就要断了。”

不只是3C,服装、家居、美妆这些品类全遭了殃。杭州做女装的林晓, 2023年底刚在TikTok上做出起色,靠短视频引流加直播带货,月销能做到200万人民币。4月23号参议院投票那天她正在选品,看到新闻手都抖了。“我直播间80%流量来自美国,突然说可能不让用,我晚上没睡着。”更麻烦的是她跟工厂签的都是月结,货已经下了卖不出去怎么办?跟工厂谈延期,工厂直接加价5%。

TikTok Shop卖家求生指南:全渠道布局还是all in新平台?

慌没用,得想办法。深圳某跨境电商服务商的数据显示, 2024年4月25号之后咨询“TikTok替代方案”的卖家数量,比上个月翻了3倍。大家都在琢磨,往哪儿挪?有人盯上了YouTube Shorts, 有人冲向Instagram Reels,还有的想试试Pinterest。

广州美妆卖家陈敏,算是反应快的。她从2024年4月底就开始把TikTok的预算往YouTube Shorts上挪。原本TikTok每天投5000美元广告, 现在分3000给YouTube Shorts,2000留着试试Instagram。效果怎么样?5月底的数据, YouTube Shorts带来的订单量已经恢复到之前的40%,“虽然比不上TikTok,但好歹有活路了。而且YouTube Shorts的流量成本, 比TikTok便宜了差不多25%,美国那边的小商家现在都喜欢这儿,广告投放门槛低。”

杭州的林晓选择了一条更稳的路:全渠道。除了YouTube和Instagram,她还在独立站上下了功夫,用WhatsApp和客户建私域社群。“TikTok这事儿,谁也说不准以后会怎样,不能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她花了两万块找了技术团队, 把独立站跟TikTok、Instagram的库存打通,这样即使TikTok受限,客户也能从其他渠道下单。2024年5月,她的独立站订单量占比从15%提到了30%,虽然总销量不如以前,但至少没亏本。

字节跳动的“不可能任务”:剥离TikTok美国业务的技术壁垒

美国那边喊着要卖,但字节跳动真能卖吗?恐怕比登天还难。问题就出在TikTok的核心——算法。2021年7月, 中国商务部就更新了《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里面明确写了“的个性化推荐技术”。这玩意儿就是TikTok的命根子,没有它,TikTok就是个普通的短视频APP,谁还稀罕?

想卖?得先经过中国商务部批准。美国那些潜在买家,比如Meta、Google,就算掏出500亿美元买下来能拿到算法吗?肯定不能。中国商务部不可能批准把这么核心的技术卖给美国竞争对手。2024年4月, 彭博社曝料,字节跳动其实早就跟美国投行聊过出售的事,但一谈到算法,对方直接摇头——“没算法,这生意没法做。”

更搞笑的是美国自己人也知道这事不靠谱。2024年3月, 美国国会研究处出过一份报告,里面明明白白写着:剥离TikTok美国业务,“在技术可行性上存在重大挑战”。说白了就是你们喊着要卖,但根本卖不掉,这法案再说说可能就是个摆设,用来恶心一下字节跳动。

美国科技巨头的“明争暗斗”:谁在打TikTok的主意?

虽然卖不掉,但美国科技巨头们可没闲着。Meta的Instagram Reels早就把TikTok当成了假想敌, 2024年Q1,Instagram Reels的广告收入同比涨了35%,一部分就是从TikTok那里抢过来的。Google的YouTube Shorts也不甘示弱, 2024年5月宣布,美国地区的创作者分成比例从45%提到了50%,就为了吸引TikTok的博主过去。

私募股权公司也掺和进来了。黑石、 KKR这些大佬,2024年4月悄悄跟字节跳动接触过想用“合资公司”的名义接盘,也就是美国公司占股51%,字节跳动占49%。但这个方案被中国直接否了——51%的控制权等于把核心业务交出去,这跟卖出去没区别。2024年5月,有消息说黑石把报价从500亿砍到了300亿,字节跳动直接回了句“免谈”。

微软倒是显得“积极”,2020年就想买TikTok美国业务,再说说黄了。2024年4月,微软CEO纳德拉又出来喊话,说愿意帮忙“解决TikTok的平安问题”。但大家都知道, 微软的野心不在TikTok本身,而是想通过这事,把Azure云服务跟TikTok绑在一起,分一杯羹。字节跳动会答应吗?估计悬,毕竟谁也不想把数据交给美国公司。

短视频平台格局生变:YouTube Shorts、Instagram Reels的流量红利期来了?

TikTok一乱,最大的赢家可能是YouTube和Instagram。谷歌2024年5月的数据显示, YouTube Shorts全球月活用户已经突破20亿,美国地区的日均使用时长比2023年涨了40%。更关键的是广告主现在发现,YouTube Shorts的获客成本比TikTok低了25%。美国本土宠物用品卖家“Pawfect Deals”的老板Tom, 2024年5月把TikTok的60%预算转投YouTube Shorts,后来啊6月订单量直接涨了28%,“以前在TikTok投100美元能赚200美元,现在在YouTube Shorts能赚250美元,这波红利必须抓住。”

Instagram Reels也没闲着。Meta 2024年4月的财报显示, Instagram Reels的中小企业广告转化率,比2023年同期提升了18%。深圳家居卖家李婷, 2024年4月底开始发力Instagram Reels,用“家居改过+产品植入”的短视频,5个月就积累了50万美国粉丝,独立站订单量从每月5万涨到了8万。“以前觉得Instagram不如TikTok火,现在才发现,这里的客户更精准,客单价也高。”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顺利。做美妆的Emma, 2024年5月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Instagram Reels上,后来啊流量涨了订单却没怎么动。“后来才发现, Instagram Reels的用户跟TikTok重合度太高,很多客户已经在TikTok上买过同款了复购率低。”她调整策略, 开始做“美妆教程+产品差异化”,比如专门卖Instagram上没有的限量色号,6月订单量才慢慢回升。

中小卖家的“抄底”机会:低价流量与新平台红利

对中小卖家现在可能是“捡漏”的好时机。YouTube Shorts在2024年4月推出了“跨境商家扶持计划”, 前1000名注册的美国区商家,能免广告费3个月,还有专属的运营指导。宁波小家电卖家王伟, 2024年5月中旬抓住这个机会,注册了账号,发“厨房小工具使用技巧”的短视频,6月就拿到了免广告费资格,订单量环比涨了45%。“以前投TikTok广告, 100美元可能只带来50个点击,现在在YouTube Shorts,100美元能带来120个点击,流量又便宜又精准。”

Instagram也没落后。2024年5月, Instagram宣布推出“跨境商家物流补贴”,跟美国几家本土物流公司合作,卖家发货到美国,前3个月运费打7折。深圳服装卖家周敏, 2024年6月开始用这个服务,把发货时间从7天缩短到了3天差评率从5%降到了2%,“客户收到货快,好评多了订单自然就上来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新平台都靠谱。Pinterest、Twitch这些,虽然也有流量,但跟TikTok的用户属性差太多。做家居装饰的可能适合Pinterest, 做游戏外设的或许能试试Twitch,但大部分跨境电商卖家,还是得盯着YouTube Shorts和Instagram Reels这两个大头。毕竟流量大、用户重合度高、变现路径成熟,现在进去,至少能赶上这波红利期的尾巴。

律法与商业的博弈:法案背后的“国家平安”还是贸易保护?

美国那边给的理由是“国家平安”, 说TikTok可能把美国用户数据交给中国政府,影响舆论。但真这么简单吗?2023年, TikTok就花了15亿美元在美国建了个“德克萨斯计划”,把美国用户数据全部存到甲骨文的服务器上,代码也交给第三方审计。美国自己都查不出问题,还揪着不放,这操作怎么看都像贸易保护。

更讽刺的是 美国自己的社交媒体,比如Facebook、Twitter,数据泄露的事儿少吗?2024年3月,Meta就被曝出,美国用户的聊天数据被第三方公司非法获取了上亿条。怎么到了TikTok这里就成了“国家平安威胁”了?说白了就是TikTok太火了抢了美国科技巨头的饭碗。2023年TikTok美国广告收入超过100亿美元,Meta和Google加起来都眼红。

律法上,这法案站得住脚吗?美国公民自由联盟2024年3月起诉的时候,就明确说了法案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言论自由。TikTok上有1.7亿美国用户, 很多是靠这平台发声的创作者、小商家,突然不让用了这不是限制言论是什么?2024年6月,联邦地方衙门已经暂时叫停了法案的施行,但到头来后来啊还不好说。

跨境电商的“危”与“机”:全球化还是区域化?

TikTok这事儿,给所有跨境电商卖家提了个醒: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深圳某跨境电商集团,2024年4月就紧急调整了战略,把30%的美国市场预算,转向了东南亚和欧洲。TikTok在东南亚照样火得很, 2024年5月,该集团TikTok东南亚站点的GMV,同比涨了22%。“美国市场风险太大,东南亚、欧洲这些地方,政策稳定,消费能力也不差,分散一下风险更稳妥。”该集团CEO说。

还有卖家开始做“区域化运营”。比如针对美国市场, 主推高客单价、差异化的产品,减少对低价爆款的依赖;针对欧洲市场,主打环保、高品质;针对东南亚市场,性价比高的产品更受欢迎。上海某独立站卖家, 2024年4月后通过Google Ads和社交媒体引流,独立站订单量占比从15%提升到了35%,“独立站不受平台政策影响,客户粘性也高,这才是长久之计。”

当然也有卖家赌了一把,觉得TikTok再说说不会真退出美国市场。他们继续在TikTok上投广告,囤货,甚至加大力度。2024年6月,还真有卖家赌赢了——联邦地方衙门叫停了法案施行,TikTok美国市场暂时平安。但更多的卖家觉得,这运气可不好碰,“谁知道衙门什么时候又改判了?还是早做打算吧。”

未来展望:TikTok会真的退出美国吗?卖家该如何未雨绸缪?

TikTok会不会真退出美国市场?现在谁也不敢打包票。字节跳动肯定不会坐以待毙,2024年4月底,他们就向美国衙门提起了诉讼,说法案违宪。一边,还在美国国会游说试图争取更多议员的支持。拜登政府这边, 态度也比较暧昧,既说“要保护国家平安”,又说“支持言论自由”,这事儿拖下去,再说说怎么收场,还真不好说。

对卖家与其赌政策,不如练内功。不管TikTok再说说怎么样,多平台布局、做私域流量、提升产品竞争力,这些才是王道。广州某宠物用品卖家, 2023年起就开始布局私域,用WhatsApp和客户建群,发新品预告、优惠活动,2024年5月,私域订单占比达到了40%,“就算TikTok没了这些老客户还在照样能卖货。”

还有产品差异化。以前靠TikTok爆款,可能一个视频就能卖爆,但现在不行了。你得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独家设计、专利技术、优质服务。深圳某3C卖家, 2024年6月推出了一款带“AI翻译”功能的耳机,虽然比普通耳机贵20%,但主要原因是功能独特,在YouTube Shorts和Instagram上卖得很好,“以后不能再靠低价拼了得靠产品说话。”

TikTok这事儿,说到底,是跨境电商行业的一个警钟。全球市场变数太多,政策、平台、用户习惯,哪一样都可能突然变天。卖家们得时刻保持清醒,别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一个地方,多手准备,才能在风浪里站得住脚。毕竟生意场上的机会永远有,但前提是你得活下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