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与Shopee联手进军电商
创作者的新赛道:视频里挂购物链接的日子来了
以前拍视频的人总盯着广告分成那点钱, 粉丝涨到十万可能还接不到好品牌,现在YouTube和Shopee联手,直接把购物按钮嵌进了视频里这操作让不少创作者半夜爬起来改视频简介。Monika Vionna在印尼办公室里对着镜头说“我们会支持创作者把产品融入内容”, 这话听着像画饼,但Shopee承诺的佣金和促销活动,确实让靠视频吃饭的人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现路径。
从10万订阅者到购物车:创作者的门槛与机会
YouTube亚太区总监Ajay Vidyasagar划了条线:至少10万订阅者,不是音乐频道。这门槛不算低,但比开淘宝店门槛低多了。想想看, 一个美妆博主在视频里试用粉底液,镜头一转“同款链接在下方”,观众点进去就是Shopee页面这种“边看边买”的场景,比直播带货的实时压力小多了。Travis Katz说这能让创作者从产品销售中获利, 还能扩大影响力,说白了就是不用再跪着求品牌方,自己就能当“品牌选品师”。

Shopee的焦虑:TikTok Shop的163亿美元悬在头顶
Shopee在东南亚电商市场坐了多年头把交椅,但2023年TikTok Shop的163亿美元收入像一记闷棍砸在脸上。Momentum Works的数据显示, TikTok在印尼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长比Shopee多1.2小时年轻人刷着短视频顺手就下单,这种“逛着买”的场景让传统电商平台慌了。Shopee高管私下承认“我们必须进入用户的娱乐场景”, 而YouTube的20亿月活用户,正好补上内容短板——毕竟用户打开Shopee是为了购物,打开YouTube是为了看内容,两者结合,等于把购物场景“润物细无声”地塞进了娱乐里。
YouTube与Shopee的互补:你缺内容我缺流量
YouTube的烦恼是广告增长放缓, 2023年第二季度谷歌遭遇史上首次营收下滑,高管们急得团团转,把YouTube定位成电商战略核心。Shopee呢?它的商品种类足够多, 但内容生态薄弱——用户不会为了买支口红专门打开Shopee刷视频,但会在YouTube看美妆测评时顺手下单。这种“内容导购”的模式, 比纯货架电商的转化率可能更高,毕竟用户对创作者的信任度,比对冷冰冰的商品页面高多了。
TikTok的阴影:社交电商的两种玩法对决
TikTok Shop的成功靠的是“算法推荐+冲动消费”, 用户刷着短视频突然看到个9.9元的厨房神器,手一抖就下单了。但YouTube的模式更像是“需求驱动”——用户本来是想学做蛋糕, 搜索“戚风蛋糕教程”,视频里推荐同款模具,这种场景下的购买决策更理性,转化率也可能更稳定。行业人士说 TikTok像线下的快闪店,热闹但复购率低;YouTube更像线下的精品超市,用户带着明确需求来顺便买点计划外的东西。
创作者的纠结:卖货还是保持调性?
YouTube Shopping功能适用所有视频格式, 包括Shorts和长视频,这对创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考验。一个科技博主拍手机测评,视频里突然插入“同款手机链接”,粉丝会不会觉得“这人开始恰饭了”?一个美食博主在做饭教程里挂锅具链接,会不会让观众觉得“内容太功利”?创作者需要在“变现”和“信任”之间找平衡, 硬广肯定不行,得像朋友聊天一样自然推荐,比如“这个锅我用了一年,涂层还没脱落,链接放下面了需要的自取”。
消费者的体验:购物按钮会打断看视频的沉浸感吗?
年轻人刷YouTube时最讨厌什么?就是正看到精彩处突然弹出广告。现在购物按钮直接嵌在视频里用户点进去会不会觉得被打扰?Shopee需要让购物体验足够丝滑, 比如视频播放页面直接显示商品信息,不用跳转太多页面支付流程也要简化。东南亚用户的网络环境参差不齐, YouTube视频加载本来就慢,再加上购物链接,会不会卡到用户直接关闭?这些问题不解决,再好的功能也是摆设。
数据说话:带购物链接的视频转化率能提升多少?
有跨境电商平台做过测试, 带购物链接的测评视频,转化率比普通视频高30%,但前提是内容必须足够专业。一个美妆博主如果只是把产品堆在镜头前念参数, 用户可能直接划走;但如果她详细记录“用这个粉底液持妆8小时出油后依然服帖”,配上对比图,购买欲就会被激发。YouTube和Shopee的合作能否成功, 关键看能不能让“内容价值”和“购物价值”形成良性循环,而不是让用户觉得“又被营销套路了”。
行业的暗流:Meta、 Facebook也在抢社交电商的蛋糕
YouTube和Shopee的联手,让社交电商的竞争更加激烈。去年11月, Meta和亚马逊达成合作,把亚马逊商品广告引入Facebook和Instagram;X也在测试购物功能;TikTok更是把电商业务 到了东南亚六国。这片市场就像一块肥肉,谁都不想错过。但每个平台的基因不同, Meta擅长社交关系链,TikTok擅长算法推荐,YouTube擅长长视频内容,Shopee擅长本地化供应链,到头来谁能胜出,还得看谁能把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东南亚市场的特殊性:物流、支付与文化
东南亚电商市场的复杂程度远超想象。印尼有1.7万岛屿, 物流成本占商品价格的20%;越南的信用卡渗透率不足30%,货到付款仍是主流;马来西亚的穆斯林人口占比60%,商品需要符合清真认证。YouTube和Shopee的合作能否顺利落地,取决于能不能解决这些本地化问题。Shopee在东南亚深耕多年, 有完善的物流和支付体系,这是YouTube比不了的;而YouTube的内容生态,又能弥补Shopee在用户时长上的短板,这种互补性,可能是对抗TikTok的关键。
未来的变数:创作者会all in YouTube Shopping吗?
创作者的时间精力有限, YouTube Shopping、TikTok Shop、Instagram Shopping……这么多平台,到底该优先做哪个?一个美妆博主可能一边在三个平台发内容,但精力有限,只能选择转化率最高的。如果YouTube Shopping的佣金比TikTok高,但用户基数少,创作者会怎么选?如果Shopee提供的促销活动足够吸引人,但购物链接加载太慢,创作者会不会放弃?这些不确定性,让这场合作充满了变数。
品牌的观望态度:押注YouTube还是TikTok?
品牌方也在纠结。有的品牌觉得TikTok的用户更年轻, 适合推广潮流产品;有的品牌觉得YouTube的用户消费能力更强,适合推广高客单价商品。一个卖护肤品的品牌, 可能在TikTok上找素人拍“开箱视频”,在YouTube上找专业博主做“成分分析”,两者结合才能覆盖不同用户群体。YouTube和Shopee的合作, 能否让品牌觉得“这里值得投更多预算”,还得看能不能给出实实在在的数据反馈,比如“这个视频带来的订单转化率比TikTok高15%”。
再说说的疑问:这场联盟能掀起多大的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