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哪吒2在TikTok爆火,卖家如何借这股热潮进行精准营销

现象级热潮:当哪吒的火尖枪戳中TikTok的流量密码

打开TikTok的推荐页, 最近刷到的可能是美国博主戴着红色发箍模仿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也可能是印尼女孩用电影片段剪的哪吒敖丙CP向视频,背景音里混着各国语言的“Nezha is so cool”。这部在国内拿下75亿票房的动画, 在TikTok上掀起了一场“魔童风暴”——#Nezha2Challenge话题播放量突破50亿,埃及网友用阿拉伯语字幕吐槽“海底炼狱特效比好莱坞还敢拍”,南非的线下影院甚至加开了凌晨场次。

2月14日情人节, 纽约法拉盛的Regal影院前排座无虚席,旧金山AMC的票务系统显示“仅剩第一排边角位”,加拿大列治文山市的场次开票5分钟售罄这个。这种抢票狂潮在北美很少出现在非好莱坞动画身上,更别说是一部带有浓厚中国文化元素的作品。据TKFFF跨境导航网数据, 影片已登陆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20余国同步上映,连埃及、南非这些新兴市场都首次引进中国动画大片,国漫出海的版图正在被《哪吒2》野蛮扩张。

哪吒2血洗TikTok!卖家们如何借势营销?
哪吒2血洗TikTok!卖家们如何借势营销?

从到青铜:中国文化的“破圈”密码

太乙真人操着一口四川话说“孽障, 还不现出原形”时可能没想到这句会成为TikTok上的热门梗。外国网友疯狂模仿“川普版太乙”,甚至有人专门做字幕对比“四川话vs英语哪个更魔性”。这种带着烟火气的本土化表达,比任何高大上的翻译都更能戳中海外用户的笑点。三星堆青铜面具和神树在电影里的出现, 更是让外国观众直呼“中国古代神话比漫威宇宙还神秘”,有人甚至翻出三星堆博物馆的考古视频做二创,评论区里“想去四川看三星堆”的留言比比皆是。

文化输出从来不是单向灌输。当巴西影迷说“这是年度最激动人心的东方神话”, 当印度网友在评论区刷“期待上线Netflix”,当欧洲买家在亚马逊搜索“Nezha cosplay”,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文化通过IP载体完成的全球共鸣。这种共鸣不是靠政府补贴或官方宣传, 而是靠一个敢爱敢恨的魔童形象,靠一场海底炼狱的视觉盛宴,靠“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普世价值。

爆火背后的商业密码:泡泡玛特的“断货危机”与卖家的商机

《哪吒2》上映一周后 广州天河城的泡泡玛特门店里“天生羁绊系列”盲盒货架空空如也。店员说“昨天刚补的货,早上就卖完了现在预售要排到6月15日”。在闲鱼上,原价99元的哪吒敖丙盲盒二手价被炒到299元,有卖家甚至喊出“5999元打包全套,不刀”。这种抢购潮不是偶然——半年前《黑神话:悟空》爆火时 亚马逊上孙悟空手柄、金箍棒摆件就曾销量激增300%,IP衍生品的消费力正在被验证。

跨境商家们嗅到了商机。深圳华强北的厂商连夜改生产线, 把原本做漫威周边的模具换成哪吒造型;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商家推出“哪吒三件套”:火尖枪造型的钥匙扣、乾坤圈样式的手机支架、丸子头发箍,批发价5元一套,在TikTok上“9.9包邮”的短视频播放量破百万。这些看似粗糙的产品, 主要原因是搭上了电影热度,转化率比普通产品高出42%——这是TKFFF监测到的2月上旬数据。

从手办到T恤:卖家可复制的“蹭热点”图谱

服装卖家最直接的思路是做联名T恤,但“直接印哪吒头像”可能踩雷。有商家巧妙地把“我命由我不由天”翻译成“Destiny is in my hands”, 配上简约的火尖枪线条图案,在欧美市场卖爆了。美国买家Sarah在TikTok上晒出穿搭视频, 配文“这件T恤让我觉得自己能打败敖丙”,视频获得20万点赞,带动店铺销量单周突破500单。这种“文化转译+产品简化”的策略,比生硬的IP授权更灵活。

玩具类卖家可以玩“场景化植入”。比如把火尖枪做成USB加湿器, 喷雾时枪尖会发光;或者推出“哪吒的坐骑——风火轮”充电宝,轮子会旋转发光。这些产品把电影元素和实用功能结合,单价在20-50美元,客单价高且退货率低。据深圳某跨境卖家的数据,这类“电影衍生实用产品”的复购率达到18%,远高于普通玩具的5%。

美妆类卖家也没落下。有美妆博主用电影里的“海底炼狱”特效做眼影教程, 深蓝色眼影配红色亮片,取名“魔童之怒”;还有商家推出“乾坤圈”造型的化妆镜,镜边刻着电影台词。这些内容在TikTok上引发模仿热潮,相关产品的搜索量在一周内增长170%。

借势营销实战:4个“低成本高转化”的玩法

不是所有商家都能拿到IP授权, 但没关系,TikTok的算法更“吃”创意内容。服装卖家“Lily的跨境小店”没花钱买授权, 而是拍了一组“如果哪吒生活在现代”的短视频:模特穿黑色卫衣,扎丸子头,手里拿着玩具火尖枪,背景是城市夜景,配文“当代魔童日常”。这条视频播放量破500万,带动店铺粉丝增长3万,转化率提升35%。这种“精神共鸣式”内容,比硬广更让用户买单。

KOL合作要“精准投喂”。别找百万粉的大博主,他们的报价高且带货效果不稳定。找10个1万-10万粉的垂类达人, 比如“cosplay教程号”“动漫周边测评号”,给他们寄产品,让他们拍“开箱测评”。美国达人Jessica的“哪吒cosplay道具测评”视频, 详细展示了火尖枪的重量和质感,评论区里“求链接”的留言占80%,她带的乾坤圈手镯单品,单周销量突破800单。这种“小KOL矩阵”玩法,成本只有大博主的1/10,转化率却可能更高。

直播场景可以“玩点花活”。有商家让主播穿哪吒服装直播, 开场喊“我命由我不由天”,然后用电影BGM做背景音,卖产品时说“这个价格,魔童看了都要说声‘好’”。这种沉浸式直播让用户觉得“不是在购物, 是在参与一场哪吒冒险”,停留时长比普通直播多出12分钟,客单价提升28%。

避坑指南:蹭热度不是“抄作业”

别用电影截图或片段做视频, TikTok的版权检测很严格,直接下架封号。有商家剪了30秒电影片段配产品推荐,视频刚火就被举报,账号直接被封。平安做法是用“电影元素+原创画面”:比如拍产品时背景放电影海报,或者用动画软件模仿电影画风做产品展示。

别盲目跟风做“同质化内容”。TikTok上“哪吒变身挑战”已经泛滥,如果你再拍同样的内容,很难获得流量。差异化才是关键:比如做“哪吒反派敖丙的粉丝向内容”,或者“如果哪吒穿越到《哈利波特》会发生什么”。这种“跨界脑洞”内容更容易被算法推荐,主要原因是用户停留时间长。

供应链要经得起“爆单考验”。有商家看到哪吒火了紧急生产了一批丸子头假发,后来啊主要原因是产能不足,发货延迟导致大量差评。做这类产品前,一定要提前和工厂确认产能,甚至可以先预售再生产,避免库存积压。

文化出海的启示:从“卖产品”到“讲故事”

《哪吒2》的成功,本质上是“中国故事”的成功。它没有迎合西方审美,而是坚持用东方神话的内核,讲了一个关于“反抗命运”的普世故事。跨境商家们该学的是这种“讲故事”的能力——别只说“我的产品好用”,要说“我的产品背后有什么文化故事”。比如卖茶叶的商家, 可以拍“如果哪吒来喝茶”的视频,用电影风格展现茶文化;卖汉服的商家,可以讲“哪吒的服饰原型来自唐代”。这种“文化+产品”的组合,能让产品溢价翻倍,用户也愿意为“故事”买单。

TikTok的算法偏爱“有情绪的内容”。《哪吒2》里“我命由我不由天”之所以能火,主要原因是它戳中了年轻人的“反叛情绪”。商家做内容时 也要找用户的“情绪痛点”:比如针对职场人,可以说“像哪吒一样打破职场内卷”;针对学生党,可以说“像哪吒一样逆袭考试”。把产品和用户的情绪绑定,比单纯展示产品参数更有说服力。

文化出海是场“持久战”。《哪吒2》的爆火不是偶然导演饺子花了5年时间打磨剧本;泡泡玛特的“天生羁绊系列”提前半年就开始设计。跨境商家们也要有这种“长期主义”心态, 别指望蹭一波热点就赚大钱,而是要通过持续输出优质内容,建立品牌的文化认知。比如定期更新“哪吒文化小知识”,或者发起“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用户挑战,让品牌和IP一起成长。

当TikTok的算法把“哪吒”推给更多海外用户时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胜利,更是中国文化在全球舞台的逆袭。跨境商家们如果能抓住这股“魔童热”, 用创意讲好中国故事,用产品传递文化魅力,下一个在TikTok上爆火的,可能就是你的品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