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近亿后,小杨哥难道不打算加入TikTok的行列吗
停播180天 掉粉1300万:小杨哥的“静默期”藏着什么
2024年9月21日疯狂小杨哥的直播间画面定格在再说说一条动态,从此消失在公众视野。算到如今这场“静默”已经持续了180多天。这时候, 他的抖音账号粉丝数从巅峰期的1.2亿跌至1.07亿,半年内掉粉超1300万,这个数字像一记重锤,砸在所有关注他的人心上。更早之前, 三只羊公司因“香港美诚月饼”“澳洲谷饲牛肉卷”等虚假宣传问题,被罚没赔付近1亿元——6894.95万元罚款,2777.85万元赔偿,这两个数字让整个直播电商行业都倒吸一口凉气。
但奇怪的是就在国内业务陷入停滞的180天里小杨哥的团队却异常忙碌。2024年11月, 三只羊厦门分公司悄悄启动了TikTok东南亚市场运营人才的专项招募;2024年2月,他们还在面向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开放切片授权账号招募,一边开展东南亚地区的服饰类目招商;到了7月,三只羊的海外MCN机构Three Sheep Network正式成立,开始在TikTok上大量分发内容,几个月后就跻身东南亚跨境MCN榜单前十。这些动作像拼图一样, 逐渐拼出一个让人好奇的答案:赔偿近亿后小杨哥是不是已经悄悄把目光转向了TikTok?

从“国内顶流”到“整改对象”:1亿赔偿背后的市场信号
2024年3月23日合肥市联合调查组的通报给三只羊公司盖上了“暂停经营限期整改”的印章。通报里提到的问题很具体:“香港美诚月饼”涉嫌虚假宣传, “澳洲谷饲牛肉卷”存在品质问题,这些曾经在小杨哥直播间里被吹得天花乱坠的产品,到头来成了压垮骆驼的再说说一根稻草。6894.95万元的罚款, 2777.85万元的赔偿,加起来近1亿元的代价,让三只羊不仅丢了面子,更失了里子。
但换个角度看, 这场“天价赔偿”或许不只是小杨哥个人的危机,更像是整个国内直播电商行业的一个缩影。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 2018年国内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增速还高达600%,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已经锐减到15%。增速放缓的背后是流量见顶、竞争白热化、监管趋严的三重压力。曾经靠“低价+吆喝”就能轻松卖货的时代结束了 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监管越来越严格,主播们再想靠“割韭菜”赚钱,明摆着已经行不通了。
小杨哥的困境, 其实和很多国内头部主播一样:国内市场已经卷成了“红海”,想再增长太难了。赔偿近1亿,掉粉1300万,这些数字像一记警钟,告诉他“老路子”走不通了。那怎么办?要么在国内市场里硬扛,要么换个赛道重新开始。而TikTok,就成了那个“新赛道”的代名词。
“挣外国人的钱”:小杨哥的出海计划早有预谋
很多人以为小杨哥是“国内受挫才被迫出海”, 但如果你翻看他的过往言论,会发现这个计划其实早就埋下了种子。2023年4月, 在小杨哥的直播间里他突然宣布:“公司会改名为三只羊控股集团,挣外国人的钱,主要原因是TikTok后面也会有电商。”这句话在当时没引起太多注意,但现在回头看,简直像提前剧透了剧本。
为什么是TikTok?主要原因是TikTok本身就是“出海玩家”。2020年,TikTok电商的首站选在印尼,而小杨哥团队在很早之前就注意到这个市场。2023年5月,三只羊CEO杜刚透露:“搬入新大楼后计划借助TikTok开拓海外市场。印尼是TikTok最大海外市场,三只羊在当地粉丝众多,公司也有意进军这些市场获取新流量。”你看, 连目标市场都锁定了——印尼,这个东南亚人口第一大国,年轻人口占比高,电商渗透率增长快,简直是直播电商的“天然沃土”。
有了方向,剩下的就是行动。2024年1月10日 三只羊公司做了个大胆的尝试:授权新加坡本地达人@shopwithsasax合作首播,推广的产品主要来自中国本土品牌。后来啊这场直播直接冲上了TikTok新加坡地区销售GMV排行榜Top1,用数据证明了“中国供应链+本地达人”模式的可行性。这个案例像一剂强心针,让小杨哥团队更加坚定了出海的决心。
接下来 他们的动作越来越快:6月进入泰国市场,7月成立Three Sheep Network MCN机构,一边在新加坡设立仓库。2024年2月,三只羊还在持续开展TikTok切片授权账号招募,专门面向东南亚地区。所谓“切片授权”, 其实就是把小杨哥直播里的精彩片段剪成短视频,授权给本地达人使用,通过分成模式扩大影响力——这个模式在国内帮小杨哥打造了11000多个授权账号,人均收入1.7万元,316个品牌通过切片带货销售额破百万。现在他把这套“成功经验”搬到了TikTok,能不能复制?谁也不知道,但至少,他已经在路上了。
“狼来了”还是“真转型”?市场对小杨哥出海的两种声音
小杨哥要出海的消息传开后市场里立刻分成了两派。支持的人觉得:“国内市场卷不动了海外才是新蓝海,小杨哥这是有眼光。”质疑的人却说:“赔偿近1亿后他还有钱烧海外?是不是在国内混不下去才跑路的?”这两种声音,其实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行业认知。
“救命稻草”还是“新蓝海”?海外市场的诱惑有多大
支持者的理由很充分:国内直播电商增速已经降到15%,但海外市场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 2023年中国跨境直播电商市场规模预计为2845.8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155%;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达到8287亿元。这么大的蛋糕,谁不想分一口?交个朋友2020年就进军印尼了 辛选2023年5月杀入泰国,东方甄选2024年1月也开始筹备TikTok方向职位——这些头部玩家都在冲,小杨哥跟着走,总没错吧?
更重要的是小杨哥在国内积累的经验,在海外确实有“降维打击”的可能。比如他的“切片授权”模式,在东南亚市场就很有优势。东南亚本地达人缺内容,缺供应链,而三只羊能提供现成的直播切片和选品经验,双方一拍即合。2024年1月新加坡那场登顶GMV榜的直播,就是最好的证明。支持者觉得,只要小杨哥能解决本土化问题,他在海外复制国内的成功,不是没有可能。
“资金链”与“本土化”:两个绕不开的坎
但质疑者的担忧也并非空穴来风。先说说就是钱的问题。赔偿近1亿,三只羊的现金流还撑得住吗?国内业务还没完全恢复,又要投入大量资金做海外市场——仓库、团队、MCN机构,哪一样不要钱?有人算过账,仅TikTok东南亚市场的运营成本,可能就比国内高出30%以上。小杨哥会不会主要原因是“摊子铺得太大”反而把自己拖垮?
更麻烦的是“本土化”。艾媒咨询早就指出,国内电商成功经验在国际市场复制的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深度本土化。文化差异、消费习惯、物流体系,每一个都是坑。比如东南亚用户喜欢什么产品?直播话术要怎么调整?售后体系怎么建?这些问题,光靠复制国内的“低价爆款”模式根本解决不了。交个朋友在印尼试水时 就主要原因是选品不符合当地口味,吃了不少亏;辛选在泰国直播时也因语言障碍导致互动率不高。小杨哥能比他们做得更好吗?质疑者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交个朋友、 辛选都在冲:国内直播机构的“出海内卷”开始了
其实小杨哥不是第一个“出海”的国内头部主播,也不会是再说说一个。2020年, 交个朋友就把出海首站选在了印尼,理由很充分:TikTok出海首站是印尼,东南亚电商渗透率高、增长快,人口基数大,消费群体年轻化。当时交个朋友海外事业部的总负责人郝浠杰说得很直接:“顺势而为, TikTok上的商家需要什么业务,我们就推什么业务,哪个市场火,我们就去哪里。”
辛选的动作也不慢。2023年5月, 辛巴旗下的辛选集团启动国际出海计划,首站登陆泰国,还宣布未来要开进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到了2025年,辛选又把韩国列为出海新站,准备在蛋蛋的直播间开展韩国站直播。东方甄选也不甘示弱, 2024年1月,他们在招聘平台上发布了多个TikTok方向职位,摆明了要“分一杯羹”。
这些头部玩家的集体行动,说明国内直播电商的“出海大潮”已经来了。小杨哥加入其中,与其说是“无奈之举”,不如说是“顺势而为”。毕竟海外成了唯一还能看到“增量”的地方。问题是当所有人都往同一个方向冲的时候,谁能真正跑出来?小杨哥的“三只羊模式”,能不能在这场“出海内卷”中杀出一条血路?
“老玩家”与“新入局者”:东南亚市场的争夺战
东南亚市场早就不是“一片蓝海”了。除了国内的交个朋友、 辛选、三只羊,本土的Shopee、Lazada早就布局了直播电商,TikTok Shop也在疯狂扩张。2023年, TikTok Shop在东南亚的GMV同比增长了300%,但竞争也白热化了——本地达人价格被炒高,物流成本上涨,流量越来越贵。小杨哥作为“新入局者”,想在这里站稳脚跟,难度可想而知。
但他也有自己的“杀手锏”:中国供应链的优势。东南亚用户喜欢的3C产品、 家居用品、服饰美妆,很多都来自中国,而三只羊在国内供应链积累的经验,能帮他拿到更低的价格和更稳定的货源。比如2024年1月新加坡那场登顶GMV榜的直播, 主推的就是中国本土品牌的服饰和家居用品,性价比很高,当地用户买得很爽。这说明,只要供应链够强,小杨哥在东南亚还是有机会的。
从“合肥总部”到“全球总部”:小杨哥的野心与风险
2023年7月, 小杨哥在直播里说了一个更大的计划:“我们7月份将会改名为三只羊控股集团,未来合肥的三只羊为全球总部,主要原因是TikTok后面也会……”后面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他要做的不是“小打小闹”的出海,而是把合肥打造成“全球总部”,TikTok只是第一步。这个野心不可谓不大,但风险也随之而来。
“两条腿走路”的难题:国内复播与海外扩张
三只羊公司虽然已经具备恢复经营条件,但复播后的表现还不好说。国内用户对小杨哥的“信任危机”还没完全解除,掉粉1300万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复播后数据还是上不去,现金流跟不上,海外业务很可能就成了“无源之水”。小杨哥要一边面对“国内止血”和“海外扩张”两个难题,能不能平衡好,考验的是他的管理能力。
更麻烦的是政策风险。美国针对TikTok的“不卖就禁”法案还在拉扯,东南亚虽然相对稳定,但政策变化也快。比如印尼最近就提高了对进口商品的关税,这对三只羊的供应链成本是个不小的打击。小杨哥把“全球总部”设在合肥,能不能及时应对海外市场的政策变化?这还是个未知数。
“粉丝激增64.5K”与“掉粉1300万”:国内外的“冰火两重天”
有意思的是 在小杨哥国内账号掉粉1300万的一边,他旗下的TikTok事业部账号粉丝却激增到了64.5K。网友们的反应也很有意思:有人说“狼来了 小杨哥又来圈海外人的钱了”,也有人表示“再信一次希望他能在海外做出成绩”。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其实反映了市场对小杨哥的复杂态度——既期待,又怀疑。
但不管怎么说小杨哥已经迈出了这一步。赔偿近亿后他把目光转向了TikTok,这既是“无奈之举”,也是“主动求变”。国内直播电商的“出海大戏”才刚刚开始,小杨哥是会成为“主角”,还是沦为“配角”?时间会给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冒险,值得所有人关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